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史》:欧阳询
建国初期的书法教育,书法学习几乎都从楷书开始(后来,篆隶渐渐为人所重,隶书才渐渐成为初学书法的入门书体),“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一直是楷书书法入门的必临字帖,而名列四大家之首的欧阳询(因为依时代顺序,欧阳询最早)更为世人所重。
既然书法史学习来到隋唐,我们就来全面关注一下欧阳询,详细了解他的生平、学书经历,书法特征等。

欧阳询的生平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生于广州。祖籍渤海千乘(今山东高青)。你看,祖籍是山东,出生地是广州,但是他是湖南人。

(欧阳询画像)
欧阳询出身于真正的簪缨贵胄之家,他的祖父欧阳頠(读wěi)是南陈的开国元勋,长期出镇岭南,封爵山阳郡公,后卒于任上。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继承爵位,接续长期镇守广州,至陈宣帝时,宣帝怀疑欧阳纥久在外郡,或许怀有贰心,于是征召入朝拜为左卫将军,因为外臣入朝被杀的事件不断发生,欧阳纥害怕,干脆据广州起兵反叛。第二年就兵败被杀,造反,当然是灭族之罪,于是欧阳询家口籍没,只有欧阳询一人因隐匿幸免于难。这一年,欧阳询14岁。
收养欧阳询的是他的养父江总,江总是欧阳纥的好友。陈后主登基后,江总官拜祠部尚书,转任尚书令,统揽朝政大权,这使欧阳询有了接触南陈天府所藏书画的机会。同时,江总是当时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这对欧阳询的书法和文学养成也有重大意义。
589年,陈亡,欧阳询随养父江总入隋,终杨隋一代,欧阳询仕途不顺,只做到太常博士一职,这是一位职“掌五礼仪注,引导乘礼,定诔谥,及守祧庙,开闭坎堂及祥瑞之事”的七品清选官。这个时期,欧阳询文名未起,但书名已著。大部重臣的碑志,多由欧阳询以隶、楷书之。
隋亡,欧阳询与虞世南等并为窦建德的东夏王朝所留用(对,隋灭的时候,欧阳询和虞世南都入了东夏),欧阳询任太常卿,为朝廷礼仪方面最高执行长官。
两年之后的621年,东夏王朝被李世民灭,欧阳询再次作为降臣入唐。这一年,欧阳询65岁,因为欧阳询是唐高祖李渊在隋时的旧友,很快起为五品给事中。
给事中是个有实权的职守。欧阳询这时是一位集谏、宪 、注于一身的门下省常务长官。他不独在省内执行封驳、司法、人事审查以及监考诸职权,还奉诏参修《陈书》,又领修《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对于中国文史很重要,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全书共一百卷,一百万余字;征引古籍一千四百三十一种,分门别类,摘录汇编。

(《艺文类聚》书影)
就在欧阳询修毕《艺文类聚》呈上并获赏之后,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并很快即皇帝位,而欧阳询是太子李建成集团中人,自然要遭受无情打压。
他很快从中枢机关调入东宫,初为太子中允,后除太子率更令(这就是他被称为“欧阳率更”的原因),成为辅佐太子李承乾的从四品上阶的职事官。后又封爵渤海县开国男,散官又至三品银青光禄大夫(只有品级而无实权)。
唐贞观十五年(641),欧阳询卒于率更令任上,时年八十五。史不记欧阳询赠官、谥号及死时礼遇(估计也不会有,李世民不喜欢他),或仅以三品散官制度处置之。

欧阳询的学书经历

欧阳询自少孤寒,其之所以后来能博览经史,精熟《史记》《汉书》以及《后汉书》三史,尤其书法“八体尽能”,笔法绝伦,很大程度上出自他少年时养父江总的教诲与影响。
我们上面说了,江总也是书法家与文学家,欧阳询自青少年时即获得了良好的文史书法熏陶,同时在陈后主继位之后,江总总揽朝廷大权又使欧阳询获得了尽览天府收藏的机会,这使欧阳询眼界大开,同时他也获得了大量阅读经史的机会。
还有一个个人原因,欧阳询长相奇丑,长孙无忌曾嘲笑欧阳询状如猕猴,民间甚至有传说称其为猕猴后代,甚至唐高祖李渊在得知高丽甚重欧阳询书时,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这说明欧阳询是又矮、又丑的,我们所见的各种画像中的欧阳询,显然是经过美化的。

(欧阳询画像)
加上欧阳询是降官(不止一次投降),且降唐后又属李建成集团人,这自然成为被打压对象(政治上站错队伍),这使他在政治上再无出头之日,于是他只能在书画经艺上投注精力,以期人生有所成就。
欧阳询是位全能的书家,《书断》有称:“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这里所谓的八体,即大小篆、隶(八分)、真(隶)、行、草以及飞白、章草。其中飞白、楷、行、草列为妙品;大小篆及章草并入能品。要知道《书断》成书于开元年间,距欧阳询所处时代不远,这种评价应当有所依据。
欧阳询的早期学书经历,当本自江总,也就是说,他学习的“王羲之书”其实是梁陈人伪托的王字,这些书法作品,风貌应当近似或出于大令(王献之)。
依照朱关田先生的总结:欧阳询初习梁陈时风,得大令展蹙之秘;复师北齐刘珉,笔力为之瘦挺;其后参学章草,领悟索靖用笔三味;终于综合六朝精华,融为杨隋书品。
欧阳询学书是用心用力的,李昉《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引《国史导纂》一则说:
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疲则布毯从观。因宿其旁。三日而后去。
或许这只是传说,但足见其学书用功之勤、之狠,用心之专、之苦。看到好的书法样本(古地见到碑帖的机会不比现代),不眠不休也要学习。

欧阳询书法特征

欧阳询书法代表作有《房彦谦碑》(隶书)、《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楷书)、此外还有行书墨迹本《张翰帖》《卜商帖》和《梦奠帖》。
《房彦谦碑》,李百药撰,贞观五年(631)年立,有篆额“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九字。拓本如图:

(《房彦谦碑》拓本局部)
是碑结体端严,笔意险绝,尤见称于吴玉搢《金石存》,评其“极跳拔险峻之妙,与正书是一律,《兰台》因亦全是此种风味也。”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李百药撰,贞观五年立于洛阳化度寺。如图:

(《化度寺碑》拓本局部)
是碑遒劲清古,历来论书者引以为欧阳询正书之冠。自姜夔评以为《化度寺碑》有胜《九成宫醴泉铭》之后,赵孟頫也谓两者为楷法第一,而《化度寺碑》似又胜之。
这通碑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煌道士王圆箓于鸣沙山千佛洞发现唐拓本,存前226字,至十行“耀秀华字”止,共六页,首页39字,为法人伯希和所得,现藏法国巴黎博物馆。余五页为英人斯坦所得,现藏英国伦敦(好东西都让人抢走了)。
《九成宫醴泉铭》,魏徵撰,贞观六年(632)立于陕西麟游。有篆额“九成宫醴泉铭”六字。如图:

(《九成宫醴泉铭》篆额)
是碑严谨峭劲,《石墨镌华》卷二评以为欧阳询正书第一,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三十五谓信本书“太伤瘦俭,古法小变,独《醴泉铭》,遒劲中不失婉润,尤为合作”。看一下: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近人朱翼庵《欧斋石墨题跋》甚宝是碑,再三题记,频加歌咏(有绝句十首),并以是碑证欧阳之《书授诀》有谓“诀中所云,无不与碑字吻合,此正率更自道书《醴泉铭》之甘苦语,非泛泛论笔诀也”。
《张翰帖》,又名《张翰思鲈帖》《季鹰帖》,有“天下第七行书”之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如图:

(《张翰帖》局部)
该帖为唐人钩填本,因此笔墨厚重,章法上行气的贯通,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拔,因为字距小行距大,整体风格于平正中见险峻之势,给人以清新整饬之感。
《卜商帖》,又称《卜商读书帖》,笔画饱满丰腴,起收简截而少婉约,这与当时流行的王羲之王献之书风大不一样,清人吴升《大观录》跋称其“笔力峭劲,墨气鲜润”。如图:

(《卜商帖》)
《梦奠帖》,又称《仲尼梦奠帖》,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如图:

(《梦奠帖》)
该帖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

附欧阳通

欧阳通(?-691),欧阳询第四子,字通师,少夫人徐氏之所出。武后朝官至宰相,封爵渤海县子。

(欧阳通画像)
因谏立武承嗣为皇太子,遂忤武后之意,为酷吏(来俊臣)所陷被诛。书法出自家学,与其父有大、小欧阳之称。《旧唐书》称通“少孤,母徐氏教其父书。每遗通钱,绐云:“质汝父书迹之直。”通慕名甚锐,昼夜精力无倦,遂亚于询。
欧阳通书体雅正,用笔劲挺。《述书赋》有”继美“之誉。《书断》认为他的书法“瘦怯于父”。《道因法师碑》和《泉男生志》为其代表作(不再上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学习书法才是最好的
文苑阁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欧阳询》
唐 朝 书 家—欧 阳 询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
[转载]欧阳询墨迹四件
欧阳询 —— 戈戟森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