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花田 ‖ 吴长龄 ‖ 散文:行走南浔
userphoto

2022.06.10 黑龙江

关注

行走

南浔

      得知要去参加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我是求助“度娘”,费尽周折才找到南浔的。

      尽管它在七百多年前就客观地存在,而且居于太湖之滨,大运河之腹的江南形胜之地;尽管它有着“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货真价实的头衔;尽管它是名甲天下“朝如轻丝,薄如蝉翼”的辑里湖丝、“文房四宝,笔颖之冠”的善琏湖笔的产地;尽管它是《祥林嫂》、《早春二月》、《新上海滩》、《天下粮仓》等数部知名影视作品的外景拍摄地;尽管诞生于斯的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之父徐迟对它有着饱含深情的描述;但是,不是这次规模宏大的全国性文学盛会在此召开,我相信与会同仁们对南浔的印象也一定比我深不了许多。

行走南浔

      正是这次盛会,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这座江南古镇的与众不同,从而深深地烙上了它的印记。

      本来大会有游览古镇的安排,想想来一趟不易,看看水乡夜色岂不更好?我和同行的作家渝扬刚走出酒店,与此次大奖作品《极度威胁》的作者、军旅女作家曹岩和另一位女作家不期而遇。此时已近黄昏,天上飘下几丝细雨,喧嚣的人流刚刚散去,偌大的古镇显得空旷而清冷。站在小河间高耸的石拱桥上,远眺夜幕下的南浔古镇,五彩的霓虹灯勾勒出一幢幢楼宇的轮廓,万家灯火倒映在琉璃般的小河里,倒映在宝石般的湖面上,浸染出江南水乡如幻如诗的梦境。没有导游,我们盲目地穿行于阡陌纵横的宽街窄巷。沿街店铺还没打烊,但已无顾客光顾。店主们面带整日营生的倦容,仍然乐此不疲地向我们介绍誉满天下的湖笔及湖丝幽远的历史和不菲的价格,末了,还得对我们几位因对景区物价心存芥蒂而不愿下单的顾客报以勉强的微笑。

      夜深了,并无内陆争先恐后的出租车前来招安。这里几乎不用出租车,我们只好搭乘人力车返回下榻的酒店。一路颠簸,虽然疲倦却很满足。我们庆幸先饱眼福,可以省下一整天时间提前打道回府。可是,当年轻的车夫告诉我们,我们只是在古镇旁边转了一个圈,还没有踏进古镇大门时,我们都面面相觑。

行走南浔

       终于,等到最后一天早晨,我们乘坐豪华双层大巴,穿过整洁宽敞的南浔新城,再次来到了南浔古镇。雨后初霁,鹧鸪河面氤氲弥散,江南秀色迎面而来。穿越停泊着迎亲乌篷船的小溪岸边的小径,随导游姑娘纤纤的步履,听着她软软的吴侬乡音,开始走进这遗世独立的水乡园林。

       跨过一座古老的石拱桥,一座青石牌坊上的“小莲庄”三字赫然入目。曾经去过乌镇、周庄、朱家角,江南水乡灿若星汉,南浔水乡却别有韵味。“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江南园林志》)。正因这里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富庶之邦,曾经巨商云集,豪门珠列,一镇多园各显风姿就不难想象了。

       五园风光,以小莲庄为最。这座南浔巨商刘镛的私宅园林始建于清代,建成于民国初年。此园四周绿水环绕,一渠通透,最能体现水乡民居和园林建筑相融合的特色。进了大门,一泓清澈的荷池呈现眼前。池岸怪石嶙峋,古树婆娑,微风轻飏,嫩绿的荷叶滴下串串水珠。我们驻足流连,不舍离去。苦了同行的大咖们,他们应付列队等候的粉丝们合影,哪有功夫去欣赏如此美妙的人间仙境。我暗自庆幸,没当名人也罢,不是也省了这许多的烦恼?

       穿过荷池边的长廊,进入碑廊间的净香诗窟。诗窟的玻窗镶嵌着历代名家的书法碑刻,正草隶篆,如龙蛇行走,灵动飞扬。其中一帧清代政治家、书画家刘墉所书《颜平原刘太守序》行书尤其珍贵,尚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赐仙筋”的印章。主人富甲一方,能在水乡宝地修造一处吟诗诵词之所,与墨客雅士隔轩品诗,临窗观荷,飘飘欲仙,恍若隔世,看来这位园林主人也绝非附庸风雅之辈。

       净香诗窗有两座造型独特的天花藻井,一座为升状,一座为斗状。古代建筑法典规定“非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能在私宅内建造“升斗厅”藻井,足见其地位的显赫。主人坐拥白银两千万两,“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然而此人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深得一方百姓的推崇,并得到朝廷的敕封。

       过了小莲庄游船码头,进入清代秀才刘承干所建的嘉业藏书楼。这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为丰富的民间藏书楼之一。这里藏书最多时达六十多万册,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等镇楼之宝。有趣的是,“藏书楼”题匾中的“藏”字没有将字偏旁的两个折画,年轻的导游说那是题写人的疏忽,这让很多游客深感遗憾。其实古代书家,一般都不写出那个象征兵器的繁体偏旁。在书法界,书家们喜欢写一些古异字以示风雅,这也许是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一个特点吧!

      嘉业藏书楼还有两桩趣事。抗日战争中南浔古镇几乎化为废墟,而藏书楼却毫发未损。一位熟知嘉业藏书楼的日本汉学家,向即将参加侵华战争前来辞行的侄子叮嘱,一定要保住南浔古镇的嘉业藏书楼。此人恰巧被派往江浙一带作战,竟然网开一面,让藏书楼躲过一劫。另外,据说清代逊位皇帝宣统曾赏赐过九龙金匾。当日军进入藏书楼看到此匾时,竟全体脱帽肃立敬礼,嘉业藏书楼也因此得以保全。

       像小莲庄这样以水乡民居为单元的园林景观,还有人称江南第一豪宅的张石铭旧居,明代董姓尚书为下人修的百间楼。几处园林虽历尽沧桑,仍然雕梁画栋,粉墙黛瓦,不失唐宋遗风。

行走南浔

      南浔在历史上可谓大儒云集,显贵辈出,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说。宋明清时期,南浔籍进士几十人,几百人曾著书立说。明代进士朱国祯著作等身,他虽与权臣魏忠贤同朝为官,但他刚正不阿,为政清廉,官至辅相而家业萧条。民国元老张静江为江南丝商巨贾,一生仗义疏财,曾经大力资助孙中山反清起义,被孙中山尊为“革命圣人”。当代更有两院院士多人,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数十人。南浔籍的当代文学大家徐迟先生更是在中国经历十年动乱,面临拨乱反正的关键时期,敢于针砭时弊,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提出正确对待知识份子等重大社会问题,把报告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体裁推入了历史高度,其作品也成为我国报告文学的经典。徐迟先生受到中国报告文学界至高无上的敬仰与尊崇,也是南浔区当今又一张不可复制的文化名片。

      想起那晚夜游古镇的归途中,年轻的人力车夫喘着粗气,热情洋溢地向我们介绍南浔古镇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向我们介绍文学大师徐迟的生平、代表作品,还讲到了家乡人对大师的敬仰。一位普通市民竟有如此高的素养,而且如此热爱自己的家乡,同行几位作家都为之感到钦佩。

      在以后的几天里,在整个颁奖及创作会过程中,当我们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到为政一方的南浔政府所付出的一切时,对南浔古镇有人力车夫这样热情的市民就不感意外了。

      据我们所知,文学社团的中国作协并不富裕,而报告文学学会经费更为匮乏。活动主办方南浔区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筹办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会议,让来自全国各地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化人住在宽敞舒适的酒店,餐饮简朴却尽显水乡风味。颁奖大会气氛热烈而档次高雅,让所有文化人觉得这早已不仅仅是一场文化盛宴。尤其是将获奖作品以情景剧的形式逐一展示,让没有机会品读原著的与会者对这些体现当代报告文学最高水准的作品印象深刻,更令大家对付出艰辛的主办方肃然起敬。

      南浔人的努力还在继续。自本届开始,南浔将成为“徐迟报告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成为“中国报告文学之乡”,“中国报告文学纪念馆”的所在地。中国报告文学这一异军突起的文学劲旅,将永远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南浔这个江南古镇,自此成了当之无愧的文化名镇。南浔人得到的回报是无价的。有什么回报能比赋予一个地区崇高的文化品牌更加珍贵呢!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我丝毫也不怀疑,睿智的南浔人正在走近这个支点。

     作于2017年07月

简介:

吴长龄,高级工程师,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重庆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诗书画院委员,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潼南区作协副主席、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经典回顾

十二花田 ‖ 樵夫 ‖ 但写两行明志,无求一世留芳
十二花田 ‖ 凭栏独语 ‖ 梅子熟成新赋,榴花燃作红笺
十二花田 ‖ 杨启东 ‖ 七律·碱厂拾遗(上)
青青子衿 || 烟雨红尘 || 《采薇集·始于春天》(五律上部)

平台简介

顾问:刘军 青埂深居 黄山如海

总编:北尘

主编:吴长龄 李明翔 槿潼  烟雨红尘 阿信 

法律顾问:丰学明

编辑部:天涯 凭栏独语 疏狂且醉 芥末 煮雪 茉轻颜 清莲 发如雪

本期编辑@北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8期:最 忆 是 南 浔
文园,南浔现代江南园林(上)
古风新韵水乡行.南浔
梦里水乡不难寻
南浔古镇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老作家徐迟,八十二岁上,奋力一跃,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