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震请毛主席吃烧鸡,毛主席把鸡骨架都带走了,回去熬汤喝

1940年5月,朱德从抗战前线返回延安,去附近视察,发现有大量荒芜的土地,就产生了“军垦屯田”的想法。

回去后,朱德写了一篇《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毛主席看后,高兴地说:“军垦屯田这个想法好,我们的军队不仅是战斗队,还是生产队!”

于是,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拉开了帷幕。

不久,朱德找到359旅旅长王震,对他说:“现在延安大搞生产,南泥湾那边有大量荒芜土地需要开垦,中央想让你带着359旅过去开荒,你觉得怎么样?”

王震毫不犹豫地说:“坚决服从命令!”

“很好!”朱德鼓励道:“记住,到了那里就要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劳动训练两不误!”

1941年3月,王震带着359旅出发,到达了南泥湾。

初来乍到,战士们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当时的南泥湾一片荒芜,几十里内荒无人烟,要在这里开垦种田,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共产党的战士向来能吃苦,王震打出了“一把锄头一杆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全旅上下包括他这个旅长在内,全部投入劳动中!

短短一年时间,在359旅将士们的努力下,南泥湾就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为大生产运动树立起了一面旗帜!

1943年7月,毛主席特地抽了点时间,带着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人,一起去南泥湾视察。

到了南泥湾后,毛主席没有直接去359旅旅部,而是去了庄稼地,看到长势喜人的庄稼,毛主席的心情非常舒畅,还主动与在地里劳动的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一直到了中午,毛主席等人才去了359旅旅部,与等候多时的王震见面。

王震热情地请大家去新盖的房子吃午饭,伙食还挺不错,知道毛主席要来,王震还特地让人端上了几只烧鸡。

毛主席询问大家的情况,有没有人生病?劳动辛不辛苦?

王震说,刚来的时候,大家见到处处是荒山和森林,确实很头疼,不过大家想到党组织的任务和期盼,个个都咬牙坚持,没有一个人叫苦,只用了一个月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开垦出了5000多亩地。

有了成绩自然就有信心,一年后,全旅开垦出了10000多亩荒地,每个战士平均养20头猪,还盖起了很多房子,吃穿不愁!

毛主席听后,开怀大笑,说:“蒋介石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他们越困,我们就越强大!”

毛主席看到桌子上的烧鸡,还特地问王震:“战士们都能吃上烧鸡吗?”

王震说:“战士们一周可以吃上两次猪肉,一个月可以吃上一次鸡肉和羊肉,人均半斤。”

毛主席高兴地说:“那就好,只有战士们能吃上肉,我才有资格吃这烧鸡。”

吃完饭后,王震要陪着大家去视察,却发现毛主席突然把桌子上吃剩下的鸡骨架收拾了一下,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王震很纳闷儿:毛主席这是要干什么?

毛主席看到王震不解的样子,笑着说:“这些东西扔掉可惜了,我带回去还能熬点鸡汤喝。”

王震一听这话,不禁大为感动,自己平时已经够节俭的了,但从来没想过这些吃剩下的鸡骨架还能再利用,而毛主席却舍不得扔,要拿回去熬鸡汤喝,也太节俭了!

在视察的路上,很多人都发现毛主席的衣服口袋鼓鼓的,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只有王震等人知道,那里面塞着吃剩的鸡骨架。

后来,这个故事就在南泥湾流传开了,这种烧鸡也被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口袋烧鸡”。

这就是毛主席勤俭节约的故事,虽然贵为一党的领袖,却节俭到了极点,连吃剩下的鸡骨架都舍不得扔掉!

其实,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贯穿毛主席一生的,即使到了建国后,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毛主席仍然非常节俭,还多次告诫身边的人:

“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浪费,这都是来自人民,是劳动人民流血流汗生产的果实。如果浪费了,就是白白丢了人民的劳动果实和自己手里的财富,影响我们国家财富的积累,万万不可这样做。”

(参考资料:《平民毛泽东》《中国组织人事报》《延安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3年毛主席视察南泥湾,饭后营长强塞给主席半只鸡:带回去补身子
他们如何将“烂泥湾”变为“好江南”?
'口袋烧鸡'的故事当我们细心观察这张照片,除了毛主席睿智的双眸,
毛主席率领200人被敌人追至不足一里地,情急之下,发生了奇迹!
毛主席口袋鼓鼓囊囊装的是什么?这张照片的拍摄者你肯定想不到
毛主席眼看着,战士们都牺牲玩了,这时朱德下命令炸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