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脏的重要性
1.从现代医学神经反射的角度来看
内脏不仅为机体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体征,其功能活动还受到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网络的调控。
内脏器官通过传入神经将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和脑干区域,这些信息经过整合后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实现对内脏功能的精确调控。
比如,迷走神经控制消化活动,压力感受器调节心跳血压,这种反射机制能快速适应身体需求。
此外,内脏-大脑轴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内脏与神经系统之间双向通讯的重要性,内脏功能异常可能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影响情绪、认知和行为,反之亦然。
因此,现代医学利用神经反射调节治疗内脏疾病,如针刺人体穴位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或迷走神经刺激控制炎症。这些研究为疾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2.从中医理论来看
“五脏藏神,形神一体”: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肝主谋虑,内脏功能与情志相互影响,如肝郁可致气滞,心火亢则扰神,体现“内伤七情”致病观。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通过针灸刺激体表穴位(如足三里调胃、膻中理气),可借经络传导调节内脏气血,实现“以外治内”的整体调控。
二、内脏与外周躯体的联系
从现代医学的神经反射角度来看,内脏与外周组织(如肌肉、皮肤、关节等)之间存在复杂的神经调控网络。
内脏传入神经(如迷走神经、内脏交感神经)不仅向中枢传递器官状态信息,还会通过脊髓和脑干的神经环路影响外周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形成内脏-躯体反射。
反之,外周刺激也能通过躯体-内脏反射影响内脏功能。
这种双向调节机制表明,内脏与外周并非孤立运作,而是通过神经反射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系统。
因此,在临床诊疗中,除了关注局部病变,还应考虑内脏-外周神经反射的影响,如通过调整姿势、改善肌肉张力或刺激特定体表区域来间接调节内脏功能,从而更全面地恢复人体健康。
三、现代医学神经反射的思考
从神经反射的角度来看,内脏与躯体之间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和“脊髓节段性反射”形成密切联系。
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可通过“内脏-躯体反射”引起特定肌群的紧张、疼痛或功能障碍;反之,外周刺激也能通过“内脏-躯体反射”调节内脏功能,改善疾病状态。
这种双向调控机制解释了为何某些内脏问题表现为体表症状(如胆囊炎致右肩痛),而体表干预(如刺激相应皮节或肌节)又能影响内脏功能(如调节胃肠蠕动)。
这一机制强调临床诊疗需兼顾“整体性”:外周疗效不佳时需排查内脏问题,内脏疾病也可通过体表调节干预,尤其在功能性病变早期,神经反射疗法可能起关键作用。
四、课程内容
从现代医学的神经反射和筋膜理论的角度来看,内脏与躯体之间通过复杂的神经-筋膜网络紧密联系。
内脏器官不仅受自主神经(交感与副交感)调控,还通过内脏-躯体反射影响外周肌肉和筋膜。例如,心脏缺血可能引发左肩牵涉痛,而胆囊疾病可导致右肩胛痛,这与内脏和体表神经在脊髓的传导汇聚有关。
筋膜作为全身连续的结缔组织网络,不仅是结构支撑,更是神经-力学传递的关键介质。内脏筋膜(如肠系膜、胸膜)与体壁筋膜(如胸腰筋膜、深筋膜)通过肌筋膜链(如前深线、螺旋线)相互影响。
内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筋膜张力改变,引发姿势代偿或运动模式异常;反之,体壁筋膜的机械应力(如手法松解或运动训练)可通过筋膜内的机械感受器调节自主神经张力,进而改善内脏功能。
临床中,通过外周干预可调节内脏-躯体反射环路,缓解功能性胃肠病、慢性盆腔疼痛等疾病。这种“由外治内”的策略,体现了神经-筋膜系统在整体医学中的核心地位。
五、你将收获
1.内脏的组织学、生理学、解剖学等知识:研究内脏器官的微细结构、代谢特点及解剖位置,为理解其神经调控奠定基础。
2.内脏及其筋膜相关理论:内脏筋膜不仅提供支撑,还富含机械感受器,能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内脏功能及躯体运动。
3.内脏神经解析:包括交感神经(T1-L2)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规律,以及内脏传入神经的传导路径。
4.内脏神经的感受器、感觉神经及相关反射: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通过脊髓或脑干介导反射。
5.内脏痛与放射痛、牵涉痛、反射痛的区别:内脏痛定位模糊,牵涉痛因脊髓节段汇聚,反射痛则源于神经兴奋扩散。
6.内脏功能单元讲解:如“肝-胆-胰”消化单元,通过神经-激素协同调节胆汁分泌和糖代谢。
7.治疗定点触诊与评估:通过体表投影区或筋膜张力变化判断内脏功能障碍。
8.内脏与躯体结构及功能分析:如膈肌运动影响心肺功能,盆腔内脏与盆底肌协同维持排泄功能。
9.内脏与肌肉的关系:内脏病变可引发保护性肌紧张。
10.内脏与躯体问题的评估检查:通过体位变化试验鉴别内脏源性或肌肉骨骼源性疼痛。
11.肌肉失衡对内脏的影响:脊柱侧弯可能压迫交感链,导致胃肠蠕动异常。
12.内脏疾病与脑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肠-脑轴(如迷走神经介导的菌群-神经信号传递)影响情绪和免疫。
13.内病外治的机理与治疗:如刺激体表穴位(T7-T9背区)调节胰腺交感神经,改善胰岛素分泌。
14.外病内治的机理与治疗:躯体疼痛可能源于内脏疾病,需通过影像学及神经评估鉴别。
五、适合人群
疼痛医师、康复医师、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内科医生、按摩理疗师、运动医学教练以及健康养生工作者等
以及想对目前技术方向做到快速突破的从业人员。
六、课程详情
课程地点:郑州
主办单位:腾康学园
会议服务:河南腾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课程时间:2025年5月9-11日
课程费用:6800元/人
承诺:终身免费复训,支持退费
送:《周围神经卡压与解剖学分析》121/本 、《脊神经功能评估与解剖学分析》128/本、《内脏-躯体功能评估与解剖学分析》89/本
以报名先后顺序安排坐位
七、讲师介绍
八、课程团队
讲师和专家团队集合湘雅医院、北大人民医院、郑大二附院、郑州大学国名知名解剖学专家、疼痛治疗专家、物理治疗专家、运动康复专家,致力于中国最专业的疼痛研究中心,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开展先进理念、知识、技术的传播,影响力远至欧美华人医疗圈。
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3项 ,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8本,服务全国医疗人员数十万人;网课千万+人次学习,线下培训班百余期,公益培训遍及乡镇卫生院。
以临床为导向,手把手教学,为全国各级医疗单位输出了一大批有能力、有知识的疼痛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