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汉之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九十二)
当初袁绍连夜逃到勃海郡避难,董卓下令通缉袁绍,有人劝董卓说:"袁绍不识大体,害怕逃跑,并非想谋反,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到时就没法控制了,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

董卓擅行废立和种种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连他自己所任命的关东牧守也都反对他。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

袁绍也在招兵买马积极的准备讨伐董卓,袁绍的上司冀州牧韩馥恐怕袁绍起兵,故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监视,限制袁绍的行动,搞得袁绍很是恼火。

曹操逃离洛阳后投奔了陈留太守张邈,于此年十二月在陈留郡己吾起兵。鲍信于是以济北相身份与其弟鲍韬起兵响应曹操。

这时,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写信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等等。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联合起来讨伐董卓。

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他问大家:"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义正言辞的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闹了个大红脸。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而讨伐董卓,袁绍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190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而鲍信对曹操说,只有曹操能统领天下群雄拨乱反正,袁绍不能成大事。鲍信当然是看不上袁绍的,因为当初他曾建议袁绍趁董卓立足未稳起兵反董,是袁绍犹豫不决而错失了良机。

袁绍自称为车骑将军,表奏(才不管朝廷答不答应呢)曹操为行奋武将军职,本来联军是正义之师,这么一来,自己可以给自己封官,可以自行给别人封官,这就已经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

要说联军这个时候其实也是很尴尬,董卓控制了皇帝就有了话语权,那你是听呢还是不听?于是袁绍准备抛弃献帝,另立新君,他选中汉宗室幽州牧刘虞。袁术或许也有自立之心,他假借维护忠义,反对袁绍另立刘虞为帝。袁绍不顾袁术的反对,以关东诸将的名义,派遣原乐浪(今朝鲜)太守张岐拜见刘虞,呈上众议。刘虞却断然拒绝。袁绍仍不死心,又请他领尚书事,承制封拜,也同样被刘虞拒绝了。只好作罢。

联军兵分三路,北路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由韩馥供给军粮。

中路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

南路后将军袁术屯鲁阳,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

义军声势浩大,但袁绍等人不敢贸然进军,一是董卓带领的凉州军,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有很大一部分是马背上长大的胡人。而关东联军只打过农民起义的黄巾军,很多还是新招募的,没有实战经验。实力上相差甚远。二是他们虽然名为为国除患、重振汉室实则早已对汉室失去信心,拥兵自重,借机发展个人势力才是他们小心机。为保存实力,日日置酒高会,歌舞于前,按兵不动,都不想先与董军刀剑相刃,各军之间相互观望。曹操对此非常气愤,呼吁关东军将帅齐心协力,团结奋战以讨国贼。但诸军将领各怀心机,对曹操所言根本不予理睬。

曹操于是擅自和鲍信、鲍韬以及张邈部将卫兹等人进兵荥阳汴水,董卓派大将徐荣率兵迎击,双方大战于荥阳。曹军因多为新兵,缺乏训练,数量又少,双方激战一天,大败而归。其间曹操失掉坐骑,而董军追袭甚急,堂弟曹洪见状跳下马来,把坐骑让给曹操,曹操推辞不受,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您啊!”于是步行随曹操到了汴水边,水深流急,不能涉水过河,曹洪沿着河道搜寻,终于寻到一只渡船,得以渡河,鲍信负伤,鲍韬、卫兹等人战死。

回至酸枣,曹操依然看到的是饮酒作乐,痛心疾首,再次强烈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分兵西入武关,打败董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没人听他。曹操只能失望离开酸枣,到扬州募兵去了。

而联军内部也开始内斗了,兖州刺史刘岱向东郡太守桥瑁借粮,桥瑁不肯,最终刘岱以违反同盟的理由杀了桥瑁,收编了桥瑁的军队,改任自己人王肱为东郡太守。第一个倡导联军的人就这样被杀了,按说盟主袁绍应该管这事,但袁绍不管,还说要学习刘岱行军打仗。被曹操知道后仰天长叹,同盟不同心何成大事啊。

袁绍自称车骑将军后,发出了第二轮通告书,于是孙坚,张杨,刘备也正在赶来的路上。孙坚喟然长叹:"如果当年张温听了我的话,朝廷哪会有这场浩劫!"

荆州刺史王睿是孙坚的上级长官,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因为孙坚是平民出身的武官,汉朝是很讲门第的,王睿自恃有文化有门第,平时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

王睿与武陵太守曹寅也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被杀,孙坚路过荆州时,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孙坚领受檄文,哪会不懂曹寅的诡计,只不过将错就错。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想请您开恩,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毕竟人家是为国除患的义军啊。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财物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睿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在下我也不知道!"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孙坚收编了王睿的军队。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或许孙坚觉得自己理由正当,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

孙坚带上酒席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也只好来军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请将他逮捕问个明白。"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之后便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南阳郡府官员大为震惊,从此,孙坚的部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孙坚率兵前进,到达鲁阳,与袁术相见,并把南阳郡献给了袁术,因为袁术是世家大族,孙坚可能也是想找一个靠山吧。袁术于是和孙坚联手,又表奏他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于是,孙坚就在鲁阳休整部队,厉兵秣马,准备进军讨伐董卓。这么一来孙坚也算是袁术手下的一员大将。
当初何进派遣张杨到上党平定山贼之乱,何进死后,张杨率兵进攻上党太守于壶关,但未能攻下,队伍已经有几千人了。这次张杨也投奔袁绍,率军参加联军。

另外公孙瓒也派出了一支小分队,由刘备率领投奔袁绍。

注:刘岱杀了桥瑁,孙坚杀了王睿和张咨,张杨进攻上党郡,以这些人的德性,联军杀不杀董卓,天下都会大乱的。三国演义说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历史上有说十一路的,也有说十二路的。比如孙坚算不算一路?还是说跟袁术是一路?鲍信和鲍韬带部队投靠了曹操,而曹操其实算陈留太守张邈的部下,那又算几路呢?公孙瓒和张杨人数不多直接投靠到袁绍麾下算不算一路呢?所以吧,怎么算都对。


上篇:秦汉之董卓进京(九十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通鉴(205)都是乌合之众
《真.三国志》| 孙坚传——天下可无茂,不可无坚,祖兄弟,这种觉悟你都没有吗?
不一样的三国:董卓之乱内幕解析⒀——讨董联军
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之战
图文脉络对比——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松散的乱世联盟
原来吕布在董卓军中地位并不高,胡轸徐荣等无名之辈都是他的上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