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病前治!为什么总是腰酸背痛?可能是你的肚子在“作妖”

中医的“后病前治”理念指出,后侧病症可能需从前侧结构找根源。腰背问题与腹部的联系,本质是前后肌群失衡、核心力量薄弱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看下其相关分析和治疗方法。

一、解剖学关联

人体的躯干由多层肌肉构成 “肌肉链”,腹部肌群(如腹直肌、腹斜肌)与背部肌群(如竖脊肌、多裂肌)通过筋膜系统紧密相连,形成前后肌群平衡机制。

腹部松弛的连锁反应:

若腹部肌肉薄弱或松弛(如久坐、肥胖导致的腹肌无力),背部肌肉会被迫过度收缩来维持身体直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引发劳损。

举例:久坐时腹部放松,腰椎前凸增大,竖脊肌需持续发力 “拉住” 腰椎,时间久了就会像 “过度拉伸的橡皮筋” 一样酸痛僵硬。

核心稳定性崩塌:

腹部是核心肌群的 “主战场”,核心力量不足时,腰椎和胸椎失去支撑,身体会通过代偿机制让背部肌肉 “加班” 维持平衡,最终导致腰背疼痛。

二、生物力学失衡

1. 腹压不足,腰椎承压增加

正常情况下,腹部肌肉收缩可提升腹腔压力,形成 “天然腰围”,分担腰椎承受的负荷。

腹压不足的场景:

  • 长期久坐、缺乏锻炼→腹肌松弛→腹压调节能力下降;

  • 产后女性腹肌分离未修复→核心支撑力减弱。

后果: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正常情况高 30% 以上,易引发椎间盘膨出或腰肌劳损。

2. 腹部脂肪堆积,体态改变

腹部肥胖(尤其是内脏脂肪过多)会导致:

  • 骨盆前倾:肚子向前突出,腰椎被迫过度后凸,竖脊肌持续紧张(想象一下“挺肚子” 时后腰的紧绷感);

  • 重心前移:身体为保持平衡,背部肌肉需向后 “拽” 住躯干,形成 “前后对抗” 的紧绷状态。

有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 10cm,腰酸背痛风险提升 1.5 倍。

3. 呼吸模式错误,腹背协同失效

现代人多采用 “胸式呼吸”(肩膀起伏大,腹部不动),导致:

  • 腹肌长期得不到激活,逐渐萎缩;

  • 膈肌(主要呼吸肌)功能紊乱,无法与背部肌群协同维持脊柱稳定。

而正确的 “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紧)可增强核心肌群联动,减少腰背代偿。

三、高危人群

1.久坐

典型表现:久坐后腰酸明显,活动后缓解

腹部问题根源:腹肌松弛、腹式呼吸减弱

2.产后女性

典型表现:抱娃时腰骶部酸痛,腹部松软无力

腹部问题根源:腹直肌分离、盆底肌松弛

3.肥胖人群

典型表现:站立时腰背酸重,爬楼梯时疼痛加剧

腹部问题根源:腹部脂肪堆积、骨盆前倾

4.运动爱好者

典型表现:跑步或健身后下背痛,核心力量训练不足

腹部问题根源:腹肌耐力差、动作模式代偿(如弯腰举重)

四、调理方案

1. 激活腹肌,重建核心支撑

腹式呼吸训练:

平躺屈膝,手放腹部,吸气时感受腹部 “像气球一样鼓起”,呼气时缓慢收紧(每天 3 组,每组 5 分钟)。

基础腹肌练习:

死虫式:仰卧抬腿,交替伸展对侧手臂和腿,保持骨盆稳定(每组 10 次,共 3 组);

平板支撑:从 30 秒开始,逐步延长,注意腰部不要塌陷。

2. 改善体态,纠正骨盆前倾

泡沫轴放松髂腰肌:仰卧,将泡沫轴置于大腿根部,来回滚动 30 秒,缓解前侧肌群紧张;

臀桥训练:平躺屈膝抬臀,感受臀部发力,避免腰部代偿(每组 15 次,共 3 组)。

3. 控制体重,减少腹部负荷

内脏脂肪是 “核心杀手”,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如游泳、跳绳)+ 力量训练(如深蹲、硬拉)减脂;

饮食上减少精制糖和反式脂肪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4.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代偿

久坐时使用腰枕,保持 “收腹挺胸” 姿势;

搬重物时先下蹲用腿发力,避免直接弯腰(减少腰椎压力)。

五、出现下列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腰酸背痛伴随以下情况,可能是疾病信号(需及时排查):

  • 疼痛持续超过 2 周,休息后无缓解;

  • 伴随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异常(警惕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 夜间痛醒、体重骤降(需排除肿瘤或炎症性疾病)

课程指南《腰部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

原价199,限时特价59

支持试听,永久复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腰酸背痛要锻鍊核心肌群
小腹凸, 腰酸可能是骨盆前傾, 2動作「瘦」下來
这种产后100%会遇到的情况,可能你还不知道!赶紧锻炼起来~
腹斜肌才是收紧腹部的关键,腹肌训练加入3个动作助你高效强化
千万不要久坐!不信你看!
骨盆前倾的症状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