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和迪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五星街道办西北2公里的沣、洨两河交汇处。西傍沣河,与南留村接壤;北靠洨河,与兴隆街办接壤;向北不足一公里即到秦渡镇;东和河头村连畔种地;南与五楼村相望。14个村民小组、4000余人,土地3600余亩。是五星街道办第一大村。

唐及以前长安、万年两县境内的村庄中就有和迪村。《长安县志》记载,在明洪武二年(1369)已有“和迪里”。《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记载,和迪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有金代所建道观碑石,明万历四年(1576)该村在洨河南侧河道,人称河底村。村中戏楼碑记,明代已雅化为和迪村。明万历草堂寺铁钟记为和迪里(当时百一十户设里)。但村名一直雅俗并用,至光绪六年(1880)村内庙碑仍记为河底村”。

古人逐水而居,和迪村位处沣河、洨河相交的夹角地带,距两河极近,踞河滩而成村,固因地形而有村名——河底村;再有一说,地处洨河末端,“河底”似乎还含有尽头之意,这一点同东边的河头村、堰头村从地理位置和名称上能相互印证。所以,“和迪”似乎是从“河底”雅化而得。还分有和迪南村,地处老村南边、沣河西岸,现在为第十三、十四村民小组。

1978年12月在和迪村出土的西周早期器物——父丁爵青铜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些都能够推演出早在西周之时,这里已有人居住。

村中老姓、大姓为李、滑、石、孙、赵、和、花,另有牛、燕、陈、张、刘、魏等姓氏。而李家还有大小之分,大李是早先居民,小李是后来居民,两李不是一个宗族。

和迪村的形成有一种说法,叫会集寨。是说该村是由周边分散居住的各家族汇集在一起所建成的村庄。据村中老人讲,由于地势平坦,两河夹带的大量泥沙在此形成大片河滩地。许多人垦荒种田、扎棚建屋。尤其是元朝末年,战争频繁,社会动乱,又吸引了一些人家。明初朝廷向关中迁移人口,许多人从山西大槐树下集中后来此。各家族沿河居住,独立生活、各自成群。其中李姓住在李家桥附近,以种地植树为生;赵家住在南边的赵家圪垯,以担柴卖炭为生;滑家住在西南方河边,以摆渡捕鱼为生,其驻地成为滑家渡口;石家住在两河相夹的西北角,以种菜为生计,挑担过河到秦渡镇卖给商贾住户;孙家住在东南角。

直至清朝末年,在沣、洨两河沿岸居住的几大家族户主商议,把分散居住的家族村落搬迁在一起,联合建村,修墙建寨。新村堡按照当时家口设计大小,呈四方形。单边城墙长200丈、高三丈、宽二丈,上可行人走马,城围四、五里路。东、西、北三边有城门(建村时本无南门,新中国成立后才新开南门),建有城楼。由于当时形势急迫,仅用40天就修成。“会集寨”之别名由此而起。

新建的村子,地势南高北低,从风水角度讲南北轻重不和。后经高人指点,在北门内老君堂前设立一个灯台,灯台上竖起五丈高灯杆。后来在西门里三官庙、东门里无量庙门前也各树起灯杆。每年冬至立杆、拉绳、点灯,到次年二月二再拉绳、停灯、放杆,年复一年。

村内有一所老爷庙特别有名,建于明嘉靖年间(大殿的脊檩上有纪年),坐北面南,门上书有“三义门”(据传此三个大字是户县一个叫张瑜德的秀才所书,人、字在当时都特别有名)。进庙门放有一个大鼎,鼎叫八卦全鼎。庙内古柏森森,有一柏抱槐最为神奇有名。庙在1944年改造为“五泉乡第三中心小学”,即现在五星街办和迪小学。

过去,村东南有观音菩萨庙、魁星楼,村西南有无量庙,村北有元君庙,靠河岸有龙王庙,村西有三官庙。

过去村民去秦镇都要乘船摆渡,后来修便桥,年久失修,便桥断裂,使行人过河受阻。有年冬天,村中富户滑、赵两家商议,赵家出一成、滑家出两成,合伙出资重新修建,建成用石条搭建的新桥。说起石桥,村中老人还讲起一个传说:和迪村的石桥上有一根石条远近闻名,原因是石条上有着自然花纹,好似水墨梅花,栩栩如生,令人赞叹,过往之人争相观赏。据说在富平有一座石桥上,有一根石条上有一朵天然的莲花图案,也是远近有名,所以过去有一种讲法叫“南有千古梅、北有石莲花”。可惜这根石条在发大水冲毁石桥后,再也未能找回。现在的水泥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位置在村子南边。

清朝末年村中先后出了两文一武三个秀才,文秀才分别出在李家、石家,武举人出在滑家。1944年建成的公立小学,也是许多和迪人共同运作,找熟人、跑县局,多方努力才争取来的。由于村人重教兴学,村中读书之人众多,教书的教师也多,现在健在的校长职务以上的教育工作者近10人。

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举全村之力,引水上高岗,浇灌田地,旱涝保丰收;修堤改河道,使百亩河滩变良田;科学种田,旱地种水稻,亩产过千斤,实现粮食大丰产,交公购粮的车队连成几里路,轰动一时,成为当时五星公社、长安县乃至西安市的农业典范,广播报纸都有宣传,前来参观学习的单位接连不断。和迪村被评为市级先进,赵虎山荣获市级劳模。

如今,街道整齐宽敞,道路硬化平坦,村容干净整洁。两河之滨绿树掩映,西和公路(西沣路—和迪村)直通村前,村南村北两个健身广场宽大漂亮,健身设施林林总总。

(李沙铃)

李沙铃,1949年毕业于西安高级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青海日报》总编辑、编委会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高级编辑。陕西省政协副秘书长。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雨后的早晨》《夏夏在学校》,以及散文集、随笔集等。

(滑俊)

滑俊,1930年9月生,1949年3月入伍。曾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80年1月3日被中央军委授予“科研试飞英雄”荣誉称号,获“一级英模勋章”。1987年8月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在29年的飞行生涯中,先后完成16个重要科研试飞项目,安全飞行3892架次、1440小时。

李兴汉(1929—1953),1949年入伍,赴朝作战,1953年在朝鲜牺牲。

石金洲(1922—1953),1950年入伍,为温江军分区独立营一连战士,1953年10月牺牲。

投稿、闲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宇宙,什么鬼?
“江歌案”背后我总结了:7大识人术,请牢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完整版(全文1260条)
手机号怎么定位对方在哪?两种方案,一查一个准
“夺命保温杯”遭央视多次曝光,热水变“毒水”,大家应警惕对待
因一场误判,让中国付出上万亿代价,而最可惜的是这位含恨陨落的巨星!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