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明珠水阳镇——金宝圩的今天与明天

金宝圩的今天与明天

章晓铃









微信版第1095期

水阳镇美得醉人
站在巍峨的水阳江大堤上,江水滚滚北去,圩堤伟岸如磐,如一叶绿荷漂浮于水阳江畔。圩内河渠纵横,良田万顷,蟹池相连,树木葱茏,村庄错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工程——“村村通”、“组组通”水泥公路,如条条玉带,蜿蜒伸展,四通八达。有了公路,交通无忧,但外来游客和返乡探亲友人,都喜欢划上一条小船,乘上一叶轻舟,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临风荡浆,诗意大发。啊,好一派令人欲醉的水乡风光!

散垾滩、洋垾滩,总面积各有八九百亩,是圩中心奇特的天然小湖,水域深浅相间,凹凸有致,特别宜于鱼蟹鳖虾生长。史载:“碧波千顷,水族繁茂,芦苇丛生,浩淼幽深。”

千亩如湖  潦塘一角  垂钓中心

雁翅潦塘,竟有着1000多亩的大水域,湖水潋滟,水质清纯,橹声咿呀,杨柳依依,大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天色共长”的诗情画意。

水阳镇人民正在依托自己位于芜湖、马鞍山、南京、宣城四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水阳江连接长江黄金水道前哨的“桥头堡”位置,刻意谋划着江南水乡特色旅游景区的新蓝图:水阳江休闲垂钓中心,潦塘休闲渡假中心,双盈、朝阳农家乐垂钓中心,裘公臻龙山庄休闲垂钓中心,吴村金阳红休闲垂钓中心等等,游客自驾小舟一日游,水阳江江中冲浪,潦塘、散捍滩垂钓,追寻丁奉遗迹,采集华佗故事,探访陈毅元帅、粟裕将军行踪,寻觅本埠名门望族家史贤人……这些都是江南水乡金宝圩水阳镇十分吸引人们眼球的魅力所在!

清晨圩民划船上街“赶集“

水阳镇富得诱人
由于上游来水原皆从扁担河、运粮河、水碧桥、小河口等水阳江支流注入固城湖,所以自金宝圩建圩1200余年间一直未有破圩记载。直至明朝初年,因刘伯温于高淳筑东坝建节制水闸,从此截断了水阳江水泄洪,致使上游来水受阻改道,取水阳江与清弋江汇流后直入长江,从此增加了金宝圩四面的防洪压力,导致了后来历史上的六次破圩。据史载六次破圩记载是:

一、“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汛期,因山洪暴发,高淳境内东坝关闸(当时建成活动石闸,下游干旱放水,上游洪涝下闸),导致山洪下泄的捷径受阻,河水位抬高数尺造成漫堤。水退后,圩民开始加高增厚圩堤至次年三月”。

二、“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五月二十三日,洪水泛滥,仇公渡(现裘公渡)丁家湾、徐村坊三处决口……”

三、“清道光三年(1823)梅雨连绵数日,山洪凶猛,圩堤七处被冲溃”。

四、“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数日暴雨倾盆,山洪直泻,北埂杨家塘段(现叫大倒田湾)处溃破。 

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梅雨季节,暴雨频频,中小雨连绵,前后达四十五天,山洪暴发,洪峰异常,五月二日风助水势,浊浪滔天,在西埂团湾处(现袁村团湾)溃破。

六、“民国二十年(1931)宁国、宣城山区暴雨、大暴雨连降,因“发蛟”导致地下水冲决地面(群众称之发蛟),水阳江水位徒涨,六月十五日在裘公丁湾的龙王庙附近溃破。

此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投入,金宝圩便没有再发生过溃圩现象,只有1949年、1954年、1980年、1983年、1999年、2016年发生过6次比较严重的内涝……

经过历史上六次破圩,内外洪水漫衍,百里浊浪滔天,圩内许多古建筑如宗祠、庙宇、官仓、驿站、民窑等,几乎荡然无存。虽其间有所修复,但不足百年遭遇一次特大洪水肆虐就要破圩,这似乎已成为一道难以突破的魔咒,紧紧地勒住了人们的身心。后来共产党来了,才彻底解除了这道百年魔咒,让种田人真正过上了旱涝保收的生活。我们向现存很少、那些依稀可觅的古迹探寻,它们每一处都在向后人倾诉着一千八百年来的波澜壮阔、瑰丽神奇……

新中国成立后,从省市政府到区镇政府,把金宝圩的防汛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现在的水阳金宝圩堤,平均高程达海拔15至16米,圩堤厚度均宽6至8米,可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1954年、1998年、1999年三次都是超过历史水位的特大洪水,九万干群,众志成城,金宝圩在洪水中犹如一叶绿荷漂浮水面,可金宝大堤却巍然屹立,固若金汤。平常年景,可实现抗洪排涝,旱涝保收。皖南鱼米之乡,生产成果累积,精神文明彰显,令人惊羡不已!

地方政府投巨资修筑护坡河岸,确保汛期抗洪渡汛,旱涝保收

在宣城市区有这样两句顺口溜:“宣城有钱的在水阳,水阳有钱的在雁翅……”此话的含义是指,在宣城,水阳人最聪明,头脑灵活,市场经济意识较强,敢于第一个“抓螃蟹、吃螃蟹”。一是在市区买商品房的“水阳人”居多;二是某个新开发的小区楼盘,临街的门面房都被水阳搞大船的人用集体“采购价”成建制地买走。而在水阳镇,造大船和从事水运暴富的人,又数雁翅社区人居多。虽然近年来水运市场行情欠佳,水阳人从事水运破产的人也不少,但前期致富的人大致如此。

全镇万吨级海运集装箱船达10余艘

曾经辉煌一时的水阳江造船工业带

据有关统计资料,这里的农户,一般人家都拥有数十万元的存款。全镇两万多户,80%的农民住进了新楼房,30—40%的青年都在务工就业的城市买了住房。百万元资产户多达数千,千万元资产户早已陆续呈现,上亿资产的超富户也可数上一二十个。水运大户胡昌军、程红福、周天祝等,他们建造了多艘自航的集装箱万吨海轮,勇立潮头,跻身于新时代海运事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上奋力拼搏与游弋!

在这里,蓝天下几百年没有干涸过的沟渠、湖塘,鱼、虾、蟹等捕之不尽,而且大都是天然繁殖,野生长成,味道鲜美,食之难忘。5万亩天然水面,曾经是鹅鸭的天堂,如今大多“切沟断稍”、“分段划块”,拦上了栅网,养起了十多斤重的黄白鲢鳙鱼。5万亩新开挖的精养蟹塘和幼蟹培育池,“塘与塘衔接,池与池相连”,放眼远眺,鳞次栉比,阡陌纵横,一望无际。全镇农业种养业产业结构面向市场需求的有效调整,进一步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均收入连年增长,“家有余粮、户有存款”,曾经是人们的“梦想”,可如今“小康生活”早已成为现实。

水阳鸭脚包、鸭翅膀

水阳鸭脚包、鸭翅膀是当地闻名江南乃至全国的著名特产。生产鸭脚包的安徽省著名商标企业徐立平水阳三宝食品有限公司、宣城市知名商标企业钱德明食品厂、曹家喜“童子瓜”、生姜、萝卜酱菜酽制品厂、水阳茶干日产量最大的刘朝明干子厂等,他们的产品畅销各地,遐迩闻名。

水阳鸭脚包、鸭翅膀生产有近40年的生产历史,由于其价廉物美,贫富可炊,在市场上十分畅销。目前全镇鸭脚包、鸭翅膀加工作坊和规模经营企业达10余家,小的作坊加工产量三五百万只,大的企业厂家年产量逾千万只,鸭脚包、鸭翅膀加工销售比约为7:3,年总产值近亿元,

水阳茶干与臭干

水阳茶干、臭干已有1000多年生产历史。因其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和古法人工操作,磨浆特别细腻而韧性强,成品干肉表皮色泽油亮,掰开后干肉呈丝状,咀嚼起来,色香味俱佳,味道独特鲜美,令食者难忘。目前全镇五香茶干和臭干加工作坊与企业达百余家,日均生产销售量50万块以上(冬季高峰期生产销售量达百万块)。他们均以各自的销售方式和渠道,将干子销往全国十多个省份和100多个大中城市。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还解决了当地近千人就业增收。水阳曹家喜干子作坊生产的“曹氏茶干”还是中国豆腐干文化美食节全国百名参评厂家产品金奖得主!也是安徽省唯一获得金奖的得主!

杨泗“金水阳“牌豆浆锅巴

杨泗是全市闻名的豆浆锅巴之乡。水阳江畔“锅巴嫂”张绍兰从“一条扁担打天下,两口铁锅定乾坤”起步,如今已带领杨泗社区200余名”水阳嫂子”,先后办起了四五十家“豆浆锅巴”加工厂, 日产豆浆锅巴3—5万张,年产值2000万元,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已做成了水乡一个引领致富的朝阳产业。

水阳羊糕是当地闻名江南的地方著名特产。水阳羊糕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切成0.2至0.4公分厚,大小呈5至6公分长、3至4公分宽,表面光滑,晶莹透亮,羊肉、鳜鱼肉、蒜花、猪蹄汁等均匀分布,成块凝结,看起来透明少肉,吃起来满嘴生香。用竹筷夹起或用拇指和食指拈起,状如膏脂,轻抖不散,富有弹性,咀嚼辛香,咽食生津,回味无穷。再配以小碟辣酱,浇上酱油麻油,上桌供客人蘸食,因其味道鲜美,口感纯正,一直在市场上久誉不衰。

水阳羊糕

据初步统计,全镇入冬加工“水阳羊糕”对外出售的约有六七十家。在水阳,饭店酒家大多销售自已加工的羊糕。水阳饮服业下岗职工杨家发夫妇,红白案通晓,单位解体之后,他们自起炉灶,也仿效他人摸索着卖起了泸牛肉、烤板鸭、盐水鸭和水阳羊糕。他加工制作的“杨氏羊糕”,终于在“羊糕之镇”众多制作者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年产销量居全镇之首。据其介绍,他加工的水阳羊糕,当地带皮本羊肉约占75%,猪蹄肉汁约占15%,蒜花、白糖、味精、精盐、水份等调料约占10%。春节期间,“杨氏羊糕”每天销量可达二三百斤。总之,每年十至十二月三个月,“杨氏羊糕”大约销售2万余斤。加上其他酒店餐厅和销售者在内,整个冬季,全镇每天可加工销售“水阳羊糕”三四千斤,一季总量超过三十余万斤。按平均每斤50元计算,加工值超过1500万元,纯利润500余万元,竞形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菜品产业!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一部分人季节性就业增收,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近年来,“水阳三宝”、“水阳羊糕”、“水阳茶干”、“水阳蒸蟹”、“老蟹火锅”等菜品已陆续成为外地人到水阳镇慕名必尝之菜,酒店老板反映“回头客”特多。可见水阳古镇不仅产品美,人热情,“水嫂”好看,而且菜品口感也好,许多外地客慕名而来,大快朵颐一顿之后,十分称心满意而归。

金宝圩还是闻名全国和全省的“幼蟹之乡”、“水运之乡”、“造船之乡”。金宝圩幼蟹产量与规模,被上海水产大学王武教授誉为“是'华东唯一,全国第一’的'中国蟹苗第一镇’”。全镇培育幼蟹、精养成蟹规模达到8万亩,每年可产幼蟹10亿只,产成蟹2500余吨、鱼虾近万吨,水产品直销苏浙沪,空运粤港澳,纯收入约达2个亿!同时,也曾是全国最大的“造船之乡”、“水运之乡”,全镇每年曾可造7000吨级以下钢驳船百余艘,总产值3个多亿!该镇还拥有千吨以上、万吨以下大小铁船600余艘,运力百万余吨……

水阳镇更是一方投资热土
近年来,每年招商引资2、3个亿。江苏、浙江等地外来投资数千万元,加工生产各类服装皮鞋,远销苏浙沪和海内外,加工产值逾亿元。

还立足本镇特点,盘活土地资源,内外招商引资,在船厂一带规划建设了水阳镇食品工业园。目前落户园区、建成投产的企业近10家(其中投资超过5000万的水阳鸭脚包、鸭翅膀生产企业3家,水阳干子生产企业2家),总投资逾3亿元,百亩镇级食品工业园渐趋雏形……

渐趋雏形的水阳镇食品工业园

1994年,水阳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强镇扩权试点镇”;2010年,被中国渔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幼蟹之乡”;2015年,获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2017年获“宣城市卫生镇”、“宣州区综合治税先进单位”、“宣州区民生工程先进集体”、“宣州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宣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 ;2018年获评“全国千强镇” ;2020年,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

水阳江滔滔北去。

金宝圩气象万千!

水阳镇人民,正承先启后奋进不息!这里的人们将传承于古人,创新于当下,并期望着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水阳镇政府退休干部、宣城市散文家协会秘书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州区水阳镇先锋网
我的美丽家乡__千年明珠金宝圩
因为香港,宣城水阳格外耀眼
宣城记忆之七十四:龙溪塔、梓潼阁与总管庙
桂林遇龙河
阳江为什么叫阳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