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刷这些热剧,你都没发现的隐秘美学细节

不得不说影视剧越来越考究了,大到建筑、环境背景,小到一根钗子、一个茶杯,都是跟着史实资料多方考察、反复琢磨推敲。

现在没点儿知识,还真是看不懂影视剧中那些隐藏的细节。

没想到看剧也成了一门大学问,一起卷起来吧~

书法字画,也是人物塑造?

《显微镜下的大明》剧情设定在明朝,整部剧中出现的书写特写镜头全部都是繁体。

帅家默的字更像是孩童时期的字体,与他单纯的心智如出一辙。

《鹤唳华亭》里书法的镜头也是极考究的,首先采用的是代表了宋代美学的瘦金体,其次书法的劲道、笔锋中也可以看出这是皇太子苦练多年的结果。

《大明王朝》里主要人物的出场背景是不同字体、不同内容的书法字帖。

这些字帖并不是随意安排的,几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能和字帖的风格、内容对应起来。

嘉靖帝出场的背景是颜体的道德经,正好与帝王高高在上的地位、不可捉摸的心思对应。

严嵩出场的背景是书法家宋广写的《风入松》,字体笔力不足,缺乏筋节,和他术智过人,但正节不足相吻合。

胡宗宪出场的背景是黄庭坚字体的《送李小山归蓬莱诗》,透着一股杀伐之气,与他忠勇、取大节舍小义的性格对应。


赵贞吉出场的背景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体灵巧潇洒、但无丈夫气,对应他才华横溢、但左右摇摆的性格。

建筑家具,展现鲜明东方美学?

《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的“金安府”及八县地名均属虚构,但徽派青瓦白墙的建筑,八卦阵的村落,可以让人很快知道这里是徽州。

也指向了小说原著史料背景。

《大明风华》中出现大量明式家具,款式样式都有依有据。

其实,在世界的范围内,可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明式、哥特式和洛可可式家具。

其中,又以中国的明式家为首位,被誉为世界家具的巅峰。

我们在剧中看到最多的圈椅,正是当时明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剧中朱高炽卖家具的时候说到“郑和下西洋”,这些家具正是郑和下西洋时带回来的“印度花梨”。

因为降真香到了明代已濒临灭绝,人们尝试用带降真香味道的”印度花梨”来代替,但并未被民众接受。

后来,造船的工匠们将积压的“印度花梨”制成了精美的家具,这才使它们得到了民众的认可。

传统美食食器,体验老祖宗的精致生活?

《尚食》中出现的大量传统美食皆有出处,在《陶庵梦忆》《阅世编》《乌青镇志》等中有相关明朝饮食的记载,可见也是一一考究过的。

剧中姚子衿能够根据皇室成员对菜肴的不同喜好对症下药,表明她对皇室了解、深谙宫廷套路,也暗示了姚子衿的出身,是先帝定下的原太孙妃。

《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了胡饼、火晶柿子、水盆羊肉、黄醅酒等来自各地的食物,这样具体又丰富的细节一下就把人带回了大唐,无一不展示了大唐商贸往来的盛况。

其中黄醅酒更是我国最古老酒种,白居易《尝黄醅新酎忆微之》中则有记载,“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

《白鹿原》中有一集的背景炕桌上,放了只绿色大碗,这可不是随便放的,它的原型是陕西出产的耀州窑瓷碗。

而《白鹿原》拍摄的正是陕西地区的生活,两者就对上了,细节控真的是连背景中的碗都不放过。

《红楼梦》中食器的考究就更多了。

有一集中出现了一种少见的餐具——高足暖盘,像极了现在的放大版高脚杯。

有史料记载,这种器具是冬天用来给饭菜保温的,下面的高足里面注满热水,把盛有菜肴的盘子放在上面,可以保持饭菜不凉。

同时代的物件还有暖碗,也叫孔明碗。

毕竟普通家庭也没有这种食器配备,足以见其家族的富硕。

茶之美学在器也在艺?

《鹤唳华亭》中多次出现点茶场面,还原了《大观茶论》中的宋代茶艺。

环绕茶盏的边沿往里加水,要用工具先搅动茶膏,再渐渐加力击拂,不让沸水直冲茶末 ,把茶汤上下搅拌得清透。

其中“击拂”这一动作剧中多次出现特写,贯穿了萧定权与父亲之间的情感线。

《知否知否》中关于茶道的刻画也是很细致的,剧中用到了茶筅、建盏、汤瓶、盏托等宋代器具,点出的茶汤也有了细腻的泡沫,不再是清汤。

剧中盛老太太多次指导盛明兰点茶,其实正是通过点茶告诉她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暗含了盛老太太对明兰的爱与期许。

《红楼梦》中出现的茶具同样大有讲究。

林如海用的红釉锦地开光茶杯属于昂贵的彩瓷,符合他的人物设定。

贾雨村在船上用的也是红釉锦地开光茶杯,但和林如海的花样不同,林如海的杯壁白地里有绘制花草纹,贾雨村的则留白,体现主客有别。

喝酒的杯子到底有多少种?

《大秦赋》中饮酒时多次出现了耳杯。

这个红黑色的杯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实也是很考究的。

耳杯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墓葬中,战国早期大量出现,流行于战国到魏晋时期。

所以剧中是使用耳杯来喝酒,是有历史依据的。

它的原型是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君幸酒”漆耳杯,“君幸酒”就是“请君饮酒”的意思。

古代漆器价格昂贵,常常耗“百人之力”,被宫廷贵族所好,也就成了特权与财富的象征。

《大秦赋》中出现较多的酒具还有漆卮和玉卮,是周秦汉晋之际广泛使用的一种饮器,产生于战国后期,流行于汉代。

玉卮为饮酒器,但不同于普通酒器,一般用于隆重的场合或酒宴,故剧中出现玉卮时往往暗示着至高的权力或者大场合。

《长安十二时辰》中喝酒则用鹦鹉杯,以鹦鹉螺制作而成。

刘恂的《艺文类聚》、骆宾王的《荡子从军赋》对此杯均有记载,李白的《襄阳歌》中也写到“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一钗一环也能和情节严丝合缝?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伏寿的步摇暗藏小心思,“步摇”一般是贵族妇女用于最隆重场合的发饰。

剧中伏寿戴步摇时总有一些重要的或者转折性的事情发生,和剧情无缝衔接。

《甄嬛传》中安陵容的发饰也可谓是前后呼应。

临死前的头饰和选秀时的一样,发髻上都缠了蓝色的线,不同是选秀时有刘海,而且头上有一朵海棠花(甄嬛给她戴的),但临死前没有。

这里不单暗示着她在这场宫斗中失去了最初的单纯,到头来终是一场空,还暗示着她和甄嬛的友情也彻底消失殆尽了。

严谨的身份配饰美学?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鱼袋正是唐朝官员配饰,三品以上饰金,五品以上饰银,出入宫门可用之验证身份。

宫廷画家周文矩所绘《文苑图》中则有相关记载,人物腰间所配即为鱼袋。

剧中曹破延见焦遂腰间的鱼袋时,便问“你是官?”,而焦遂是布衣,即可知他所配金鱼袋是跟贺知章借的。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初入宫时时一耳一坠,和当时“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符。

后来魏璎珞被封为镶黄旗时,则改为一耳戴三钳,也是符合史实记载的。

焚香、镇席,无形的东方意境?

《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的香炉是博山炉,始现于西汉,盛行于汉魏,炉体有山形盖与镂空孔洞,以使香烟透出,有云山雾缭之效果。

剧中使用则暗示了烟雾终会散去,结果也会拨云见日。

《三生三世》里多次用到席镇,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席镇,后又有玉石、陶瓷、青铜、黄金等不同材质。这一物件在古装剧中并不常见,可见也是用了心思的。

典雅端庄的器物之美?

《甄嬛传》中出现的梅瓶原型是收藏于扬州博物馆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背景中的瓷盆纹饰是冰梅纹,正是康熙时期所创,晚清民国的器物上也经常出现,与剧中时期(雍正早期)符合。

华妃宫中的“冬瓜罐”的器形从道光时期开始流行,晚清时期多见,用在剧中也是合情合理。

它的原型是潍坊市博物馆收藏的黄地粉彩凤穿牡丹纹冬瓜罐。

还有很多其他陶瓷瓶,像粉彩蟠桃纹天球瓶、缠枝莲纹贯耳瓶、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

影视剧里的时辰,暗藏玄机?

《长安十二时辰》中使用日冕标注时辰,每一集开篇时辰名所显示的背景色都不同,正好对应那个时刻日光的颜色。

《三生三世》就连宣传海报的天干地支计时都用心做两个(一前一后),宣传的时候是“丙申伊始”,播出的时候是“丁酉花开”,可谓是非常细节了。

 作者:C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依扎颜值和剧中差距大,《长安十二时辰》播完她还能被关注吗?
《长安十二时辰》,女性美学真真肆意灿烂!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式美学简直美到犯规,引无数网友疯狂打call
换种姿势看《长安十二时辰》,让孩子快速提高美学鉴赏力
建筑设计师该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到的建筑美学
流量之后,谁来关心新编古装剧的美学进化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