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每日垂涎三尺,竟是因为脾虚?用好3个方,解救“口水娃”

图片来源:稿定素材

平时在逗小宝宝玩时,经常会碰到一不小心就抹到一手口水的情况,所以不少家长会在宝宝脖子上绑上口水巾。

对于孩子经常流口水这件事,家长的反应分为有两种,一种人认为是正常的,宝宝都会流口水;另一种则是担心孩子是哪里出了问题。

宝宝经常流口水,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

1

2岁以内流口水?

正常现象

2岁以内的孩子经常流口水,一般都是生理性流涎,属于正常现象,原因包括:

① 出牙;

② 吞咽能力未发育完全;

③ 经常张着嘴;

④ 受到食物刺激;

⑤ 过于专注,忘了吞口水;

⑤ 经常吮手指、吸奶嘴。

一般来说,孩子经常流口水,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长牙了。

在宝宝3~4月龄时,口腔内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随之增多。在这个时期,由于面部肌肉还未发育完善,咀嚼能力较弱且口腔浅,难以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所以就会出现经常流口水的现象。

随着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宝宝逐渐学会了吞咽,流口水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最晚到2.5~3岁左右,就不会再流口水了。

2

长牙后还流口水

需要注意!

如果孩子超过3岁,牙都长齐了,还是一直流口水,家长就要注意了,可能是病理性流涎,需要尽快排除是否以下原因:

① 口腔问题:舌炎、牙龈炎、黏膜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炎症,由于会产生疼痛感,从而导致孩子吞咽不良、频繁流口水。孩子龋齿,也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另外,孩子咬合不正,嘴巴难以闭紧,也会导致流口水的情况。

② 呼吸道问题:孩子经常鼻塞、呼吸不畅,就会该用嘴巴呼吸,口水也容易从口角流出。

③ 病毒感染:比如手足口病、水痘等,会引起口腔内及舌旁的溃疡,从而导致疼痛,难以吞咽口水,口水就会流出。

3

孩子口水不停

可能是脾虚

除了以上原因,孩子经常流口水,还可能是脾胃不和引起的。

口水在中医中被称为涎,是由脾气布散脾精上溢于口而化生的。如果孩子脾胃不和,就容易导致涎液分泌异常,甚至不自觉流出。

一般来说,脾胃不和引起的流涎分为两种:

① 脾胃积热

孩子脾常不足,如果喂养不当,很容易就会积食,食物在脾胃中堆积久了,就会化热。

如果孩子是因为积食化热引起的流口水,则会表现为:

嘴角流涎、口水粘稠;脸和嘴巴潮红、有口气;小便赤短、大便干燥;舌苔黄厚。

此时,就要及时为孩子消积清热,可用独脚金瘦肉汤

 推荐食疗方:独脚金瘦肉汤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独脚金瘦肉汤

材料:独脚金3g,猪瘦肉50g。

做法:独脚金洗净,猪瘦肉水;锅中加约3碗水,煮沸后放入所有材料,小火煲1.5小时后即可调味温服。独脚金性寒,注意连服不超3天。

功效:消积清热而不伤正气,适合积滞化热、食欲不振的孩子服用。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② 脾胃虚寒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出:“小儿滞颐者。脾冷所致也。脾冷则不能约制。故涎常从口角流出。”

如果孩子是因为脾胃虚寒引起的流口水,则会表现为:

口水清稀、口角糜烂;脸色发白、舌苔薄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四肢不温、食欲不振、腹部胀满。

对于这种情况引起的流涎,推荐两个食疗方调理:

推荐食疗方:白术糖、益智粥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白术糖

材料:白术30g,绵白糖50g。

做法:白术磨粉,与白糖调匀。加水适量,搅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熟即可。

用量:每次5g,每日1次,连服7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益智粥

材料:益智仁5g,茯苓5g,大米30g。

做法:先把益智仁和白茯苓烘干,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服用。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即可。

用量:每日早晚2次,趁热服用,连服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口水
小朋友口水多?推荐经验方解救口水宝宝
成年人睡觉时为什么也会流口水?如何避免?
小儿流口水奇效方
宝宝流口水怎么治?
[求助]小儿口水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