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用13年从无危到极危,禾花雀还有救吗?

不得不服的“中国速度"

2017125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最新的IUCN红色名录,将黄胸鹀 (禾花雀)的评定等级由“濒危”升至“极危”。

黄胸鹀  图片:维基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划分标准,物种受威胁程度从低到高依次是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这6个等级,不包括数据缺乏、未予评估和灭绝。黄胸鹀在2000年还是无危物种,但在2004年已是近危,2008年是易危,2013年是濒危,2017年是极危。在13年时间内,这加速度一定是世界第一。不能不说,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和耻辱。

先管好那张嘴

在国际社会,“被中国人吃成”要远远比“中国制造”更为有名。无论是在国内外,华人社会认为,吃野味更有营养,例如能壮阳,可补肾。还是以禾花雀为例,民间认为那是天上人参。广东人知道,在秋天,南迁的禾花雀肉质肥美。上世纪90年代末,广东佛山三水区还专门举办过禾花雀美食节。广东人甚至发明禾花雀的无数吃法,其中一种最为残忍。就是将禾花雀活体直接去毛剥皮,然后做成鸟羹等,以取其鲜味。

广东人热衷消费黄胸鹀。早在几年前,黄胸鹀的批发价已从最初的六七元涨到了50元一只,而在饭馆,价格还要翻倍。而且,为了打掩护,在菜单上的禾花雀,换了一个名字叫“荷叶”。人们一吃就是十几只,一桌下来,吃百十只已经是常态,餐费轻松过万。广东有旺盛的消费需求,北方就有人见利起贪心。

黄胸鹀在迁徙的时侯,常结成大群穿梭于农田苇丛之间,速度不快,也不能一次飞很远,常常要中途休息。一些不法分子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设网大量捕捉,再将其贩卖到广东。

其实,黄胸鹀的食性与麻雀相似,只是能长途迁徙,并不具备某些人以讹传讹的那种类似伟哥的奇效!它不但消灭农田害虫,还可以减少人们对农田使用农药的依赖,最终受益的还是国人自己。

如今,中国大陆的农田已经饱受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对于农药,消费者是谈之色变,一定要花高价购买所谓标有绿色、有机、纯天然的食材。可以说,保护禾花雀这样的鸟类,就是保护消费者自身健康。

下一个要倒霉的鸟已经在路上

由于黄胸鹀被大量捕捉,数量已经很少了,有人把目光转向它的亲戚----栗鹀。它也是一种非常可爱而美丽的小鸟,也被大量捕杀。

在2013年,有人在一个月时间内在鄱阳湖畔捕猎栗鹀36800多只。在2016年,在广西桂林乐平县查获一起贩卖野鸟的案件,就有33000只栗鹀。至于没有破获的,会有多少?

有的地方将捉来的栗鹀活体放在临时搭建的养殖房,用各种激素对其催肥,使它身上长很多油,让食客感觉这些鸟肥,纯天然、有“营养”。2周后,贩卖者就将它们闷死,拔毛、冷冻后发到广东,冒充黄胸鹀。

若不加保护,照此速度发展下去,相信用不了几年,栗鹀也会步禾花雀后尘。

严重落后的法律法规

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有人认为,除执法不严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严重落后。

这确实有一定道理。2013年,当黄胸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时,它却没有位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之内。该名录自19891月发布后,虽经历一些修改,但时至2016年迟迟没有将黄胸鹀修订上去,仍被归为“三有物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而近年新修改并颁布执行的新《野生动物保护法》,只保护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只给盗猎“三有动物”行为定罪,不对贩卖“三有动物”的人定罪,犯罪人违法成本很低。

栗鹀  图片:维基

其实,就是位列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之内又如何?近几年,国内消费穿山甲就是一个例子。

几年前,野保专家周海翔强调,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立法必须有前瞻性,决不能因为个别地区或少数人保留有吃野生动物的陋习,就将某些人认为的不重要的物种商业化。只有彻底终止对野生动物的商业利用,才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

打击消费端更关键

中国对野生动物的巨大市场需求,不仅濒危物种红皮书中上的象、虎、犀牛、猩猩、黑熊、赛加羚羊、鲨鱼、穿山甲……,更造成很多地区生物多样性严重缺失,威胁生态安全。

而当前的法律惩处,只是打击盗猎、贩卖等环节,而唯独对消费环节没有惩处措施。周海翔曾强调,只有将盗猎、贩卖、运输、消费这一链条的各个环节等罪化。所谓等罪化,就是将持有者列入犯罪。比如,若你手里拎着野生保护物种,若提供不出上线或者销售野生动物的人,那就认定你是第一盗猎人。象打击毒品一样,要保证在各个环节把盗猎行为卡死。

如果没有买方市场的狂热需求,供方自然就会萎缩消失。公众科普只是影响一部分,但也总有些人不见棺材不落泪,需要动用法律手段进行惩治,方才彻底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最需要补的是大脑

除了在法律上对消费野生动物环节给予打击之外,还更应从消费理念上去予以纠正。

在一些人心中,似乎只有消费野味,消费那些野生动物制品,尤其消费那些处于保护动物名录上的野生动物制品才更有范儿,更能显示自己身份尊贵。

就以曾经在年初火爆大陆的穿山甲 公子 为例,尽管从中学起就在英国读书,接受文明教育多年。按理说,要比平民眼界要高远多吧,更容易接受已经成为国际共识的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吧,但是在消费已经极度濒危的穿山甲时,非但不觉得有罪,反而在网上炫耀一番?

  不得不说,在他长大的过程中,环境教育是缺位的。固然有其自身选择性吸收的原因(在英国读书都没有接受文明的熏陶),也和他成长环境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爱惜自然万物,为了严重畸形的口腹之欲对野生物种赶尽杀绝不该是现代文明人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长治久安的基石。这些如果成为他生活圈子的主流价值观,相信不会有这样荒诞的事情发生。

  环境教育与科普迫切需要深度推广,成人和孩子都需要,要有针对性、不急功近利。 

摘自大自然野趣 [环境教育 ]系列文章

为了严重畸形的口腹之欲,而对野生物种赶尽杀绝不是现代文明人所为,更不该是精英人士所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一个偏远地区的农牧民都懂得基本常识,都知道要留有余地,"精英们"更应该目光长远,确知生态安全对自己的重要性。

稍微在网上搜一下,近年来到底是什么人还在消费穿山甲制品、消费鱼翅?一个菜上千元甚至数千元,食客是普通民众吗?其实,普通民众的心里都明镜一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山甲,森林的保护神,食用会危害公共安全
拼多多平台处理了10多个店家售卖的濒危物种穿山甲商品
请收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及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汇总(可下载)
修订名录 重视濒危物种保护
国内十大珍稀动物排名,我国正濒临灭绝的十种动物
保护穿山甲 人工驯养度关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