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知、动机与态度的关系理解
认知—cognition,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动机(1. motive 2.motivation 3. intention)。动机的心理学概述: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主要条件和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是行为的原因,不是行为的结果。
形成条件:动机是由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与诱因(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一般来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但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解释。
可见,认知是人们心理活动产生的最初来源,动机是行为产生的来源,而态度是心理的综合倾向,包含认知、动机。由于动机由需要与诱因构成,所以我们可以从用户的行为倒推去分析人们背后的需要,理解用户的动机,进而洞察用户的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第四章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认知与态度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和学习心理
目标
为什么人与人的阅读量有所不同?认知心理学家威林厄姆说,因为这三个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