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篇:儿童四大心理问题破解技巧get

    ·儿童青少年成长

欢迎来到怀众心理·儿童青少年成长专栏。我们成立于2004年,有一支优秀专业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团队。

咨询师们常年在一线帮助心理受困的孩子们,问题包含:休学、厌学、青春期叛逆、校园霸凌、人际交往、情绪困扰(焦虑、抑郁、恐惧等)、自残、自杀、重大创伤处理等。

儿童青少年成长专栏将定期推出关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科普文章,希望能给您带来更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小朋友哪有什么心理问题呢?这是不是在大惊小怪呀!

很多不了解心理咨询行业的家长们对心理咨询都会抱有疑惑,认为孩子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

往往有这方面想法的家长可能对心理咨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觉得来心理咨询就是有大问题,大毛病,精神不正常等。

其实小朋友这个群体,是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是特别敏感、弱小的群体,如果能够更积极地关注到他们的内心状态,对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会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小朋友会有哪些心理方面的困扰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哈。


01

最明显的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是父母稍加留意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

比如上了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仍旧不断在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是指将手指放入嘴中吮吸一种行为。婴儿吃手是自我认识的开始。是婴儿期的行为。这个叫口欲期。

如果过了这个阶段仍旧存在这个行为,那么就说明孩子的行为是退行的。

除了吮吸手指外,有的孩子会抠指甲,严重的甚至会抠破皮,出血引发感染等。

当然除了抠指甲,也有孩子会拔自己的头发。

一般上述情况多见于性格比较内向、胆子比较小的孩子。

或是在一段时间内精神紧张、焦虑或压力比较大。

破解技能get:如果孩子有这部分行为,建议家长能够多关注到孩子的内心状态,多陪伴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此时斥责打骂,很可能会加重孩子的这部分行为问题。

02

爱发脾气爱哭闹

有一部分孩子特别爱发脾气,或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哭闹。

往往遇到这类问题,很多家长都会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而且面对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被孩子带入,陷入烦躁的情绪中。

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就是无理取闹,脾气大,不管不理就好了。其实更多是心理问题的呈现。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孩子的公开课,就看到一个小女孩,在一小时的课程中哭了十五次。

每一次哭都是因为妈妈没有回答上老师的提问,没有为她赢得奖励,或是自己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

可以看出来她需要的是全部的关注。一旦没有,她的情绪就马上涌现。

如果家里也有类似情况的孩子不妨可以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这的性格。

破解技能get:

一个是是否家里有这样的榜样。

第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通过哭闹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是的话,那么孩子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第三个就是每次哭闹后,是否有对孩子进行积极地引导,让他们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过这部分的体验,那么就非常容易陷入到同样的模式中。

03

安全感缺失的孩子

我相信最令人头疼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分离焦虑,尤其是上了幼儿园之后,孩子每天都哭着进校门,不免让家长十分担忧。

孩子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所以如果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突破的,如果家长想要速成,早早让孩子独立,是非常困难的,而孩子会更加想要粘着家长。

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分离焦虑是孩子呼唤妈妈的出现所发出的信号。


他们不断表达不想离开妈妈,希望跟妈妈永远在一起。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焦虑中的孩子会同步伴随一些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他们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希望借此行为来引起家人的关注。

也有孩子在二胎出生后分离焦虑加剧。

他们会担心妈妈不爱自己,更爱弟弟或妹妹。有的孩子因此会讨厌自己的弟妹,当然也有的孩子会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弟弟妹妹表达关爱来获得妈妈的注意。

破解技能get:

第一,不要着急,分离焦虑是一个过程。允许孩子有更多时间去经历这个阶段,只有充分经历了,焦虑的情绪才能得到释放和下降。

第二,爸爸妈妈成为一个稳定的存在,尽量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无论他在哪里,爸爸妈妈始终爱他,陪伴在他身边。

第三,多让孩子体验到同伴交往的乐趣。有好的同伴,是孩子走出去的第一步。他有了自己的小世界后,自然有了走出去的方向和勇气。

04

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孩子

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孩子需要引起父母特别的重视。

比如亲人离开,宠物离开、被视频的一些片段吓到、被恐吓威胁、转学、经历暴力等等。

如果创伤事件难以承受,孩子都会出现躯体反应,比如呕吐、苦恼、紧张、恐惧、害怕等等。

而往往这个时候,父母担心害怕的情绪笼罩,除了安抚孩子之外,能做的部分也很少。

破解技能get:

如果孩子连续两周到一个月都处在这样的在状态里,及时的干预非常重要。

建议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沙盘咨询,游戏咨询,绘画咨询等儿童心理咨询的方式,看到孩子内心的状态,从而进行积极地干预,将这些情绪尽量宣泄和处理。

父母也需要配合咨询师做调整,让孩子尽快回到安定的状态里。

05

成长性咨询

当然儿童的心理咨询并不是意味着有问题才需要去。

其实现在很多心理类的咨询和课程是成长性的。

比如促进亲子关系、亲密关系、改善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抗压能力、积极性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咨询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为什么是今天的自己?
公益心理咨询: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童年经历会影响你的一生 | 不可不知的儿童PTSD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它不想让你知道
心理世界|孩子被虐待,心理疏导怎么做
创伤性认知行为疗法对孩子的心理创伤有何帮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