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久坐后起身,膝盖突然发出 “咔咔” 声;上下楼梯时,膝盖传来一阵刺痛;又或者在日常行走中,莫名感觉膝关节酸软无力,使不上劲。
这些不断出现的小问题,让人开始担心是否是膝关节开始出现了异常。
一、膝盖总是“咔咔响”,怎么回事?
膝关节发出 “咔咔” 响(医学上称为关节弹响)是常见现象,通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生理性弹响(正常情况)
1.气泡释放(空化现象)
关节液中含有二氧化碳等气体,当关节突然进行蹲起、伸展等活动时,关节腔内压力改变,致使气泡破裂,发出清脆的 “咔” 声。这种响声无痛,且短时间内不会重复出现。
2.肌腱或韧带滑动
膝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活动时,位置偏移后复位会产生弹响。例如,久坐后突然站立时,髌骨(膝盖骨)滑动与股骨髁摩擦,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3.关节面轻微错位后复位
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若因姿势不当导致短暂错位,复位时会发出响声,通常还会伴随轻松感。
(二)病理性弹响(需警惕)
1.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撕裂或磨损后,膝关节活动时受到卡压,引发弹响,同时伴随疼痛、肿胀,甚至出现关节交锁(关节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屈伸)症状。
2.骨关节炎
软骨退化后,骨头直接摩擦,或形成骨赘(骨刺),导致弹响频繁,还伴有晨僵与持续疼痛。
3.髌骨轨迹异常
髌骨移位或软骨软化(如 “跑步膝”),屈伸膝盖时产生摩擦声,上下楼梯时疼痛尤为明显。
4.滑膜皱襞综合征
关节内滑膜组织异常增生,活动时受挤压产生弹响,多见于长期过度运动人群。
二、膝盖痛、蹲不下去的原因?
1.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
表现:晨僵(活动后缓解)、关节摩擦感,负重(如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
原因:软骨磨损致骨头直接摩擦,常见于中老年人或长期过度用关节者。
2.半月板损伤
表现:膝盖内或外侧疼痛,下蹲剧痛伴弹响、“卡住” 感(交锁)。
诱因:运动扭伤(篮球、足球)或慢性磨损(长期蹲姿工作)。
3.髌骨软化症或轨迹异常
表现:膝盖前侧痛(上下楼梯、久坐站起时明显),髌骨活动有摩擦音。
原因:髌骨软骨磨损或肌肉失衡致髌骨移位。
4.滑膜炎或关节积液
表现:膝盖肿胀发热,活动受限(积液压迫)。
诱因:感染、痛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疾病。
5.韧带损伤
表现:急性受伤后膝盖不稳、肿胀,下蹲疼痛加剧。
高危人群:运动员或常做急停、扭转动作者。
简单测试
若是站着无法蹲下,但躺着时可以顺利弯膝盖,可能提示问题不在膝盖,而是在周边肌肉。
三、为什么膝关节常有无力感?
1.肌肉力量不足或失衡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薄弱:直接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尤其在上下楼梯或蹲起时,因无法提供足够支撑,无力感会格外明显。
腘绳肌(大腿后侧)或臀部肌肉弱化:正常情况下,这些肌群与股四头肌协同发力,一旦弱化,膝关节将被迫承受额外压力,代偿性受力增加,进而引发疲劳性无力。
2.关节结构问题
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撕裂后可能导致关节卡压、无力,伴弹响或交锁。
韧带损伤:前/后十字韧带损伤后关节稳定性下降,运动时易打软腿。
骨关节炎:软骨磨损后关节摩擦增大,活动时伴随无力、僵硬感。
3.神经或血管因素
腰椎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如L3-L4)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控制力下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异常和肌力减退可能影响膝关节稳定性。
4.慢性炎症或代谢问题
滑膜炎:关节积液增多导致活动受限和无力。
缺钙或维生素D不足:长期缺乏可能引发骨软化或肌力减退。
四、爬楼梯对膝盖的“双刃剑效应”
(一)可能保养膝盖的情况
1.强化关键肌群
正确爬楼可增强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和臀肌,肌肉力量提升20%能减少30%关节压力
适合人群:无膝痛、体重正常的中青年
2.促进关节润滑
适度爬楼可刺激滑膜分泌关节液,延缓软骨退化
(二)可能损伤膝盖的情况
1.压力超负荷
下楼梯时膝盖承受压力≈体重5倍
高风险行为:快速跑楼梯、负重爬楼
2.错误姿势加剧磨损
膝盖内扣、身体前倾等错误姿势会使局部压力增加
(三)科学爬楼的原则
3个可行
优先选择上楼梯(压力≈2倍体重),下楼改乘电梯(上楼梯能耗是下楼的1.5倍,但关节损伤风险低60%)
脚尖朝正前方,膝盖不超过脚尖;身体微微后仰,用臀部发力
穿缓冲跑鞋,年龄较大人群可使用登山杖
3个不可行
每日爬楼>10层(超过关节代偿能力)
膝盖已有弹响/疼痛时强行锻炼
单腿跳跃下台阶(半月板「自杀式」行为)
五、3个动作保养膝关节
1.靠墙静蹲
双脚打开与髋同宽,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上半身贴紧墙面,小腿垂直于地面
蹲到大腿肌肉酸胀力竭,重复 5~6 次结束
来源:丁香园骨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