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崇“无为”“无思”作为“虚”的原因,是说“意念”不受任何牵制

赏析

这是韩非子讲解“无为”“无思”的一句话。

“无为”,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概念。《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

老子总是教导“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处无为之事”,其“无为”主要体现在四点:“为而不恃”,给万物以生命,而不占为己有;“利万物而不争”,而不居功自大;“功成而弗居”,而不居功自傲;“上德不德”,功德才能不散去成就不朽之功。

那种不理解道的人,故意用“无为”“无思”来表现“虚”。故意用“无为”“无思”来表现“虚”的人,他的“意念”常常不忘记“虚”,这就是被“虚”所牵制了。

“虚”是说人的“意念”不受牵制。现在被“虚”所牵制,就是“不虚”了。真正做到“虚”的人,在对待“无为”上,不把“无为”当作经常要注意的事。

不把“无为”当作经常要注意的事,这才是“虚”;“虚”了,“德”就充足;“德”充足了,也就叫做“上德”。

所以,《道德经》说:“上德无为,而又无所不为。”“无为”最高境界就是“意”不受制,来去自如,得失不论,顺其自然,“无为”,然后“无所不为”。一旦“意念”被束缚,就很难看到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了,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是也。

“无为”达到一个“致虚”“静笃”的状态,再达到“以观其妙”的状态,可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如此则“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妙不可言。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必看十大经典电影之痛苦篇:《现代启示录》
《老子》和《道德经》难道不是一本书?(只缘无事可思量的回答,2赞)
《道德经》:道助人,人要感恩
做人有锐度,在于三个“利”
我是怎样学习中华文化的(8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感悟《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