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摹刻汉印两千方的钱松

汉印基本是所有初学篆刻者的入门方法,因其平正、端方、规整、朴实,因此,对于初学篆刻,作用相当大,这在我以前的章节里讲到过。今天我们来说一位清代的篆刻大家,他的故事,跟汉印关系紧密,他就是西泠八家之一:钱松。


钱松(1818~1860年),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初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 铁庐、耐清、老盖、古泉叟、未道士、云和山人、西郊、秦大夫、云居山人、云居山民、铁床觉者、见闻随喜侍者,晚号西郭外史。(哎哟,我的个大神啊,你怎么这么多的名号,简直可以比上战乱期的作家的笔名一样多了。)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这个地方真的出大家啊)人。此人工书善画,嗜好金石文字,尤其精于篆刻。

钱松篆刻造诣甚高,为历代印人所推崇,并将其推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


他刻印最早受的是丁敬作品的启发,后来又受邓石如影响,并从中汲取养分,篆刻作品一改赵之琛的锯牙燕尾之习,改变泊派方折笔的固有程式,以圆取势,以雄强古拙见长,但却不拘泥于丁敬、邓石如等的刻印之法,钻研一段前人的篆刻之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汉印的临摹之上,据说,他曾一心一意地摹刻汉印两千方,神啊,两千方,我自己曾经临摹过一点汉印,真正临得好,一方印就是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光,两千方,多大的功夫啊。这里也得出个结论来,就是学印,最初下功夫的临摹非常重要,有时虽然单调,但却是养成良好刀功的必由之路。

但是功夫一定不白费,两千方汉印临完,他终于领悟篆刻精髓,不但继承好了浙派的艺术传统,更别出新裁,并加以发扬,最后终于自成一家。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赵之琛,据说一见到钱松的篆刻作品,惊叹他的作品是丁敬、黄易以后的第一人,甚至说,即使文彭、何震在世,也望尘莫及。再加上他的印别有新意,不同于西泠各大名家,甚至也算是别开宗派了。钱松的篆刻同时也受到赵之谦,吴昌硕这些名家的敬佩。

钱松的篆刻艺术是否真正属于浙派,钱松本人是否应该归为“西泠八家”之一,有不少学者提出此类疑问。如韩天衡先生在《豆庐印话》 中云:“钱松虽八子之末,而取径敬身,又有摹汉印二千钮之功力,天资高、功力厚,故所出已非浙派可囿,惜其籍西泠,故被推上了“西泠八家”的“交椅”。而以吾之见,钱松足以超过六家,而与丁敬比肩。”这个评价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关于篆刻的闲言碎语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八——钱松
高手!“西泠八家”之钱松(篆刻)
都说一字千金,但他的字却值十万
都说一字千金,但他的字却值十万!
同古堂 |“西泠八家”中谁是“特殊存在”?
钱松篆刻赏之“列入西泠八家只是凑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