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力训练的效果体现在哪里?

每一个进行脑力训练的人,可能都抱着不一样的心态和期待而来。例如有一些朋友脑力训练的产生的效果应该是终身不会衰减的;有一些朋友希望脑力训练可以像吃药一样瞬间见效;也有一些朋友对脑力训练的期待会比较客观。

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无论抱着哪种期待,我们都没办法违背一些客观的规律。那么脑力训练之后到底能产生什么效果呢?

脑力训练,学术上多称为认知训练,随着这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探索,目前国内外的主流研究中,基本也已经达成大方向的一致。例如在《认知训练中国专家共识》中和最新的一些研究综述里,对脑力训练效果的评估基本分为以下几点:

1、训练效应

即特定功能的提升,训练了某项功能之后,该训练的那项任务的成绩和能力得到了提升,训练效应是最容易被检查出来的。

但是很多刚开始不了解脑力训练的人,在讨论训练效应时,往往比较关注练习效应,即训练成绩的提升到底是由于能力真正提升导致的还是因为熟练度导致的。

脑力训练的练习效应确实是存在的,并且也不能完全被消除掉。在开始的时候,练习效应可能比较明显,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练习效应则会逐步减少。简单来说,就是熟练度对成绩的提升是有限的。

成长脑通过多重的机制大大降低了训练过程中的练习效应,这是脑力训练区别于益智游戏中很重要的一点。虽然任何学习、技能、能力的提升过程中都可能会伴随着或多或少的练习效应。但总体上,只要您不断去突破自己最好的成绩并稳定下来,对应的能力肯定是会得到提升的。



2、近迁移效应

即训练了某项任务之后的效果可以迁移到没有经过训练的相同大脑功能的任务上。例如训练了接受性注意中的“数字字母2”,发现例如同样是接受性注意的“男孩女孩和剪刀石头布”的成绩也获得了提升。

当然了,虽然脑力训练有近迁移效应,这并不意味着某项大脑功能只练一种任务就够了。我们建议在同一个大脑功能上,要多训练不同的训练项目,而不是只练自己擅长的或者自己喜欢的项目。用多种不同的训练项目训练同一种大脑功能,能促进远迁移、生态效度、维持效应等。

3、远迁移效应

即训练了某项任务之后的效果可以迁移到没有经过训练的不同大脑功能的任务上。例如最被学者引用和研究得最多的:训练了工作记忆的任务之后,发现流体智力(归属于脑力健身房中的逻辑推理)也得到了提升。

远迁移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少部分学者把是否有远迁移效应当做评价一项脑力训练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但远迁移其实很难定义,不同学者对其近迁移和远迁移的划分在不同的研究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标准。同时,训练不同大脑功能,可以远迁移到的其他大脑功能也有很大的差异。

4、生态效度

即训练效果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体现,部分学者会把这部分归类在远迁移当中,但我们在这里对其进行专门的讨论。

例如抑制控制(归属于成长脑中的表达性注意)训练可以用于改善酗酒、赌博、手机成瘾、对高热量食物的依赖等与意志力有关的行为问题;工作记忆训练可以学生的数学成绩和阅读理解的成绩等。

部分学者甚至发现,用脑力训练的方式可以起到比传统改善方案更好的效果。例如刘爽洁通过专门的设计对肥胖儿童进行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抑制能力。结果发现,有氧运动和饮食调节干预的那一组减重了2.8kg,而进行食物抑制控制训练的那一组体重减少了4.1kg。

脑力训练之后的能否进一步帮助改善和提升训练者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表现,是成长脑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5、维持效应

维持效应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即脑力训练之后的效果可以保持多久?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未有确切的答案,首先因为追踪研究需要足够的等待“时间”。其次不同的大脑功能、不同的指标其维持时间也有差异。最后,训练时的强度、密度、总时间以及个体差异,均会影响脑力训练效果的维持。

目前各有学者从3个月、1年、2年、5年、10年等时间跨度进行追踪研究,在这些时间跨度上均发现了脑力训练效果的保持。

同时也有学者通过心理模型发现,脑力训练最初的训练效果可以保持5年以上,有进行巩固训练的话可以保持10年以上。在最初的训练结束后,每次进行90分钟的巩固训练可以抵消5个月的衰退量。

6、大脑生理层面的改变

脑力训练之后,我们的提升并不仅仅局限在数值层面或行为层面,这种脑力的提升最终会在大脑生理层面得到体现。

例如现有研究者们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如脑电 (EEG或ERPs),正电子断层扫描(PET)、功能和结构核磁共振(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等, 结合多种指标, 如脑电波幅、脑血流量(CBF)、局部脑活动强度、功能联结或功能网络、灰质密度或厚度、白质纤维完整性等, 在脑的功能水平和结构水平上发现了与训练相关的神经可塑性证据。

其中主要包括 ERP 波幅的变化、灰质厚度增加、白质纤维完整性增强、功能网络联结增强等。此外也有研究发现认知训练提升了大脑血流量和能量代谢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 认知训练所引发的这些大脑功能和结构变化与行为成绩改变或训练水平提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此外,训练前的大脑功能和结构基线水平也影响到了训练的提升和迁移(个人初始水平的差异)。

可以看到,脑力训练之后,其效果的会在非常多的方面得到体现。但需要强调的是,就像我们在《脑力训练的发展》一文中提到的一样,并不是所有脑力训练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也有学者发现脑力训练之后不能产生对应效果,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训练本身有没有使用自适应的难度调节、是否考虑到训练者的个体差异、训练中是否获得了重大的提升等。

成长脑团队也积极在研究,并把可以促进训练效果的内容结合到训练的机制里面,让大家可以在相同的训练时间里面,获得更大的进步。也欢迎大家在训练的过程中提出建议和意见,一起改进和优化。

那么作为一名训练者,除去那些不可控的因素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这里简单总结一下,详细的原理可在其他文章中查阅或者在脑力健身房的说明中进行了解。如果能做到以下这些,那么脑力训练的效果则能够获得最大的保障。

1、争取在训练项目上的成绩要有较大的提升:每次一次训练中都尽量去突破自己最好的水平。即使您已经获得了5颗星,依旧可以这么做;有很多学者认为,是否有在训练项目上取得重大的突破,是脑力训练是否能产生效果的关键。

2、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长:在3周左右的时间内,某个大脑功能累计训练5~8小时;

3、提高训练的频率:坚持每天训练15分钟或者每周3-4次,每次25~30分钟。保证足够的训练频率能促进迁移的发生,尽量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多训练不同的训练项目:用不同的训练项目训练同一种大脑功能,可以提高生态效度、减少练习效应;

5、及时巩固训练:与锻炼身体一样,大脑也是“用进废退”的,及时进行巩固训练可以让我们对应的大脑功能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中,训练效果也可以维持得更久。一般来讲,如果您不想继续突破,我们也建议在某个训练项目上获得5颗星之后每周再训练几局。

6、 增加元认知:阅读脑力健身房的说明、成长小屋中小课堂的文章、认真看每次训练结束后下面的反馈和建议,并试着去在生活中应用和改进。这些内容能增加我们的元认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调节自己行为,同时也能提升训练的生态效度;

7、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别全面的高效学习方法,保证让孩子成绩大幅提升!(家长必看)
探秘最强大脑速成法 如何炼成记忆大师
《最强大脑》里的学霸都是这么学习的!揭秘10大学习方法
脑部训练应用 Lumosity 真的有用吗,上线不够十天获近万个五星好评,他们怎么做到的?
优异学开学第一课——学会高效记忆
为什么感统失调会影响学习成绩?|统合|前庭|视觉|触觉|本体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