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仲淹: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国邦,一位有态度的士大夫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张建楠,来源:(ID:tsgsc8)


他与包拯同朝,他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学家,他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后居住在苏州吴县。

他写下《岳阳楼记》,他是那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

他是有态度的士大夫范仲淹。

坎坷生活,有态度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曾担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属于掌管当地军政、民政机构的机要秘书,是节度使的下属,按理说,范仲淹家境应该过得去。但是范仲淹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生活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母亲没办法,为了养活儿子,维持生计,只能改嫁,嫁到山东长山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不得不改姓朱,叫朱说。

当地朱家是个富裕的大户,但范仲淹是个有态度的人,而且自己不是朱家的亲生骨肉,难免受人家脸色影响,为了磨炼自己,就经常独自去离家不远的寺庙里静心苦读,过清苦生活。
有一天,范仲淹看到朱家兄弟生活很奢侈又浪费,便希望他们能节俭一些。兄弟没能理解范仲淹的态度,很不高兴地说:“花的是我们朱家的钱,你管不着!”范仲淹便与其兄弟理论,不料,被兄弟提及母亲改嫁的往事,彻底打击了范仲淹,受了震动伤心的他下定决心离开此地去外地求学。

苦读出仕,有态度


为了求学考取功名,有态度的范仲淹来到了应天府书院。在书院读书期间,他每天都很用功,晚上看书看累了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有时读书入迷,连饭都顾不上吃。

据说,他在书院读书生活更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粥,放在一边,饿了就就着咸菜末吃。同学的父亲得知,还曾叫人送饭给他吃,但范仲俺是个有态度的人,他从小已经练就艰苦的意志,习惯了粗茶淡饭,别人给的饭菜,他未曾尝过一口。

有一次,宋真宗带领文武百官去安徽亳州朝拜太清宫,路过应天,今南京,全城人都去围观看热闹,去目睹龙颜,包括范仲淹的同学,但他却不为所动。有同学还招呼范仲淹一同去看,他却淡淡地说:“将来再见也不迟。”

当时,读书人参加科举前,都要到寺庙烧香祈福,求神灵保佑,考试及第。范仲淹赴考前,也和同学去了寺庙祈求金榜题名。当时,寺庙有一算命先生,据说很灵,随行同学有去看相算卦的,范仲淹也一起去了。

到范仲淹算卦,他先问,“您看看,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算命先生一听,看了一眼范仲淹,觉得他无理取闹,便没理他。范仲淹看算命先生不理他,便改口说:“做不了宰相,能当看病的大夫吗?”算命先生觉得范仲淹很奇怪,心里又好奇,就问他:“你不是想当宰相吗?怎么又改大夫了?你这转变太大了。”范仲淹答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只想济世救民。”算命先生感觉他的志向很了不起,大大地给他一个赞,还说:“有此心,真宰相也!”

结果,宋真宗路过应天的第二年,算命的当年,他考中进士,在首都东京皇宫见到了皇帝。

为官为民,有态度


就这样范仲淹进入了官场,有态度的他做的第一件事,更正姓氏,还姓范,改名仲淹。初入官场的范仲淹深知民间疾苦,曾写一首《江上渔者》,反映渔民辛劳,表达了自己对劳苦百姓的同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

36岁那年,当兴化县令的范仲淹带领百姓治理水患,践行为官是为民的态度,修筑补旧海堤,历尽千辛万苦重新筑起了一道防水大堤,重修了捍海堰,百姓田地和盐场得以保护,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也重新返回了家乡。爱民的范仲淹也因政绩突出,被提拔调回首都东京。

调回京师的范仲淹受不了朝政的腐朽,对时弊多思考,坚持自己的态度,多次谏言,因次,得罪不少权贵,先后被贬三次。

第一次被贬,官场朋友们把他送到东京城门外,给他点赞,赞他不畏权贵,虽然被贬,但“此行极光荣”。

后来再被贬,也有朋友安慰继续点赞,说“此行愈加光荣”。

第三次被贬,还有朋友继续安慰,说“此行尤为光荣”。

三起三落的范仲淹听后笑道:“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

面对三起三落,范仲淹豁达乐观的态度就像他曾写的一首诗《野色》一样。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野色》

戍边征战,有态度

起起伏伏的范仲淹,在五十几岁时,迎来了一段戍边生活。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西夏国,挥军侵犯北宋边境,宋军大败,西北告急。

公元1040年,宋仁宗召回有态度的范仲淹,调往陕西,出任知延州,担任边防副司令。

到任后,他有自己一套治军思路,主要是整顿军队,修改制度,训练士兵,修筑军事工事和要塞,节省边境财政支出等措施。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打出后,边防加强,军队战斗力加强,同时,他招抚当地羌族等少数民族百姓,对西夏形成孤立局面,最后,迫使西夏向宋称臣,达成议和。

戍边期间,范仲淹还写了首词《渔家傲·秋思》,来记录这段征战生活。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秋思》

改革弊政,有态度


成功平息战事的范仲淹,被仁宗召回京师,后被谏官举荐,升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实现算卦之言,主持改革,医治朝政,历史称为“庆历新政”。

范仲淹认真总结了从政多年经验和思想,形成《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十项措施以整顿吏治为核心,触动了既得利官僚。

后来范仲淹又提出“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但都受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和污蔑,保守派还发起了强烈地舆论攻击,导致反对声音越来越激烈,仁宗改革信心逐渐下降。

在改革艰苦时期,范仲淹依然接受了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的邀请为重修岳阳楼写了一篇散文《岳阳楼记》,依然坚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先贤为榜样,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用事态度。改革仅一年,就宣告全面失败。范仲淹也因此被贬到邓州

在离京赴任前,与志同道合、倡导改革的好友欧阳修小聚,在酒席上,范仲淹感慨无限,写一首词《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表达了改革失败自己内心的苦闷。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在邓州,范仲淹继续践行他的人生态度,他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创办花洲书院,经常去书院讲学,还写了一首《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禳下营百花洲亲制》,表达了自己与民同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有态度的范仲淹,一直没有因为成功和失败而或喜或悲失去态度。

元1052年冬天,朝廷命范仲淹去颍州为官,当时范仲淹已经病重仍然带病走上去颍州的路,途径徐州逝世,终年64岁

他用一生践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

-作者-

张建楠,喜欢唐诗、宋词等文学,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学习。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仲淹:大宋第一狂人
范仲淹与花洲书院之缘
《岳阳楼记》诞生地 花洲书院忆范公
《岳阳楼记》的前世今生兼谈范仲淹的邓州往事(1045—1049)
【书院】邓州花洲书院:《岳阳楼记》诞生地(上)
范仲淹的一生:为什么千年来唯独他能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