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 高心泉


信 

高心泉

        夜间,因为一个记录着生活琐事的U盘找不到了,心烦气躁的翻箱倒柜,一番折腾,却意外的翻出来压在抽屉底层的一沓旧信。大部分是牛皮纸的,还有些白色的信封皮也已经发黄变色,而那股淡淡的纸香味道仿佛比许多年前还要浓烈,还要醉人,已经顾不得U盘了,随手翻了翻,这些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亲朋好友往来信件,还有自己写给朋友的但不知什么原因而没有发出去的,看着一个个落款地址,那些或亲人或朋友的脸庞一个个浮现出来,似乎还是那么年轻,还是那么美丽健康,随手抽出的一叶叶信纸,写的或洒脱,或秀气,或稚嫩,或刚劲的笔迹,再一次把我引回到那个并不遥远的邮差时代了。

       父母都不识字,一辈子本分种地持家,祖祖辈辈也没有识字当官的,但是到了舅家这里,念了几年书的舅舅参军后,随部队赴新疆阿克苏支援边疆去了。记得70年代末的每年腊月,家里一定能收到大舅从新疆寄来的一封信,这也是这个农村百姓家里的一件大喜事。但看信却成了为难的事情。大姐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回生产队挣工分去了,二姐和哥哥上不上学事小,每天背着背篓篓柴才是大事,家里三顿饭要能做熟。所以念信这个差事就落到我头上了。

       从一年一度的信件往来中,我了解了我那未曾谋面的舅舅在那边过的很不如意,文革中遭批斗,性情刚烈的他后来又患中风,半身不遂,每年给亲友们的信件,都是他用左手一个字一个字写成的,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圈圈点点,认认真真的几大页。由大部分字不认识到随着舅舅的想法和意思猜测补充,舅舅的来信被我慢慢的理解并熟悉,我那幼小的心灵一直在字里行间感知那种倔强的坚韧,感受那份浓厚的亲情。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写作文了,交给老师的大都是些小孩子的稚气之作,也没有什么印象,到是遵照父母的话语给舅舅回信,很费了一番功夫,学到不少东西。随着信件的往来,阿克苏,这个祖国边陲的遥远小城,连同对它的美丽想象,越来越清晰熟悉,舅舅一家人的喜怒哀乐,曾经的温情记忆,深深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了。

       80年代初我上了初中,又有哥哥的信要读了。他去甘肃当兵,隔三差五的有信回来,我还像个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的给父母念信,不过,现在比以前流利多了,而且可以自己适当发挥,他们好像见到自己的儿子一样,亲切交谈,完了让我马上回信。母亲一边坐在炕上纺线,一边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从小没出过门,我不放心你,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操心,出门在外,把自己照顾好;父亲蹲在炕脚里,一边抽着自制的旱烟一边说,到部队上,好好锻炼,听领导的话,争取往上干,给咱家争个体面。你一言我一语,谁的话也别拉下,除了写写四时农活各季劳作的情况以外,这些语重心长话是大都要写上的,不久,哥哥的回信大大的表扬了我一番,说,小小年纪,说话到挺惹人哭,原来我写的回信使他更思念这个家了。

       高中毕业,走上社会,以前的伙伴同学都各奔前程,天南海北了,不能见面而知悉大家生活状态的,也就只有相互写信。最早通信的同学,是薛文德。那一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我们毅然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选择了去陕北的一个县城改造安装自来水,我则选择回家务农之余搞副业。按照毕业留言本上的通讯地址,不久我就收到了他寄来的信件。那些在学校没有勇气说出的话语,没有敞开的心扉,没有表明的人生理想,还有初涉人世时的苦闷彷徨,艰难挫折,一股脑儿说出。很快,洋洋洒洒,千折百回的话语来到你的眼前,而乐观坚持,积极进取的言辞又送给远方的他,彼此对小有成绩的鼓励,对事业失败的安慰,对人生前程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希望,通过一封又一封的信件相互表达,散发着纸香墨味的信纸满是青春岁月的真实写照,一遍又一遍反复阅读,真是见信如见人啊,那种情怀,那种仪式感,也许只有那个时代的我们那一群人才能体会得到吧。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进入新世纪,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已全国联网,舅舅家也已如同隔壁,过去一个礼拜的回家路程,现在我可以坐火车直达阿克苏,两天即到。哥哥从复原回家,就搞起了多种经营,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互联网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了,那些往日的同学伙伴,有事电话联络,完了各自奔忙,一年虽难得见上几次却可以视频聊天。老同学薛文德,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务工,但从没放弃自己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过去通过信件投稿,挑灯夜战,早晨常常从黎明开始,笔耕不辍,现在可以在电脑上打字写作,随时随地邮箱投稿,继续书写着自己新的人生感悟和经历。

       现在,书写纸质信件已经成为一种过去式,QQ,微信,邮箱,博客已成为新的潮流。看着眼前这么一个个小小的封皮里,却装着一个博大的世界,那个时代那些青年的喜怒哀乐,朋友间的深情的问候,亲人们温暖的话语,相知失而复得的欣喜,末路散而又聚的激动,尽在其中。它不是华丽的酒瓶,却飘着另人陶醉的浓香,它更像是一片片风帆,载我在悠悠的人生之河中畅游。

2020.4.21.高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高心泉,兴平西城人,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平时忙于生计,闲来爱舞文弄墨。

【一只梨瓜】/ 高心泉

一位编 :张

一位委 :孙辉     万    毅

编委一位 :王宏民     夏    天

编委一位 :槐自强     巨    石

编委一位 :旭     韩    晓

主编问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薛光炜     蒲家富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天我在旧居烧信
写信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
76年毛主席病重,杨开智托人送信,主席闻听落泪:哥哥来我要见见
民国第一“驭夫”能手江冬秀,胡适要离婚,她拿出菜刀捍卫婚姻
台湾老兵去世38年后,养女杭州寻亲:对不起,这么晚才还你一个爸
当日本人说「返信不要」时,到底要不要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