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容易没出息?
主播:吴名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2年7月6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情绪价值》。
 
这本书是由日本知名心理咨询师石原加受子所写。发怒、恐惧、焦虑、爱比较,所有情绪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情绪没有好坏之分。高情商的人更容易看透别人的心理,而不是纠结情绪本身。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管教,容易教出没出息的孩子?
 

『管教』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亲子教育领域,凡是跟打骂有关的管教方式,总能成为爆款。
 
而成为爆款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内容成功唤醒了用户的情绪。
 
比如,在管教孩子上,家长最常用的方式是:发火,大声斥责孩子。
 
而家长的解释往往是孩子做错了事,惹人生气之类的。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有效果。
 
当父母大声斥责孩子后,多数情况下,孩子就会默默顺从。
 
可是,不论是孩子的“不听话”“淘气”,还是父母的“大声斥责”,这些唐突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的不是情绪,而是需求没有被满足。
 
比如,家长让孩子去吃饭,可是孩子正玩在兴头上,他肯定是听不进去的。这时候,他玩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抵抗父母,违背父母指令的负面情绪。而家长一看孩子不听话,就开始发火。这种发火的来源是自己的管理需求没有被满足。
 
随着父母的声音越来越高,孩子就会感到害怕,进而选择默默顺从。
 
“顺从”是孩子从父母粗暴的管教方式中,学到的第一点。
 
于是,当别人有类似行为时,这些被“喊”大的孩子,依然会选择顺从。
 

『需求』

 
情绪的背后是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孩子被喊叫、打骂成为习惯后,他开始“学乖”、“学听话”、“学懂事”,那么实际上他就开始满足其他人的需求。
 
他开始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
 
比如,他正在玩玩具,但是父母叫他吃饭的时候,为了避免被嚷叫,他会迅速放下玩具,或者说放下自己的需求去吃饭,去满足父母对于指令生效的需求。
 
再比如,他本来想出去打球,可是,父母叫他写作业,于是他迅速放下自己的需求,不出去了,压抑自己的喜好,满足父母对于指令生效的需求。
 
可实际上,上述问题,都是有解决方案的。
 
比如,给孩子设置个时间,让他再玩几分钟,给双方的需求设立一个第三选择。再比如,他想出去打球,就让他去玩,只要夜里睡觉前能写完作业就行。
 
可是,习惯被父母压抑的孩子,他不只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更是在压抑自我,他会以别人的需求为第一需求。他会把这种特质,延续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
 

『混乱』

 
当我们开始以他人的需求为第一需求时,我们可能变得懦弱,变得没有原则。
 
但这还只是小问题。
 
更大的问题在于,你可能会因此非常迷茫,非常混乱。
 
你不敢问自己内心的想法,你不敢思考自己喜欢的东西,你不敢尝试,然后过着混乱且浑浑噩噩的生活。
 
研究发现,后来对人生感到迷茫的人,多半是被家长喊大的。他们习惯了听指令,不习惯听自己的。他们习惯了随大流,不清楚自己真实的喜好。
 
所以,你会发现有的人在工作岗位上,一边工作一边抱怨;有的人一边做着自己不爱做的工作,一边连世界的样子都不敢去看看;有的人一切以他人的需求为主,成了老好人;有的人总在深夜盯着天花板发呆,这些都跟童年的管教方式有关。
 
情绪的背后是需求。先满足需求,情绪自然而然就没了。
 
总结一下,情绪是没有价值的。需求才是价值。就像非常厉害的产品,不需要做广告,也能靠口碑传播起来。而质量一般的产品,你把用户夸成一朵花,也没有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失控的孩子
正面管教中,家长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实现榜样是最好的力量?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7年,难熬的不只是父母,家长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管教孩子靠大声吼叫?杜绝情绪育儿,孩子不是越吼越听话的
教好孩子夫妻该怎样合作(组图)
亲子课堂:五招应对“磨人”宝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