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罪领导,竞争对手就会散播谣言,领导听得多,就会信以为真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人性的本质,以及人情世故。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一(公元794)

【事由】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因皇帝知遇,对待他情义深厚,凡有不同意的事情,经常竭力争议。有些与他亲近的人规劝他说,这样做过于显露锋芒,陆贽说:“只要我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平生的学问,别的事情就没有值得顾惜的了。”

裴延龄天天地在德宗面前指责陆贽的短处。赵憬出任宰相,实在是由于陆贽引荐了他,不久,他对陆贽有了不满意的地方,便暗中将陆贽抨击裴延龄的事情告诉了裴延龄本人,所以裴延龄愈发有了设计攻击陆贽的理由。

从此,德宗相信了裴延龄的话,因而不再认为陆贽是对的了。陆贽与赵憬约好了到皇帝面前极力论说裴延龄的邪恶,德宗的怒气在脸色上都表现出来了,而赵憬却沉默不语。壬戌(二十三日),陆贽被罢免为太子宾客。

【解析】

1、挑衅权威

动乱时期,皇帝的权力不太稳定,相对依赖于臣子,这时候臣子忠言劝说皇帝,哪怕有顶撞之意,皇帝也会觉得臣子是为朝廷着想,是个好臣子,一般都会采纳臣子的意见。

和平时期,皇帝的权力稳定,大权在握,臣子如果极力劝说,皇帝就会认为在挑衅他的权威,心里肯定不爽,权力要的是顺从,忠言违背权力的意愿,也不行。

2、违背权力意愿

唐朝消灭朱沁等反叛者后,唐德宗的权力相对稳定,权力稳定就不依赖臣子,一般不会采纳臣子的意见,陆贽因皇帝知遇,对待他情义深厚,凡有不同意的事情,经常竭力争议。

有些亲近的人规劝他,这样做过于显露锋芒,陆贽说:只要我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平生的学问,别的事情就没有值得顾惜的了,陆贽认为他是为组织着想,频频违背权力意愿。

3、引发领导不满

陆贽认为自己是为大唐着想,劝说的时候频频违背权力意愿,经常竭力争议,这一行为引发唐德宗的不满,唐德宗考虑到陆贽的功劳,虽然有所不满,但是也不计较。

裴延龄与陆贽是敌对关系,陆贽频繁违背权力意愿,裴延龄抓住这个机会,整天在唐德宗面前指责陆贽的短处,企图借助唐德宗之手扳倒陆贽。

4、信以为真

赵憬之所以能出任宰相,得益于陆贽的引荐,不久,赵憬对陆贽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便暗中将陆贽抨击裴延龄的事情告诉了裴延龄本人,裴延龄愈发设计攻击陆贽的理由。

谣言听得多,假的也会信以为真,裴延龄整天说陆贽的坏话,唐德宗也就德宗相信裴延龄的话,因而不再认为陆贽是对的了,逐步对他失去信任,最后被贬官。

5、愚蠢行为

江山是皇帝的,陆贽为了皇帝的江山,频繁劝说唐德宗,经常竭力争议,因此引发领导的不满,陆贽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就朝廷的利益,站在利益的角度,这是愚蠢的行为。

反之,裴延龄顺应权力,善于弄虚作假,不惜倾全国财力贿赂皇帝,牺牲朝廷的利益,迎合皇帝,裴延龄的功劳虽然没有陆贽大,但是善于讨好领导,赢得唐德宗的欣赏。

6、顺应权力

官至一定高度,如果没有权力保护,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陆贽贬官之后,就不是裴延龄的对手,陆贽被罢除宰相职务以后,裴延龄诬陷陆贽动摇军心,最后被贬为忠州别驾。

唐德宗的权力稳定之后,陆贽就不应该违背权力意愿,而是要顺应权力,陆贽如果顺应权力,也就不至于被贬官,也就没裴延龄啥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智谋(唐代)—顾少连画雕巧谏
2.1.4 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抄家,众人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念
史上最清廉的宰相,穷的连皇上都看不下去了:“你多少贪点吧”
掌权者的帝王心术:扶持一派、打另一派!
做一个俗人,让你的领导觉得你“可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