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保护孩子自我意识和自发性的两三分享——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八十一)

大家好,我是张伟

首先先定义一下“自我意识”的意思。

人的成长分两个时期的自我意识的执拗期,一是2岁出头,当这个孩子,开始说“我”,开始照镜子说那是小宝的时候,他的“我”的意识就会开始萌发,于是,开始有了需要来为自己做决定,并且是带着强烈的动力的,比如你叫他不要干嘛,他立马动手,你叫他往左,他就偏往右。你叫他干嘛他偏不干嘛。

还有一个时期是青春期,就是开始觉得自己的力量,很强大,随着身体的发育,比如男生长得比父亲要高要壮了,他会有强烈的“成人感”,他会有很强烈的欲望,来为自己做决定,

特别比较经常听父母们说的是“原本小时候的时候那么听话,那么乖,为什么这个时间里是那么难管的,而且还经常反着来”

听起来都是两个比较让父母头疼的时期。

因为我是做幼儿工作的,所以,我比较多地会讲幼儿时期的自我意识,当然,幼儿时期的自我意识,也跟青春期很有相关性。

我的个人的成长体验和专业的理解就是当一个孩子的自我意识的需求被足够多地支持的时候,他未来会是一个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至少不会过得很拧巴的一个人。

先分享一下遇到这个时期的家长的反应

1、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会觉得很莫名其妙:为什么明明之前就很顺从的一个状态,就变成了这样子?

很郁闷是吧,可能接下来就会开始生气,随着次数越来越多地被怼回来后,然后禁止她,然后开始发脾气;可能很些人会觉得自己被忤逆的,这样的家长就是需要比较多的权威感的,他心里可能会想“老子生你,养你,你还不听话!”,当然可能这样的父母,更多应该是我们这个年纪70后,80后的父母,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相对来讲会少些。

而对于孩子来说,当你允许接纳他的这样的“拒绝”“忤逆”的时候,他可能第一反应是笑了,这个时候,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被“耍”了,就好像他故意在逗你一样,其实是他天然的需求被满足后的喜悦的表达。

这是一个现象,刚开始,他通过拒绝你要求他,拒绝你的安排,来表达“你不能为我做决定”,然后在慢慢地练习为自己做决定,并且更好地为自己做主!!!以此来确认,我,作为一个人,我是可以为自己做主的,是我独立的,我是为自己负责的。

当然,会有很多人,特别是爷爷奶奶们会讲:“小孩子家家的,啥都不懂,做什么主,负什么责”。

确实啊,小孩子确实啥都不懂,大脑都要等五六岁才算是完全定型下来;

但是“为自己做主”,这件事情就是要以后做准备,不然,为自己做主的感觉没体验到,哪怕是他长大了,懂了很多,可能他会各种收集信息,各种分析,各种逻辑判断,但是因为他无法决定,所以实际上那些知识更多地像是空话。

而有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小时候不能为自己做主的人,长大后,他是没办法接受别人的安排的,哪怕只是一点点,作为这样的人的领导,可能会很郁闷,就是哪怕一个很小很简单的安排,你要求他做,他都会有各种显性或隐性地反弹,或有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些想法往往是不成熟的,实际上他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特别是那种隐性的,好像他在做,但是做的是不一样的要求的,结果来了句“哦,我听错了,不是啊,明明你是这样说的啊 ” ,这个真的会让人很抓狂,

这样的人就职工作会很不顺利。

好的状况就是他的这个需求被充分满足后,他明确地知道体验到“我可以做主”的感觉,所以他慢慢会过渡出一种平静淡定的品质,而可以有内在空间去顺从。

我们说比较健康的孩子的成长是这样,刚开始孩子会把父母当神,神是全好的嘛,慢慢地他会体验到这个神的不好的地方,就是坏的地方,比如哪怕我饿的,但是他没有像3个月前的时间那么快速及时地满足我,哪怕是晚了一些,孩子都会体验到不好的感觉。

当然这个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母亲随着孩子的成长,“原始母性的关注”(原始母性的关注是指3岁前会有天然地随时候着的状态,这个时期妈妈可能是没那么有自我的,再到后面了,妈妈的自我回来了一点点,她对孩子关注就会少一点点)慢慢不那么完全后,就自然不用那么全神贯注在孩子身上的。

这个孩子容纳了妈妈的不能满足,不那么像神的那种感觉。但是哪怕是这个父母还是那么像神了,孩子也是需要依赖你,同时是觉得你还是无比厉害的。

他觉得你是很牛的很厉害的,所以他在所谓的“忤逆”你的时,他是会害怕的,所以那些有需要有权威的父母,听到这个可能会放松一些,毕竟被人害怕代表着自我的权威感还在。

孩子觉得你很厉害,觉得你很牛,同时需要这份确认,在这个厉害的人面前,我还是可以做决定的。

这是多自在又支的“和权威的关系啊”,我相信很多成人伙伴们都会很期待自己的工作时,能遇到这样的好领导,这样好权威,这可以说真的会是个贵人。

当他拿到这样的感觉后,他内心就有笃定的感觉。

哪怕是面前这个人很厉害,但是我一样可以为自己做决定,在这个笃定感之后,他就可以很放松地去崇拜这个人,去向这个人学习,于是就有了后面的顺从。

而这个顺从并非是因为害怕,并非是因为懦弱,并非是因为没有主见,而是很很有主见地选择了顺从。因为他可以得到保护,他可以收获学习到很多他不能做到的东西;这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那种平静而笃定的顺从!

可能会有些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好像没有这个时期的,他一直很乖的。我只能说这样你的孩子还是蛮危险的,因为再怎么说成人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所以可能你稍微用点力气,孩子的这个需求就退回去了。

特别是当你无意识的时候。他很乖,但是这个乖,并非是像上面所说的那种有自主的顺从的。看上去更像是有点抑郁特质的,消沉的乖。

对于那些很郁闷地问,他怎么老是这样啊,我怎么办啊,无奈的,甚至生气的妈妈,我反而是觉得是庆幸的。

因为哪怕这个妈妈很都苦恼,但是他还是某种程度上去接纳允许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的需求。

当然了,哪怕孩子的第一自我意识敏感期没有被满足,就是我刚才说的第一种妈妈,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孩子还会有第二次的自我意识期,就是青春期。

当然了,你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比两岁的孩子力量强大很多,甚至从身体力量上来讲,都比成人要强。所以,可能你要更头疼了,他会有很多跟你对着干的时候,为什么呢,人本身就是为了需要这样的体验的——我的生命我做主,并且这个也是为了独立做准备的。

除非你要养他一辈子,不要到时候他不能独立,一直赖着你,你再来责怪他“没用”“啃老”;

上面讲的情况就是青春期的抗争中,你也赢了,他还是很听话,他败给你了,所以剩下的半辈子都靠你了;

还有一种父母赢了的情况是,这个父母很控制,所有的孩子学习啊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都 是你帮他安排好的,这个孩子看似长得很好,很成功,但是有可能他是抑郁的。

他会觉得整个生命都不是他的,他的生活不是他的,哪怕表面看起来“光线亮丽”,但是他却很有冲动去破坏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东西。

我记得之前有个很出名的女明星,她的功成名就,她的母亲就很控制,并且安排了所有她的成功,但是她却很抑郁,她成功后,却无法享受那些快乐,就觉得那是母亲的生活,而她那么努力仅仅是为了满足母亲的需求而已,所以她最终选择了自杀,她母亲一直无法理解,因为看起来这位母亲也很辛苦。

几年前,我听过这样一种说法,说是美国人是没有所谓的“青春期的逆反”一说的,理由是因为美国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放手让他去为自己做主,去打工,去为自己做主。

我不明确是不是美国真的是这样,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在第一自我意识的时期,你去让他体验“自己做主”的体验的话,他青春期的时候,就无需花精力来重新跟你对抗,重新从你手中拿回这个“主权”,这样对他才是有益处的,

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要面临很多困难的——社会认可的获取啊,自我认同感啊,身体变化带来的苦恼啊,成人感和心智非成人的内在矛盾啊。

而当他需要再跟你斗争的时候,他就有更多地精力去面对这些成长中必经的困难,而且因为他内心有平静的自我决定的感觉,他反而能听从,且愿意去向你这个过来人求助。

因为他能看到且愿意接纳你比他更成熟的心智,并且信任你,而不用担心听从你的建议会被你吞没而失去自我,于是,你也就不用担心他会走偏或走弯路;

当然了,可能我们大部分平常的人情况就是好像父母是不知道自己是否给了孩子自主感,同时又为这样的事情而烦扰。

可以说是这样的父母无意识地给了孩子一定程度的自主感,但是又是不那么坚定的,所以,往往第一自我意识期的时候孩子是“好像有点感觉自己可以为自己做主,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的感觉,所以,在青春期的时候,那个反弹是适量的,

或者在青春期的时候,父母真的因为无力,而败北,哪怕是有点放弃了,这样对孩子来讲也是好的,他拿到了属于他的人生决定权,即使是带着很多的内疚的。

如果是2岁左右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足够好地满足孩子的自我意识的需求,他的日后的时间里,可能会不断地有“自主”的需求表现出来,你就可以经常地扔些他能做到的事情给他做决定,让他体验他能够为自己做主的感觉。

如果是在他青春期前,已经习惯了被你安排,在行为上放弃为自己做主的需求,等到他青春期的时候,你就可以放手让他为自己做主,也是为自己负责。

其实,最好的做法是,在他合适的年纪,比如青春期或青春期后期,你就把他往外推,可能这样他会恨你,但是这样往往是对孩子更具建设性的,他不会带着那么多内疚去成为自己,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就像刚才分享的那样,如果你不让他独立,不让他自己做决定,而他去争取了,把你打败了,他是会内疚的,而内疚感是比恨意更不利于一个成就自己)

当我们在说:“为自己决定的时候,发展自己的自主意识”的时候,我们就会越来越独立,而更能为自己负责,同样的也更具有自发性——自发性,就是不用人催,不用人安排,为自己作为,为了自己为去行动,为了成为自己而去成为自己。

今天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感谢张伟老师的精彩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的三个阶段:陪伴、教练、尊重
不叛逆的孩子不正常,青春期叛逆家长该怎么办?
spotlight探讨 | 如何处理孩子的三个叛逆期?
三年级孩子叛逆怎么办
如今的孩子自我意识很高,如何让孩子对父母有敬畏感,家长说话孩子能听?
孩子叛逆期该怎么教育和正确引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