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喵眼看国宝——点翠凤冠

图1

 本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看到了一件极其精美的点翠头冠——明万历皇帝孝端皇后凤冠。这一明定陵出土的凤冠,是现存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华贵的点翠首饰,是万历皇帝两位皇后的礼服。

图2

  点翠凤冠,以点翠、镶嵌、累丝为主要工艺制成。之前,对点翠工艺的认识不够,以为其历史也就几百年,没想到,点翠尽是咱老祖先很古老的传统技法。以翠羽用作装饰历史非常悠久,有可能追溯到战国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曾讲述的,大家熟悉的“买椟还珠”故事,那个盒子——椟,就是“辑以羽翠”的盒子。我想如此精美的盒子,我也会爱不释手的。只是到了清朝,点翠工艺在首饰制作上的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点翠的制作技艺十分复杂,需要先用金、银、铜或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工艺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剪切后仔细地镶嵌在座上,要求贴得平整均匀不露底子,以制成点翠首饰。

图3、

图4、

图5

所谓点翠的翠,就是翠鸟的羽毛。让我们看看这漂亮,有着绮丽夺目羽毛的鸟儿,它又叫翡翠。全身翠蓝色,腹面棕色,翠鸟的翠羽由于折光缘故,在不同的光线下可呈现出皎月、湖色、深藏蓝等不同色泽,光彩夺目,富于变化。翠色欲滴、闪闪发光,因此而得名翠鸟。让我们欣赏一下这大自然的美丽的精灵吧!

图6、

图7、

图8、

图9

为啥点翠技艺会出现,首先是人爱臭美的天性, 总有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优越感,一切为我所用。这种羽毛在染料工艺被发明以前,翠鸟羽毛自然是不可多得的装饰材料,常被珠宝匠人用来与珍珠、宝石、黄金累丝镶嵌在一起。

点翠工艺的制作方法十分残忍,唐代诗人陈子昂便曾写道:“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古时要获得上好翠羽,必须从众多的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色泽鲜亮灵动与质地的精美。

1933年,中国最后的一家点翠工场终于关闭,原因是点翠的翠羽鸟毛已经绝市。与此同时,人们开始用烧蓝工艺等取代点翠。看到这个信息,本瞄心中是欣喜的,没有一点惋惜的感觉。如今真正的点翠的首饰都是稀罕之物,价值不菲。希望不要催生点燃点翠(真翠)工艺的消费热点。

 1958年,北京市文物局曾对出土的定陵凤冠做过修复,其中出土的两件凤冠软翠残损严重,每件凤冠需两百只翠鸟的软翠(翠茸)才可修复。而根据色泽筛选,每百只翠鸟可选取五至六只为上品,材料的淘汰比高达95%。如以两件凤冠修复需四百只翠鸟为基数,那么所筛选翠鸟总数接近万只,数量之众超乎想象。因此,出于保护自然生态考虑,此次修复也是新中国唯一一次大型的采集翠羽活动。

现在市面上看到的点翠真品,绝大多数是从清朝流传下来的精品。点翠制品看似冷艳,实则凄美。各位有真心喜爱此工艺的,希望不要以个人拥有为目的对其进行购买收藏,还是多逛逛故宫博物馆吧,您可以进一步近距离欣赏哦。

  图片、部分文字来自百度,在此感谢!传播知识,大爱无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点翠 | 在中国已经失传的工艺,曾经惊艳了全世界
古代皇后所戴的凤冠上,湛蓝的地方都用了点翠工艺,什么是点翠?为什么现在不再使用这种工艺了?
中国古代点翠工艺
盘点中国古代点翠头饰,那一抹幽兰,惊艳了世界
最有“活力”的手工艺——点翠
为了“那抹蓝”,要搭上无数的小生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