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貌的秘诀
周末被两个女人刷屏,王菊vs范冰冰
所以,你更关注谁?
把他们放在一起
不是我们想蹭热度
(我们从不追热点,因为我们追不上)
只是我们想单纯而认真地讨论一下
美学问题
所以,今天的话题是
审美心理定势
审美心理定势(aesthetic mental set)是指审美心理现象
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心理准备状态对
后继同类审美对象的知觉
及审美心理体验的倾向性
个体的审美需要、价值观、情绪和
习惯等都是其形成根源
以价值定向为准所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
能使审美对象产生偶像化和美化
并进一步辐射开来
由具有吸引力的某一点或几点扩散到对象的全部
甚至通过形态转化到与审美对象
相关的其他人、事、物上
说人话,就是看着顺眼
当然,有的人真的认为王菊就是长得很美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除了个体差异,会有一个集体审美的角度和标准
这是一个时代集体造就出来的
这个时代,人们更爱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的脸
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将自己改造成为这样的脸
就变成了网红脸
然而中国人一直希望网红脸么?
并不是
在中国古代仕女画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审美趣味
细眼柳眉是对美女的定义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
( 清 费丹旭《仕女图》)
追求整体思维的完整
所以重在描绘体态而非五官,每朝每代不尽相同
旧有审美疲劳之后,新一轮的审美趋向又会兴起
像“环肥燕瘦”就是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变化
都体现在体态、妆容、还有服饰上的各种变化
(敦煌飞天)
那要怎样识别不同的仕女图属于哪个不同时期的呢?
简单来说的大致特点就是:
魏晋时期:潇洒飘逸、以形传神的品德美
唐朝时期:丰颊肥体、浓艳明媚的富贵美
宋元时期:端庄秀丽、简洁朴素的现实美
明清时期:削肩柳腰、风露清愁的病态美
可谓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网红巨浪”中
人们乐于将自己改造成为“网红脸”
为何人们越来越爱网红脸?
在当下“网红脸”风靡的背后
是一场关于人种的偏好
虎嗅网曾撰文表示:
扁平化的脸和鼻子柔和的线条轮廓
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长相范式
长江以北的单眼皮与“蒙古褶”
长江以南的宽鼻翼和凸嘴唇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面孔平均值
( 图片源自humanphenotypes)
然而,在一些专业研究中
人们对这些面孔进行吸引力排名
结果发现受当前追捧的就是
轮廓分明、五官精致的高加索人种
对于为何人们对白色人种更加偏爱
也来源更深层的原因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
白种人背后代表着一种经济实力
这成为人种偏好的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立者之一Konard Lorenz
在《动物与人类社会的区分》中提到娃娃脸偏见原则
在人们深层基因中,人们更偏好那些
脸小眼大的娃娃般容貌
《蜡笔小新》形象变化,后者更受观众喜爱             (图片源自虎嗅)
而网红脸
就是将娃娃脸偏见
与高加索审美进行的完美融合
以此迎合尽量最多数人的爱好
这特别符合当下互联网的审美情绪
它具有削弱个性迎合大众的特征
而当越来越多的“网红脸”出现时
我们是否又会怀念那一张张
不完美却又独特的脸呢?
高晓松在有一期节目上
说自己是深井,来来往往的演说者中
在他心中激起了不同深度的水花
其实这在心理学上就是
对本我、自我、超我的不同程度的人格认知
这三者心理认知分别遵循快乐、现实、理想原则
本我让我们忘记自己
自我让我们塑造自己
而超我让我们看到自己
而对于王菊突然火的“出圈”现象
能火多久我们暂且不论
是我们对自己理想认知的塑造
我们知道自己平凡,但还是努力燃烧
对自己的欲望宣泄
刚好碰到了王菊而已
参考文献
[1]邓永娴. 古代仕女题画诗的审美意象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
[2]罗丽娜.浅谈仕女人物画的审美[J].陶瓷研究,2012,27(03):74-76.
撰稿|胡桃
主编|少禾
商业合作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的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盘定势【图解】
“网红脸” 审美毁掉了多少中国女孩
审美终于走上正途,“网红脸”已看腻啦
“90年代后,中国再无美人。”
中越混血美女,曾经火遍亚洲,如今26岁童颜脸变网红脸
你怎么这么好看!美不止是一张脸,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谈“好看”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