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虚,阳虚,阴阳两虚,怎样正确判断?3类调养方法,请收下

中医相较于西医,一直以来更加注重人体本身和内部的自然调节和循环的发展,如果人体内部有什么东西缺失,或是溢散,自然而然也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而中医也就可以根据缺陷的部分,来针对性的调养和理疗,继而达到康复目的。而大多数中医病症,正是因为身体“缺少”了某些东西而形成的。这些病症的统称就是“虚”,虚即为少,学会区别和调养虚症,对于养生爱好者而言,非常关键。

而就“虚症”本身而言,也可以列出几种详细的划分,分别为阴虚,阳虚以及阴阳两虚。在这些不同的虚症下面,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身体器官和组织划分更加细致的病症,但大致的调理方向是一致的。对于大多数养生爱好者而言,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三类症状合并为虚症,其症状表现以及病症判断都难以区分,自然给针对性地养生调理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中医下文给大家分享区分判断的方法。

01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各自是什么病理?如何区分?

我们先来看阴虚:

文章开头我们就有提到,虚在古语中,即为少,阴虚,自然也就是“阴少”的意思。

而中医认为,人本身就是混沌的一体,由阴阳两部分组成,而阴这一部分,广泛意义上被统称为水。而人体里的水,中医名之曰“津”。也被称为津液或者阴液。因此,阴虚,也就是身体阴液减少,继而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或者病症。

身体阴液减少,各个器官和身体组织得不到循环滋补,变得萎靡,器官功能减弱且丧失阴液调节,内热也会因此而产生,也就是阴虚所伴随而言的阴湿,湿热等症状。浮于表面的情况,例如食欲不振,情绪阴晴不定,四肢无力,舌苔胖大苍白等,都是典型的表现,还望注意。

其次是阳虚:

阳虚的理解方法和阴虚类似,虚为少。而阳,相信大部分养生爱好者都比较了解,也就是所谓的阳气。阳虚也就是身体阳气缺失所造成的虚症。阳为火,例如心火,肝火等等,都是维持身体血气和阳气循环和充沛所必要的,如果缺失,势必同样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常见的阳虚症状例如营养不良,心悸,常感寒冷,下肢发胀,牙齿疼痛等等。而阳虚症状在女性经期同样很明显,例如痛经,月经不规则,存在黑色的凝血块等等,都是阳虚的常见表现,还请有类似症状的朋友能够注意。

最后是阴阳两虚:

可能有的朋友会疑惑,阴和阳本来就是相互冲突的,怎么可能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中医这里告诉大家,这样的情况的确是存在的。且大多数源自于阴虚。

根据中医的相关记载,阴即为津液,津液与血液互生。如果身体长期存在某些特定器官部位的阴液缺失,例如肝脏,心脏等,阴液的缺失影响到这些生血器官的血气滋生,血气产出不足,血阳减少,同样也会引起类似于阳虚的症状。

也正是因为如此,阴阳两虚的症状,完全是存在的。且根据大量临床诊断的病例发现,阴阳两虚者的阴虚部位,大多为肾脏,也就是所谓的肾阴虚,肾阴虚导致水利阴液缺失,继而引起例如肝阳虚,心虚等阳虚病症。

常见的阴阳两虚症状,兼具阴虚和阳虚的症状例如腰膝酸软、头晕、无力、耳鸣,听力下降。五心烦热,盗汗、自汗等等。夏天惧热,冬天惧冷,同时存在且出现,存在类似症状的朋友要多多注意。

说了这么多,中医方面对这些症状又如何进行调理?下文中医与您分享。

02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分别如何调理?中医分享3类方法

方法一:调理阴虚

既然要调理阴虚,我们自然也要从阴液方面入手,也就是两个方面,分别是补充身体阴液,供给器官滋养,以及对影响水利循环运转的重要器官进行养护调节。

1)怎样滋补阴液?首先,多喝水自然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选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要饮用1500到2500ml的水,才能达到正常的需求。其次是例如莲子,莲藕,苦瓜等利水滋阴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也还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2)如何调养水利器官?常见的水利器官有两个,分别是肾脏和脾脏。中医有五色对应五脏的说法,肾脏对应黑色,例如黑豆,木耳,紫菜等食物,都可以适当多吃,以达到养肾的目的。同时例如芡实,糯米,牛奶等,也有不错的养脾效果,建议尝试。

方法二:调理阳虚

阳虚主要分别食补和运动两个方面:

阳虚的食补相对简单,一些血气充足,能够帮助滋补阳气的食物,适当选择摄入,例如红枣,枸杞,羊肉等等,推荐尝试。

而中医也有“动则阳生”的说法,适当运动,例如每天晨练半小时,适当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切勿运动过度,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方法三:调理阴阳两虚

上文有提到,阴阳两虚多因阴虚起,而并生阳虚,因此,大家可以适当选择上文滋阴补水的方法,先行调理阴虚症状,待情况好转,再转为阳虚的滋补,两法并行,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且阴阳两虚症大多起于肾脏,加强对肾脏的养护,例如通过茯苓,白术,莲子等中药,增加喝水次数等,都是合适的选择,推荐进行尝试。

结语:无论是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同归与虚症的一种,这就意味着它们相对常见,还请各位养生爱好者们不要放松警惕,尝试文中的症状对照,然后进行调节,或许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子虚?对照这个表就知道是哪里虚了!试试妙方!
阴虚和阳虚的症状、气虚和血虚的区别及调理
【如何打败中医的‘四大虚’?】阴虚、阳虚...
中医“四虚症”,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肾可不是个“沉默”的器官,若出现这些虚症,不妨注意一下
阴虚阳虚大不同 治疗虚症你可要吃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