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歌新片,票房惨败!上部电影2个亿,如今只有1700万?

艺术片并不是【不说人话】【不接地气】的〖遮羞布〗。

然而,国内某些文青编导,偏偏就一门心思这么认为。

《燃冬》刚刚送走,《不虚此行》又来现眼了。

胡歌是这部影片的大男主,也是影片的最大商业卖点,首日排片高达15%,完全是比照商业电影的待遇,

然而,周末上映两天,票房只有1400万,第三天勉强破了1680万,终票房甚至很难超过3000万

今年上海电影节金爵奖,胡歌和大鹏并列获得最佳男主角,从此都有了“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帝头衔。

这部让胡歌获得自己第一个电影奖项的电影,恰好就和大鹏的封帝之作的《第八个嫌疑人》在同档期竞争。

虽然《第八个嫌疑人》只是一部平铺直叙、平平无奇的普通商业片,甚至是可以进《今日说法》栏目的“准纪录片”,然而上映2天,票房1.6亿,对《不虚此行》甚至是【十倍杀】!

去年的《人生大事》,同为中生代主演、以殡葬行业为主题的电影,而且男主角还都拿了影帝奖,

然而,《人生大事》讲述了一个剧情流畅、贴近生活、符合大众对殡葬行业认知的好故事,以真情打动人心,票房大爆虽在所有人上映前的意料之外,但亦是能让大家心服口服的情理之中。

这部《不虚此行》呢?编剧纯属在象牙塔书斋里,凭着自己的臆想而乱写一气,虚构架空了一个和真实的殡葬行业毫不相干的现实童话故事。

虽然故事叙事还算流畅,中学生都能大致看懂,但也是一目了然的假、虚、空,甚至都无法令任何人去信以为真。

但凡提到殡葬题材的经典电影,是影迷们如数家珍的《入殓师》,确实不愧为可以载入世界电影史的永恒经典。

但《入殓师》这部电影本身,也完全浸透了日本特有的“物哀”文化和民族性,影片渲染的氛围,如果平行移植到其他国家去生搬硬套,那就完全不成立了,甚至会违和之极。

而这部《不虚此行》呢,编剧显然是《入殓师》的忠实拥趸,在剧情架构和影片氛围上都毫不掩饰:

如影片宣发稿所述:「影片从职业的角度探讨生死问题:男主角“闻善”作为一个落魄编剧,为了谋生,在一次机缘下转行帮人撰写悼词,在与各色委托人的交流中,与委托人相互治愈,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显然是一心要打造一部“中国版《入殓师》”。

于是就搞出这么一部完全生搬硬套、不接地气、非驴非马、没有丝毫现实合理性可言的架(胡)空(扯)电影。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各行业艺术大师的经验之谈,否则难免沦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所以,广大观众对此完全不买账,再合理也没有了。

胡歌的上一部电影,4年前那部《南方车站的聚会》,笔者当时就说过:

如此阴暗晦涩难懂、昏昏欲睡的电影,居然能拿到2亿多票房,完全是靠了「“电视圈当红一哥”的第一部男主角电影」的嘘头,“透支”胡歌个人的票房号召力换来的,对演员的商业前景,是不折不扣的【杀鸡取卵】。

观众的好感和观影热情,不是用来无限制透支和消磨的。

如果接下来胡歌不多拍几部大家喜闻乐见的商业电影来“还债”,还是继续沉浸于此类晦涩艺术片的话,那么票房绝对不容乐观。

因为大多数冲着胡歌,才走进电影院,看《南方车站》这种电影的观众,并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了。

只有符合大众口味的商业类型片,才是他这个年纪的中生代男星真正大展宏图的舞台。

而这4年里的胡歌,甚至只播出了《县委大院》这么一部任务剧,

甚至从《琅琊榜》《伪装者》二连爆后,整整8年时间,他居然只播出了《猎场》《县委大院》《南方车站》3部片,论作品产出之少,堪称一线影视明星中,毫无争议的倒数第一。

所以,新生代的影视观众对他已经相比陌生了,

然后,胡歌今年年初的公开结婚,宣告生女,又把多年来无条件支持他的饭圈化“女友粉”也全赶跑了,

看看她们这些时间在各个网络平台,是怎样对他“口诛笔伐”的,恨不得把他从此前的“优质偶像转型代表”,直接贬低到尘埃,正是不折不扣的「因爱成恨」。

所以就连他凭《不虚此行》拿到金爵奖影帝的新闻,甚至都没太多人关注。

所以,胡歌的票房号召力必然是直接打折甚至崩盘的。

《不虚此行》,堂堂一线明星的电影节封帝之作,首日预售票房98.2万,总预售票房300万,实在过于寒碜,甚至远不及任何一个流量明星主演“纯饭圈电影”的预售票房,就是最好的明证。

因此,这部《不虚此行》的票房,和胡歌上一部《南方车站》的2亿票房比起来,同样也只是零头,完全在情理之中。

艺术片并不是【不说人话】【不接地气】的〖遮羞布〗,同样也不是【票房惨扑】的〖遮羞布〗。

从《泰坦尼克号》到《指环王》三部曲,从卡梅隆大神到近年正当红的诺兰,哪部电影少了艺术性和思想性?哪部电影又不是环球大爆收割票房?

国内这些个文青导演呢,一个个自视甚高,要比照世界影史经典,创作自己的“独立作者电影”,一门心思奔着国际电影节去“镀金”、一心只迎合讨好那些文青影评人的吹嘘,

他们根本不懂、居然还不屑去解析广大观众的观影口味与喜好,却还指望着参演的明星凭个人效应帮自己骗票房,

他们甚至连最普通的故事都讲不好,居然出得了真正的艺术大师么?——没那个能力知道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方车站的聚会》3天破亿,胡歌尽力了,可惜遇上好莱坞大片!
《南方车站的聚会》票房2亿,胡歌的艰难转型道路是否成功了?
对话毕赣 | 最后一夜,在象牙塔与电影江湖之间游荡
《地球最后的夜晚》遭反噬:文艺还是万能的“遮羞布”吗?
胡歌这次的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男神就是男神啊!
上映9天不足2亿?胡歌生涯最迷乱电影!口碑炸裂却带不动票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