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之灭吴之战(六十)
羊祜都督荆州军事后,发现荆州的形势并不稳固,不但百姓的生活不够安定,就连戍兵的军粮也不充足,于是,羊祜首先把精力放在开发荆州方面。羊祜大量开办学校,兴办教育,安抚百姓,并与吴国人开诚相待,凡投降之人,去留可由自己决定。羊祜刚来时,军队连一百天的粮食都没有,到后来,粮食积蓄可用十年。羊祜的这些措施迅速地安定了荆州的社会秩序,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羊祜的个人品德也是非常高尚的,有一个风水先生,说羊祜的祖坟有出帝王的气象,但若把墓凿开,就会断绝子嗣,羊祜果断把墓凿开。羊祜后来果然无儿子,司马炎在他死后以其侄子羊篇出嗣于羊祜,袭封爵位,以奉其香火。
羊祜任职历魏晋二朝,朝廷重大举措,都要向他咨询,事后却把稿子烧掉,能知人善用,凡是他所荐拔的人,都不知荐拔人是谁。有人认为羊祜这样谨慎守密太过分了,羊祜却认为,为朝廷举荐贤才是份内事,被荐举却受私恩,这是不对的。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购置些田产家业,羊祜却不以为然,并告诫子女,经营私业就是违背公事,不要这样做。
羊祜与陆抗虽然和睦相处,但是筹划平吴事宜,羊祜一刻也没有放松过,羊祜上表益州刺史王浚奇略过人,可参与平吴大计。
于是司马炎下诏让王浚修造舟舰,王浚造连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装载二千余人。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来往驰马,船舰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自古未有。
王浚在蜀地造船,削下的碎木片浮满江面,顺流漂下。下游的吴国建平太守吾彦取些木片呈给孙皓说:"晋必有攻吴的打算,应在建平增兵防守,建平攻不下,晋军终不敢东下。"陆抗也上疏,陈述加强建平、西陵防守的重要性。但孙皓不听,暴虐如故,在军事上不重军备,放松长江上游的防务。于是吾彦只能在自己职能范围内,设置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铁锥。
陆抗死后两年,经过七年的练兵和各项物质准备,荆州边界的晋军实力远远超过了吴军,吴国境内又因为孙皓的高压统治使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羊祜认为灭吴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上疏请伐吴疏》,此疏在历史也是非常上有名。
奏疏得到了司马炎地肯定,却遭到了朝内其他大臣地反对,权臣贾充、荀勖、冯紞等人的态度尤为激烈。他们提出西北地区的鲜卑未定,不应该两线作战。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 等少数人赞同 。
晋军在秦、凉屡有败绩,羊祜再次上表:"东吴平定,则胡人自然安定,当前应迅速完成灭吴的大业啊。"但还是遭到大部分人地反对。
278年,羊祜染病,请求入朝。司马炎命羊祜抱病入见,并让他乘坐辇车上殿,不必跪拜,备受优礼。羊祜则再一次向司马炎陈述了伐吴的主张。
同年羊祜去世。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羊祜位列期间,但实际上羊祜不是一个会打仗的军事家,羊祜唯一参战的西陵之战还败了呢。但羊祜是西晋时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羊祜都督荆州军事,为两年后的灭吴之战立下汗马功劳,历史没有遗忘。
羊祜临终前向司马炎举荐杜预接替自己,认为他完全可以担此重任。羊祜举荐杜预,一方面是因为杜预始终积极支持灭吴战争,另一方则是因为杜预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杜预在朝中七年,斟酌处理国家大事,不可胜数,受到朝野称美,时人称他为"杜武库",意指其博学多通,就像武库一样,无所不有。
杜预到达荆州后,积极进行军事部署。陆抗死后,孙皓逐渐削减了这里的兵力,只是驻守在这里的总督是孙吴名将张政,不除张政,西陵很可能成为未来战争中晋军前进的巨大障碍。于是,杜预实施了一条借刀杀人之计。他从军队中挑选了一批精壮的将士,突然偷袭张政。张政虽然对杜预的到来有所警惕,但万万没有想到,他一到任就来偷袭,由于没有准备吃了败仗。张政害怕孙皓惩罚他,没有如实报告情况。杜预早了解孙皓生性多疑,对臣下不很信任,故意把在西陵抓到的俘虏送到孙吴的首都建邺。孙皓果然中计,气急败坏地召回张政。279年八月,杜预准备就绪后,上书司马炎请求开战 。
这时,驻守在扬州前线的晋军主帅王浑上表声称孙吴要发倾国之兵攻打晋朝。反对派乘机说三道四,使得司马炎对杜预的请战迟疑不决,最后竟同意将灭吴的计划推迟到下一年。
杜预得知司马炎变卦,非常着急。他再一次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杜预婉转地批评司马炎听信谣言,放弃灭吴大计,实际上是纵敌养患,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他认为,灭吴战争胜券稳操,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损失什么。对于杜预的上书,司马炎仍然迟迟不置可否。
杜预又急又气,第三次上书请求立即开战。他愤怒地批评反对派既不顾国家利益,又怕别人立功的阴暗心理和可耻行径。
同时王浚也上疏说:"孙皓荒淫凶暴,如果孙皓突然死去,吴人更立贤主,则吴国就成了我们的强敌。再者,臣造船已经七年,船日渐腐朽损坏,诚恳希望陛下不要失去良机。"
由于杜预的几次上书,把攻打孙吴的形势剖析得一清二楚,司马炎终于下定决心,立即发兵南征 。
279年十一月,司马炎采用羊祜生前拟制的计划,发兵二十万,分六路进攻东吴。总的作战意图是,以司马伷、王浑两军直逼建业,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奋、杜预三军夺取夏口以西各战略要点,以策应王浚所率的八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然后由王浚、司马伷、王浑军南下东进,夺取建业。当时东吴有兵力二十余万,晋军南下的兵力并不占多大优势,只是吴军兵力分散于沿江和江南各地,晋军要分路予以各个击破,才能迅速灭吴。


上篇:

三国之鲜卑下(五十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首倡灭吴之策,死后不仅晋武帝流涕成冰,孙吴将士也纷纷落泪
轻裘缓带——羊祜(西晋)
无力回天的三国儒将:屡次击败西晋的东吴名将陆抗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谈谈晋平吴之战的军事战略
《晋书》笔记(三)忠臣和奸臣
《杜预传》:陛下,赶紧发兵攻吴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