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史》:王羲之的草书
南朝以来,传世的王羲之书迹,以草书数量最多。
到现代,我们能见到的王羲之草书帖,不论是何种版本,草书帖仍占总量的大多数,甚至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些作品,大致依时间线分为三类作品:1、章草;2、新体旧面(章草向今草过渡)的草书;3、今草。

一、章草

王羲之的草书作品中,能见到的章草作品,只有《豹奴帖》。如图:

(王羲之章草《豹奴帖》)
这件作品字形偏于扁,表现草势的曲笔写得细而圆柔,略微不同于索靖的《月仪帖》。王羲之早年的章草,曾经得到庾翼(那时,庾翼还是书坛领袖)“顿还张芝章草旧观”的评价。

二、新体旧面(章草向今草过渡)的草书

这类作品,是王羲之成名之后的今草,是他今草的第一代今草样式,是带着章草痕迹的作品,比如《寒切帖》《月半帖》笔形的厚阔,如图:

(王羲之草书《寒切帖》)

(王羲之草书《月半帖》)
又如《远宦帖》字形的横扁开张:

(王羲之草书《远宦帖》)
又比如《逸民帖》《线布帖》《盐井帖》的字字独立,不相映接,如图:

(王羲之《逸民帖》)

(王羲之草书《丝布帖》)

(王羲之草书《盐井帖》)
这些作品笔短而形密,“含质”甚于“耀文”的共同特征。后人评价王书“趣长笔短”“森严有法”,“备八分气度”,拟其形势为“虎卧凤阙”,在这一类作品中体现的最为充分,其实,白话一点说,就是这些作品更为古质、朴茂。

三、今草

今草的基本法则是从章草沿用而来,结构大同小异,只要剔除隶波,化笔势的横张为纵引,连绵的笔画引向下字,就是焕然一新的今草。
王羲之今草书法的典型样式,则要向诸如墨迹本的《都下帖》《行穰帖》,刻本的《虞安吉帖》《虞休帖》《侍中帖》《秋中帖》《清和帖》《知宾帖》《雪候帖》《想弟帖》(下面配图未全列出)去感知。如图:

(王羲之草书《都下帖》)

( 王羲之草书《行穰帖》)

(王羲之草书《秋中帖》)
这些作品,是王羲之后期的书迹,笔势起伏跌宕,形态舒卷多状,特别是连笔的映带延绵,表现得十分明确。比如《侍中帖》帖首的“侍中书”三字,笔势贯注而下,仿佛把三个字当作一个字来写:

(王羲之草书《侍中帖》)
王羲之草书造型突破了以单字为造型单位的旧法,可以由两个或三个单字的形态集约为一个造型单位,形成了大于单字结构的“字群结构”。
王羲之的“字群结构”中,笔势放逸生奇的品格突现出来了。在这里,笔锋不再是被动地依循每个字的草法结构所设定的路线而运行。仿佛蹈厉赴险,使一些笔画姿态发生了变异的“情节”,也就是说,笔势也具有了舍正生奇的“赋形”功能。
“字群结构”具有展现草法结构美和突出连绵笔势魅力的双重品格,它的出现,是王羲之对草书艺术的杰出贡献,标志着草书在东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草书的表现性由此获得更大的空间。
“字群结构”是我们理解王羲之今草书区别于汉魏草书的关键。
下一篇,我们读王羲之的行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王羲之草书欣赏《万福帖》
章草?今草?狂草?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王羲之的草书到底高明在哪?应该怎么学习?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点
草书一般分为哪几种?
中国书法的千古“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合集(大量高清作品图,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