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吃野味不要命吗?!

1月22日,

北京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者在《医学病毒学杂志》发表论文称:
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动物相比,蛇是最有可能携带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

但目前科学界,对于病毒来源还没有准确的定论。

蝙蝠已被认定是最有可能的自然宿主,蛇、水貂或穿山甲,或许是中间宿主。

有的人可能会好奇:

野味究竟有什么好吃的?

的确野味并不好吃,但吃它的人也不是冲着“味道”去的。

有人觉得野味是身份的象征,有“地位”才能吃上这些罕见食材。

也有人觉得野味可以“以形补形”,是最好的滋补品。


“教训”还不够多吗?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杂乱,它们体内都携带了大量的病毒、寄生虫等。

而这些动物禁止买卖,没有检疫流程。
你去餐厅点的熊掌,很有可能就是“病死”的。

要知道我们平时吃的猪、牛、羊、鸡......送到市场前还要经过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办理检疫证明。

冒着生命危险吃野味,它就那么香吗?

在世界流行过,或正在流行的传染病,90%都跟野生动物密不可分。

2002年爆发的非典SARS,影响26个国家,8000多人致病。

致死率高达38%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沙特阿拉伯、伊朗等27个国家和地区,确诊2494人。

类似例子还有许多,HIV病毒来自非洲黑猩猩或白眉猴;

马尔堡病毒,来自非洲猴子;拉沙热病毒,来自老鼠……

抵制野味上桌

2月24日,

《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即日起生效。

除了上面说到的动物,凡是野外捕获的猪、牛、羊、鸡....也属于“野味”。

截至3月份,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及野生动物的刑事案件948起、查处行政案件2147起

收缴野生动物9.2万头、野生动物制品5300余公斤。

这次的疫情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拒绝食用野味,别让病毒再有可乘之机。
部分新闻参考资料:钱江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拍案丨这些可怕病毒都来自野生动物,醒醒吧!别吃野味了
为什么人类吃野味会有生命危险?吃野味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外出吃饭,不要“享了口福,害了健康”
冀连梅 | 别吃野味!别吃野味!别吃野味!
鱼肉营养价值更胜熊掌
一不小心“吃出”一身病!这5个饮食习惯一定要避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