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生KPI,何生OKR !

 

《三国演义》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周瑜临死喟叹道:“既生瑜,何生亮!” 现如今,如何设立绩效制度无不困扰着企业,仰天长叹:“既生KPI,何生OKR !”


平日里,关于谷歌的各种报道大家屡见不鲜,多的只是翘首膜拜。可最近谷歌曝出的其内部考核制度OKR,让很多企业难耐:难道我们的KPI考核系统需要更换,不然也来试试?那么,到底OKR何为?


OKR & KPI

OKR表示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和关键成果,是一套定义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KR由英特尔于1999年首创,后来被逐步推广到谷歌、甲骨文、LinkedIn等企业中,现在广泛应用于IT、风险投资、游戏、创意等以项目为主要经营单位的大小企业。谷歌成立之初便开始采用,近日才曝出。而且,谷歌不仅将其发展成为十分精密严谨、完全数值化的内部目标考核制度,更视其为各部门任务协作的重要手段。


KPI表示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即关键绩效指标,是一种可量化的、被事先认可的、用来反映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也是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一个实用而且有效的工具,更是绩效管理实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KPI的本质是一种管理工具,它主要是从结果上来考察绩效,不关注过程,一切用指标来说话。


OKR vs KPI

OKR特点

从目标来看:OKR 要求目标必须具有野心,且有一定难度。其实施的关键在于,目标是公司与个人共同确定,设立的顺序是公司到部门再到个人。


从关键性结果来说:OKR要求能够以可量化的、最简单的数字进行量化(时间&数量)。其实施的关键在于:KR必须是能直接实现目标的;必须具有进取心、敢创新的,也可以不是常规的;必须是以产出或者结果为基础的、可衡量的,设定评分标准;不能太多,一般每个目标的KR不超过4个;必须是和时间相联系的。


例举:不能说笼统地说“我想让我的网站更好”,而是要提出诸如“让网站速度加快40%”或者“融入度提升20%”之类的具体目标。


从衡量标准来说:谷歌“最佳”的OKR分数在0.6-0.7之间,但是低分数的人也不应该受到指责,而是应通过看他工作上的数据,帮助他改进下一季度的OKR目标。


从呈现形式来说:OKR的成绩及结果是公开的,每个人的OKRs在全公司都是公开透明的。


从结果来看:OKRs并不是绩效评估的工具,是用来统一目标而非衡量成果的,一般不作为考核标准,虽然表现的过程中也会参考,但1.0和0.7之间本身并没有太大差别。


分数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只是起到一个直接的引导、回顾作用:能快速明了地让自己看到自己做了什么,成绩是怎样的。


其中,需要明确OKR的目标既要有年度KRs,也有季度KRs:年度KRs统领全年,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及时调整,调整要经过批准;季度KRs则是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的。


此外,谷歌从公司、团队、经理到个人都有不同层级的KRs,所有这些KRs共同确保公司按计划正常运营。在这里要切记可以调整的是KRs,而不是目标。


KPI的特点

从目标来看:KPI的设计必须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年度计划,KPI必须服务企业的总体目标,而KPI目标由基本目标和挑战目标共同构成。基本目标体现的是正好完成对岗位所期望的工作水平,考虑可达到性与合理性,是根据公司预算和经营计划而定。


挑战目标体现对完成业绩的最高期望值,考虑挑战性,是参照业绩围绕基本目标的变化弹性而定,应高出公司预算和经营计划目标。实施关键在于,需要与公司愿景和战略目标结合,需层层分解公司目标,形成整个公司的“价值场”,根据分析在最后设立合理的、富有挑战性的KPI目标,并为其赋予相应的业绩分值。


从KPI的指标来看:指标必须是重要的,能代表业绩的显著驱动因素,且目标的完成能起到重要作用;指标必须是可衡量/可定量分析的、确切的、可控的/可影响的,即对负责的人员/部门而言具体,与考核意图统一,并且在合理的时间内,可以受到负责人员/部门的影响的有可衡量的改善。其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从KPI的赋权来看:对公司战略重要性高的指标权重高,责任人影响直接且显著的指标权重高,综合性强的指标(利润指标、成本指标等)权重高,权重分配在同级别、同类型岗位之间应具有一致性,又兼顾每个岗位的独特性。指标数控制在5-10个,每个指标的权重一般不超过30%,每个指标的权重一般不低于5%。


从结果来看,KPI是绩效考核的关键内容,不仅起到考核作用,甚至对有错误行为的人进行监督,更甚者开除。


OKR vs KPI

OKR考核:“我要做的事”,KPI考核:“要我做的事”,理解不同,但二者都强调有目标,同时也需要有执行力。OKR的思路是先制定目标,然后明确目标的结果,再对结果进行量化,最后考核完成情况。KPI 的思路也是先确定组织目标,然后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直到个人目标,然后对个人目标进行量化。


OKR相对于KPI而言,不是一个考核工具,而是一个更具有指导性的工具,说白了,是一个PLAN-DO-REVIEW的周期。它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核某个团队或者员工,而是时刻提醒每一个人当前的任务是什么


另外,OKR不会涉及具体数字,只有任务和完成任务的百分比,所以,OKR不是计划,只是一个“模糊”的目标,具体如何实现还需要探索。而KPI作为一个明确的考核工具,是对业绩结果中可影响部分的衡量;是对关键重点经营行动的反映,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反映,它在于积累关键绩效参数,为绩效改进提供依据。


相比之下,OKR主要强调的是对于项目的推进,而KPI主要强调的是对人事的高效组织,前者要求的是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个有野心的项目,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预定目标。


所以,OKR与KPI所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同的,二者所强调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能适合OKR,也不是所有的职位都适合KPI。如此又何来既生瑜,何生亮的苦恼呢?


因此,OKR和KPI两者谁都无法真正的替代对方,而且,不论是OKR还是KPI都不是企业考核的“备胎”。所以,谁取代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在一个公司里更好的平衡OKR和KPI,因此,将好刚用到刃上,这是更有意义的思考角度。


换言之,古有“既生瑜,也生亮”,现有“既生KPI,也生OKR”,再或者,反过来说,“既无亮,何生瑜”。“既有亮,又有瑜”,对比之下方能显得出你的才华。


KPI与OKR不也如此么?


原文标题:OKR制度绝非企业考核的“备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KPI与OKR
OKR
OKR的落地实操技巧
让OKR跑起来
OKR是否值得一试?八一八目前企业考核现状。
怎么看待KPI,阿米巴,KSF,这些绩效考核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