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占山将军领导的江桥抗战,为什么历史意义如此重大?

九一八事变,让东北大地沦入日寇之手,更让所有中国人对“不抵抗政策”切齿痛恨!

不过,张学良不抵抗,不等于别人也不抵抗,马占山就率部打响了武装抗战的第一枪——江桥抗战,让中国人一吐恶气!

1931年11月4日凌晨,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的掩护下,日寇4000余人向江桥阵地发起进攻,他们原以为仗着火力强大,可以轻松拿下江桥,但没想到,这次却碰上了硬钉子。

马占山的三个团早已严阵以待,等到日寇进入射程后,立即开火,让日军死伤惨重。但凭借着飞机、大炮的掩护,日寇又卷土重来,我军阵地逐渐失守,与日寇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

从4日到6日,战士们打退了日寇的多次进攻,日寇气急败坏,不断增派援兵。

我军战士们此时已经弹药告罄,但仍然提起大刀、刺刀,与日寇进行白刃战,直到工事被毁,弹尽粮绝,才不得不撤退到三间房一带。

仅在江桥,我军就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击落飞机一架,而自身伤亡也达到了1850多人。

退守至三间房后,我军的局势更加危急,尽管弹药粮草及时得到了补充,但是我军人员缺额太大,而日军的援兵却源源不断地赶来。

马占山看着这个局面,依旧毫无退意,鼓励将士们说:“战亦亡,不战亦亡,与其不战而亡,不如誓死一拼,以尽天职!”

因此,我军在坚守三间房的近半个月内,上至将官,下至士兵,全无撤退之意,皆抱必死报国之心,与日寇殊死搏斗。

随着局势越来越不利,马占山只好放弃三间房,率剩余部队向克山、海泉、拜伦一带撤退。这一战,我军在自身伤亡达3000余人的情况下,仍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殊为不易!

江桥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创,时任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感慨道:“此次战斗,千余将士战死,伤者、冻伤者甚多。”

而马占山和将士们在此役中的表现,也很快就传遍了全国,被誉为“壮我军威”、“雪我民族之奇耻”、“为中华民族争人格,为世界人类争正义”,举国振奋,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支援马占山抗战的热潮。

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发表评论道:“这种保卫国土、宁死不屈的精神,实为中华民族前途生路之所系,使世界知道我国军人非尽无耻,为民族争回不少光荣!”

《滨江时报》也发表评论说:“黑龙江中国的军人在日军的横暴下,孤军奋战。嫩江河畔赤血,是中国血性男儿的瑰宝,黑龙江的中国军队,是真正的卫国勇士。九一八事变后,我们对中国军人不能不怀疑,究竟有多少可杀敌,我们在极度的失望下,我们在失辽、吉两省的50天后,发现黑龙江的马占山是足以当'中国军人’四个字而无愧!”

的确,马占山将军领导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军队武装抗战的第一枪,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的抗日士气,影响非常深远,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江作协】 苗常育︱“重走江桥抗战路”之七
九一八事变北大营写尽屈辱 江桥抗战马占山振奋民心
2015年电视剧《决战江桥》详细演员表、图片及片花
江桥抗战·徐宝珍
马占山组织江桥抗战:诱敌深入多次退敌
江桥抗战:抗日的第一声“怒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