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神经综合征(CES)是一种“隐形急症”,它起病隐匿,但一旦发作,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永久性瘫痪、大小便失禁,甚至丧失性功能。
在开始时,人们往往把他当做普通的“腰疼”或“坐骨神经痛”,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今天我们来全面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一、什么是马尾神经综合征
马尾神经综合症是一种由于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导致马尾神经受压,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每年发病率约1/10万~1/3万,不算常见,但危害极大,且误诊率非常高。
黄金治疗窗口: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手术,否则可能终身残疾。
二、解剖
(一)马尾神经
1.解剖位置
马尾神经位于脊髓圆锥下方(约第1-2腰椎水平),由腰2至骶5神经根组成,向下延伸至骶椎,贯穿椎管。这些神经根在椎管内呈“束状”分布,形似马尾,故得名。
2.核心功能
感觉传递:负责下肢、会阴部及肛周的痛觉、温度觉等信号传导。
运动控制:支配下肢肌肉(如大腿后侧、小腿)及肛门括约肌的收缩与放松。
自主神经调节:控制膀胱、直肠的排尿、排便功能。
(二)马尾神经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
1.骨性结构
腰椎椎管:马尾神经穿行于腰椎椎管(L₁-S₁),正常椎管前后径≥12mm,<10mm 即为椎管狭窄,可直接压迫马尾神经。
椎间孔:作为神经根出口通道,L₄-L₅、L₅-S₁椎间孔因处于活动度大、负荷重区域,是常见椎间盘突出节段,最易受压引发神经症状。
2. 软组织关联
椎间盘:L₄-L₅、L₅-S₁椎间盘后外侧突出可直接压迫马尾神经根,尤其当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时。
黄韧带与后纵韧带:肥厚或钙化可导致动态性椎管狭窄,过伸位时韧带张力增加,加重对马尾神经压迫。
硬膜外间隙:含脂肪、血管丛,腹压增高时硬膜外静脉丛充血可加重压迫,肿瘤或血肿占据此空间,同样会压迫马尾神经。
三、病因
1.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原因)
多见于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突出,常发生在L4/L5 或 L5/S1水平。
影像学表现:MRI上可见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T2WI上可能伴有周围水肿。
2.腰椎管狭窄
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增生)、后天性或先天性椎管狭窄可导致马尾神经受压。
影像学表现:MRI或CT上可见椎管狭窄、硬膜囊变形,T2WI显示神经根受压区域脑脊液信号减少甚至消失。
3.脊髓肿瘤或马尾神经肿瘤
神经鞘瘤、室管膜瘤、脊膜瘤等可侵犯马尾神经。
影像学表现:MRI上肿瘤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有强化。
4.脊髓或硬膜外感染(如脊髓脓肿、结核、化脓性椎间盘炎)
可能导致炎症或脓肿压迫马尾神经。
影像学表现:MRI上可见硬膜外或椎旁脓肿,T2WI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强化。
5.脊柱外伤或骨折
可能造成骨折片移位、椎体爆裂伤、血肿压迫马尾神经。
影像学表现:CT可见骨折或血肿,MRI可显示神经受压情况。
6.脊柱术后并发症
硬膜外血肿、术后纤维化或植骨失败可能导致马尾综合征(CES)。
四、症状
1.感觉异常:鞍区(会阴部)麻木、刺痛;下肢出现麻木、疼痛、烧灼感等,疼痛常呈放射性 。
2.运动障碍: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出现足下垂;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麻木加重,休息可缓解。
3.括约肌功能障碍:排尿困难、尿失禁;大便失禁或便秘。
4.性功能障碍:男性勃起异常、射精障碍、性欲减退。
注意:下肢无力、会阴麻木、大小便失禁——这三联征是身体的“红色警报”。一旦出现,不要拖延,立即就医。
五、诊断和治疗
所有疑似马尾综合征(CES)患者都应紧急行MRI,因临床检查排除CES的敏感性较低。
膀胱超声的辅助作用:
研究表明,残余尿量(PVR)>200mL可能提示CES,但仍有50%的CES患者PVR<200mL,因此不应以PVR结果决定是否行MRI。
手术指征与时机:
推荐24小时内手术,最迟不超过48小时。
尽管有研究表明手术时间与神经恢复未必有显著相关性,但早期手术通常与更好的恢复相关。
减压时机存在争议:尽管部分研究认为24-48小时手术效果相近,但主流观点仍推荐48小时内手术,部分学者坚持“时间即脊髓”的理念。
对于超过48小时的患者,仍建议尽早手术,因部分完全CES患者仍可从手术中获益。
六、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马尾神经综合症的迹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
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每小时至少起身活动5-10分钟
积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可能导致马尾神经综台症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