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述:一堆文字是怎么变成一本书的

口述:一堆文字是怎么变成一本书的


来源:学术中国原创 作者:金蕊 编辑:学妹

特别提醒,本文为学术中国原创,欢迎大家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对于未注明出处者,学术中国将保留付诸法律和舆论的手段用以维权!谢谢!


“学术中国”为众家提供了如何申请社科项目、如何书写学位论文、怎样发表核心论文,如今又要为个人出书“指点迷津”。鉴于笔者之前校对、编辑过几本册子,接到学君的任务,便陷入往事之回顾。


一般情况下,书籍的选题要关注市场行情,看出版社当下青睐何种选题,再“投其所好”。而我们大多是出版自己手头业已完成的任务,比如随笔录、硕博论文、会议论文集等。所以,第一步应是完成作品并录入。


记得博一时,导师拟将30年的期刊“卷头语”结集出版,令我整理。大多“卷头语”因时间久远,没有电子版;有的存在软盘里,在软盘区消失的当下,也无法打开。因此,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我都在完成基本的录入工作。当时的我是典型的“坐不住”,整天面对简单而繁多的录入,枯燥之情自不用说,暗地里还抱怨“大材小用”。好不容易录完、“认真”校对、“随意”排版后,愉悦地提交。谁知,我的辛苦之作,导师只用了三五分钟,就找出N10的错误。由于拼音输入法造成的同音错误、未按时间排序、图片串行……无奈之下,我“稳坐”电脑前,认真仔细地修改。谁知第二次提交还是错误百出,再来!历经数十次修改,导师再也不能轻易从文稿中找到错误,我这才大舒了一口气。此时,我才意识到录入的重要性,这个“细活”对于日后要与文字为伴的我来说,绝对是基本功。导师此举是为了磨我的性子,让我逐步了解学者的“日常工作”。就这样,我开始热衷于给文字“看病”,也渐渐地成长为“校对编辑”。


完成录入后,就要根据出版的要求及个人喜好对文稿进行排版。平日,我个人偏好于标题小三黑体、正文小四宋体、引文小四楷体、行距1.5倍;而在为出版书籍排版时,则要考虑开本大小、出版成本、书籍的可读性以及书籍定价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我所料不及的。如今,出版社大多对精美绝伦的精装大本情有独钟,当然图书价格也不菲。导师再三强调,此本“卷头语”集成非学术读物,只是三十春秋编后疾书存片,做成小册子,作为“口袋读物”足矣。莘莘学子大多囊中羞涩,欲海纳百川却购不起书,实乃不该。如此,我们明确为32开本、轻型纸,又将文稿按标题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引文五号仿宋、行距20磅重新排版。偶遇下一页仅有一两行字的,再缩小行距以便省页。


文字排版完成后,再根据各页的内容及空白处大小选择合适的插图。恐涉及图片侵权问题,所有图片均选自导师几十年的自拍图。在庞杂的图库中搜索可用图片确不是一件容易事,前前后后大约用了半年的时间,我们才挑选出合适的图片,并插入文稿相应位置。知晓图片用时寻找难的苦楚,待我自己做田野调查时,每天不论多忙多累,田野日记、图片入库是必须的。而图片入库时,除了编排序号,还标注主题词,在数据库中做好超链接,可通过查询“关键词”的方式找到所需图片。如此对资料的分类,前期确实不易,但在博论后期的插图选择上我却轻松无比。


文字、图片的初期排版工作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联系出版社。每个出版社的书号都是有限的,要从出版总局申领,且每个出版社内部审批的时间和时长都不一样,比如我们联系的某出版社没有书号了或者错过了统一申报的时间,那么我们就要为此付出三个月或者半年甚至更长的等待。导师因名声在外,和好些大型出版社有长期合作,熟人编辑也不少,在报送选题、提供样稿、确定首印量后,我们根据各出版社给出的出版周期长短,最终敲定了排名靠前的XX出版社。此时,我才知道,这个环节不能光看出版费的多少,而要看出版社答复的效率快不快,编辑做主的成分有多大。“有钱就这么任性”,这时钱是小事,书若出不来,耽误的就是时间。


签了合同、交了书稿,最后需要的就是很好的耐心,特别是等待的耐心。选择了“国字号”出版社,就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经过数月的排版设计,在N 1次的给编辑发电邮“问安”后,编辑部才发来一校的电子样书,不是慢工细活、精雕细琢,出版业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高效率。由于出版编辑用的是方正系统,我们之前排好版的部分内容出现了“乱码”、“乱序”等问题,只好重新校对,连续数日地作战,最终找出63处文字问题,35处图片问题。为了使印刷厂工人能清晰明了,我们又用极为详细的语言将问题一一描述,且标明正确的修改内容。反馈给编辑后,再一次进入漫长地等待。二校终于在我们的电邮、短信、电话催促下姗姗而来。然而,改动并不如我们所愿。一校中我们指出的些许问题,在二校中依旧存在,主动与熟人编辑沟通,但其远在大洋彼岸无法受托,我们只得自己动手,从头再来。我们等待出版的心情迫切,速度二校,再次提交。二校又似石沉大海、毫无音讯。又是一番遥遥无期的等待。数月后,三校在我们快要遗忘它时,随纸质版一同到来,我们又开始了紧张地校对。这一次,我们需要在纸上标注待修改之处。于是乎,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如何专业地标注?我这个“外行”在导师的指引下,开始学习《校对符号及使用方法》,并学以致用,迅速将理论运用于三校的实践中。三审三校后,交付出版社,文稿待出片印刷。


接下来便是与编辑商议装帧问题。装帧是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本以为装帧事小,孰料竟包含开本、封面、护封、书脊、版式、环衬、扉页、插图、插页、封底、版权页、书函在内的开本设计、封面设计、版面设计以及装订形式、使用材料等诸多内容。我们希冀通过1/32开本展示其“口袋读物”的特点,深蓝色的封面、怀旧色的插图表明其云合雾集岁月匆、三十春秋磨一针的特征,诸如此用以渲染一种情调、气氛、意境,来表现导师的风格及书籍的性格。一项项的择选,一件件的敲定,待定下最后的版式又已是数月之后。


之后的日子便是静候成书的到来,2014年6月该书终于出版发行了。捧着这本满载我们心血的书籍,回想起编书的点点滴滴——从文字录入到与出版社签订合同再到最终上架发行,整整两年半的时间,也是把一个idea变成product所花费的时间,这个长度显然出乎我的意料。起初,我天真地以为录入完毕,交给出版社半年就能出版发行。谁成想中间是不断地修改、插图的找寻、选择,因为是业余时间编辑、校对,还有许多个夜晚的挑灯夜战。


亲们,如果你的发行量没有几十万、过百万册,打消把出书当作赚外快的念头,有可能你付出的时间和心血,跟所获的报酬是远远不成比例的。说到收获,那就是这个坚持的过程、这段不可多得的经历,若是小册子能带给阅读者些许愉悦,那便皆大欢喜。喜欢这个过程,享受这个过程,用心感受,才是出书的真谛!


学术中国
「民间第一学术共同体」
订阅号:xueshuzhongguo
合作微信:guozede10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费出版一本学术专著的费用
名片设计的基本要求
寻舫记
【学术出版】一本书从编辑收稿到到出版上市的操作流程
第五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试题(二)(校对人员专用)
如何精准校对文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