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拥抱AI时代,跨界联动还能如何提升玩家参与感?

AI,无疑是近期最受瞩目的关键词。

过去一年里,这个略带科幻色彩的专有名词突然走进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OpenAI推出的GPT-4,已然能够高质量满足聊天、翻译、写文章、解决专业问题等多元需求。DALL-E 2、Midjourney等AI绘图工具,让毫无基础的人也能对绘画艺术探索一番。从AI配音到AI作曲,从百度文心一言到谷歌Bard,伴随越来越多的厂商入局,我们在各个领域仿佛都将进入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游戏行业,AI自然也引发了大量讨论。

一方面,AI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不少争议和思考。美术工作者对AI绘图的集体控诉、“AI消灭工作让游戏人失业”的论调,都是当下的议论热点。另一方面,AI作为消弭门槛、提升生产力的高效手段,也提供了不少全新思路。比如时兴的AIGC,就已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内容生产方式。

那么,游戏行业要如何借AI的东风,在打造传播活动、构建玩家生态等维度寻求突破呢?近期,《星战前夜:晨曦》 、《星战前夜:无烬星河》(后文简称EVE)与中船文科、百度文心一格合作开展的“EVE宇宙航母预研计划”,我想会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无限畅想,打造专属“宇宙航母”

伴随国家军工、科技领域的日趋强盛,我国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都对中国的“钢铁重器”开始产生兴趣。去年6月17日,我国第一艘弹射起飞、拥有全通直甲板的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更进一步激发了爱好者们的热情。

有鉴于此,满足了不少玩家宇宙舰队梦想的EVE与中国船舶旗下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中船文科”,决定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向年轻一代科普硬核的钢铁重器相关知识。随即在2022年12月30日—2023年2月28日开启了“宇宙航母预研计划”的第一阶段,广泛收集关于未来星际航母的设计思路,满足玩家们对星际大航海时代的科幻畅想。

活动期间,每一位EVE玩家都能化身未来宇宙航母研究员,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航母设计思路。官方还组建了航母预研专家团,为参与者们提供学术方面的支持,充分保障活动的专业性和科普性。

参赛作品

从后续玩家给出的诸多设计方案来看,足见EVE玩家对于舰船科技、舰船文化的专业及热情。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将被刊登在知名军事知识科普杂志《舰船知识》上,甚至有望助力星际大航海事业的发展,成为下一代航母的一部分。相信这对参与玩家而言,将会是很大的荣誉和鼓励。

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后,EVE又与百度文心一格合作开启了“宇宙航母预研计划”主题AI创作大赛,在3月18日—3月26日期间向广大玩家征集宇宙航空母舰的AI绘图作品。

与上一阶段的设计征集相比,本次AI绘图大赛着重于鼓励玩家拥抱AI大潮,尝试以文心一格平台去自由描绘心目中的宇宙航空母舰。借助AI平台的高性能、低门槛,我们得以看到玩家们带来了风格各异的画作,生动展现了战舰之美和宇宙之浩瀚。

这其中有的作品着重呈现宇宙级航母的雄伟霸气,满是征服宇宙的雄心。

有的作品呈现宇宙之神秘瑰丽,动人心魄。

还有的剑走偏锋,让人出乎意料。

虽然AI绘画在社交网络上的讨论声量很大,也被逐步尝试应用到游戏行业中,但像这样引导玩家参与到AIGC之中的活动,倒是一种颇具前瞻性的尝试。

过往的许多跨界联动,虽然也着力于让玩家感受多元IP或科普、传统文化等其他领域的魅力,但在用户参与度上一直存在局限性。像AI绘画这种花费一些时间就能产出一定程度自我表达作品的形式,倒是很适合作为鼓励用户参与其中的手段,由此让玩家从“见证者”转变为“参与者”。从这次EVE的跨界联动来看,AI在游戏行业的应有明显还有很多可探索的角度。

AI接入,为想象力打开全新路径

游戏陀螺过往对许多游戏开展的跨界联动及各式传播活动都做过报道和分析,深知要将游戏与其他IP、领域结合出惊喜的同时,还能深度展现游戏本身的品牌魅力,其实很考验官方的策划能力。

尤其要在游戏之外吸引玩家的参与,更是一个不太容易实践的命题。

部分未能有效建立起玩家社群的IP,通常只能选择发放奖励这样简单直接的形式去聚拢用户。但对于许多玩家而言,他们对游戏的爱会产生相当大的创作热情——他们愿意围绕游戏主题去创作和讨论,而非仅仅领取奖励就完事。只不过由于写文、绘画、做视频等表达形式都存在一定门槛,一时之间很难设计出让大部分玩家都能实现自我表达的活动。

而从“宇宙航母预研计划”看来,AI技术的引入正为用户参与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着全新路径。

首先,将AI绘图引入联动中,很好地迎合了当下的AI应用风潮,为玩家实践AIGC提供了机会。相信有不少人虽然时常听到什么GPT-4、文心一言之类的平台多么强大,却没有实际接触过AI内容的生成。

但借助“宇宙航母预研计划”这样有奖励的活动去吸引和引导,EVE玩家就有可能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去尝试AI绘图,乃至于更深入地理解AI技术应用及AIGC内容产出。

一个接触AI作画的好机会

其次,则是AI绘图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前文提及的参与门槛,让广大玩家都能围绕游戏主题呈现自己的想法。只要对“宇宙航母”这个主题有想法、有兴趣的用户,愿意花点时间和耐心多去矫正AI的创作呈现,就有可能生成一个充满个人风格的优质内容,直观展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抒发自己对于未来的思考。

此外,EVE与文心一格的合作,在品牌调性上也非常契合。EVE作为一款硬核的科幻游戏,本就涵盖着关于科学和未来的畅想。EVE鼓励玩家胸怀星辰大海,在无垠的宇宙间书写自己的传奇,寄托自己对于未来的幻想。

同样,AI作为高速发展的高科技产物,也满载着人类对于未来的探索。以AI技术去绘制未来航母的模样,与EVE的主题及玩家喜好可谓是很适配了。

总体来说,EVE与中船文科、文心一格合作开展的“宇宙航母预研计划”,为我们呈现了打造高参与度联动内容的设计新思路。活动充分调动了玩家的主观能动性,让玩家不再只是因为奖励参与,而是为了表达自我和交流讨论。AI绘图的引入,更赋予了玩家同等的创作机会,让大家的想象力得以迸发光彩。

我想这对于很多希望拓展IP魅力、提升用户参与度的产品而言,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要让用户主动参与,还是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足够好的舞台。

结语

相信每个人对于星辰大海的旅程,都有着专属的猜想和浪漫。“宇宙航母预研计划”这样严谨有趣、充满创造力的活动,则为广大EVE玩家提供了展现自己所思所想,同时收获荣誉、赞赏及同好的上佳机会。

过去的许多跨界联动设计,缺少的正是这种从玩家喜好出发的创造性内容。要么是生硬的IP联动,主打一个流量吸引力,要么就是单纯让玩家观看、转发、抽奖,毫无走心可言的营销事件。相信伴随AI技术的成熟,除了重新审视生产关系之外,我们还有机会迎来一个更具想象力的全员创作时代,这也将为游戏厂商设计传播活动提供许多崭新打法。

在AIGC大行其道的同时,我想游戏厂商正是时候转变思路,去为玩家构建全新舞台,由此不断激发玩家对IP的参与热情和期待值。EVE这次已走到了前面,向我们展现了AIGC在玩家群体间的参与及传播效用。相信很快我们还将看到更多AIGC内容渗入各大游戏IP的玩家生态中,进而开启真正的“游戏创作者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易代理的这款经典游戏,16年来第一次开了新服
AIGC席卷,抖快、阅文、知乎大战网文圈
对话征途IP赛道负责人、《原始征途》制作人赵剑枫:流水超7亿,但《原始征途》仍需打磨丨游戏干线
“逆水寒”手游“碰瓷式”营销背后,手游营销正在内卷?
百度执念Web3
值得研究的游戏公司不多了?这里不是还有一个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