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息不足、盲从?总为决策错误买单的你,需要专业决策建议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认知心理学博士安妮·杜克所写。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在决策时时常面临信息不足、不理性和盲从的局面。一旦决策错误,就要用更长的时间来为之买单。 
 
你需要专业的决策建议。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关于决策的三个认知,分别是:结果导向的漏洞、决策“双系统”和一个有效练习途径。
 
 ①
 
结果导向的漏洞

如果让你说出自己最近做过的最佳决策和最差决策是什么,不用想,最佳决策一定和一个好结果挂钩,而最差决策伴随的一定是一个坏结果。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容易犯的问题,结果导向不一定会带来正确认知。当背景、时机、环境、对手、储备等因素不同时,用上次的结果来左右这次的决策,吃大亏是早晚的事。
 
在作者的一次咨询中,有个企业主认为自己做的最错误的决策,是解雇了公司上一个经理。“自从解雇他以来,我们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继任者,销售量正在下降,应聘者的能力也不够全面。”这个结果貌似非常坏,不是吗?
 
可是在作者的询问下,企业主介绍了公司从外部雇用高层人员的经验,以及对可用人才的理解。在他的陈述中,作者发现他们的决策依据其实非常成熟。
 
辞掉原来的经理,没有合适的新人,这只能说明是招聘渠道上出了问题,而不是在辞人上出了问题。
 
这样的自我归谬非常常见,在同样的决策思维或者模型指导下,结果对了就说决策对了,结果不好就都是决策的锅。这就是偏见的形成。
 
 
 决策“双系统”

人类大脑的进化是伴随着应激性和秩序性的。应激是为了逃避伤害;秩序是由群居习性带来的,没秩序的种族很难繁衍,都被淘汰掉了。
 
心理学家加里·马库斯把这两种特性,描述成:“反射思维”和“审慎思维”。他在《克鲁格:人类思维的盲目进化》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思维可以分为两个流,一个是快速、自动且基本无意识的;另一个是缓慢、刻意和审慎的。”第一个系统就是应激性的体现;第二个系统让人们对现实情况保持谨慎细致的斟酌。
 
应激性带有原始性,它起源于大脑进化较早的部分,包括小脑、基底神经节和杏仁核。而审慎思维则运作于前额皮层之外,是人类独有的。
 
加州理工学院博弈论和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权威发言人科林·凯莫勒说:“人们自以为平时决策都很理性,都用审慎思维,实际上不可能。前额皮层非常薄,让如此纤薄的皮层来处理更多任务非常难。”
 
如果真的那么简单,也不会有后悔、“剁手”、遗憾这些词了。
 
那怎么才能锻炼我们的决策系统呢?
 
  ③
 
一个有效练习途径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决策训练的机会。酱油买错了,下次再换个品牌,市面上也就那几种;餐馆选错了,以后不去就行了;景点选错了,最多懊悔两天。
 
由于在小决策上缺乏训练,在大事上,大多数人也都会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频繁跳槽、高离婚率、选择困难症泛滥,这些都说明:你的决策系统需要训练了。
 
在训练方式上,它一定得具有时间限制、可复盘、可迭代、信息不完整(我们大多数决策都是在信息匮乏下做出的)和利益挂钩等。结合这些特质,最有效的决策训练方式就是:扑克游戏。
 
首先每一手扑克牌都需要玩家做出至少一个决定,“管上”或者“过”;其次,每把牌都有固定的决策时间,超时就扣分;再次,每一局玩家都在信息不完整状态下开始;最后,每次出牌都和财务后果挂钩。
 
除此之外,一旦比赛结束,选手必须从大量混乱的决策和结果信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运气与决策技巧分离。如果带有纯粹的学习思维看待牌局,它是最有效的决策训练方式。
 
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打牌当成赌博,要利用好扑克这种游戏手段,锻炼自己的决策质量。
 
总结一下,最佳决策的路径是让反射思维快速执行审慎思维的路径。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决策”和“结果”的界限,看清大脑中的两种思维,利用决策训练手段提升决策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们的思维过程,会存在大量认知成见?
越狱者思维:在人生最关键的决策上,为什么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
别老盯着损失,多关注得益
如何避开思维陷阱,发现认知盲点,提升决策能力
为什么你不改变︱错误的思维,必将给你带来错误和失败的结果
成年人必会的思维模型——决策树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