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小祭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亲最切是清明。

清明是踏青的日子,团聚的日子,也是祭奠祖先和逝去亲人的日子。他们离我们而去,高居天堂,俯瞰尘世,只有灵魂依然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只有血脉依然在我们身上汩汩流淌。

祖先和逝去的亲人们是不能忘记的。

纪念祖先和亲人的方式应该有很多种吧。我的选择之一,是为他们立一座纪念碑。

立的第一座碑是生碑,是为父母立的。严格地说,是父母自己有了提议,我们才响应的。我总认为,给父母立碑应是他们故后的事情,所以一直没有放在议事日程。直到有一天,他们路过一座制碑的工坊,突然萌生了为自己立碑的想法,我们这才发现了自己的迟钝。父母有了此意,我们也就少了许多忌讳,几兄弟一合计,就张罗了起来。母亲还硬要拿出积蓄赞助我们,让人好生感动。

那一年,父亲刚进八十,身体却已远不如大他五岁的母亲。要立生碑,似乎也成了当务之急。

那一年,似乎也是清明前后吧,碑终于顺顺当当立了起来。立碑时,父亲拄着拐杖,母亲提着茶壶,两老亲自在现场热情地招呼客人和工人。碑立好后,两老也时不时地跑去墓地,精心管护着他们故后的住宅。只要发现碑上有一点灰尘,有一丝蛛网,都要扬起用玉米壳叶子和竹竿扎成的长长扫把,细心地把它们统统抹去。

从父母经常来回墓地的举动和心满意足的样子,我们知道也很庆幸,我们做了一件很及时也很有意义的事情。

那一年,国庆期间,我们本来准备提前为父亲庆祝八十岁生日,但父亲还是在国庆的第二天因病故去了,长眠在了他生前自己选定的墓地和亲自监修的阴宅。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四年。父亲,您在天国还好吗?我要告诉您的是,母亲的身体很好,每天也过得很开心,今年就要跨入九十岁的大门了。九天之上的您就放宽心吧!

也许是为父母立碑的成功,也许是自己年逾五十,不知不觉,我竟然对自己的列祖列宗越来越多浓浓的怀念之情了,并暗暗萌发了为他们立碑的想法。

因为历史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原因,从高祖开始,我的祖先们竟然都没有能够立碑。连高祖葬在何方,于今天的我们估计都是一个永久的谜团了。而叔高祖、曾祖和祖父的墓地因为兴建学校的原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都曾迁移过一次,因为远在异地他乡,平时少有人去,前年去祭扫时发现已塌陷了不少;祖母的坟墓虽然近在身边,却又因为兴学让校的原因,深埋在学校操坪之下,表面篮球架为标识。如今学校拆除成了教堂,操坪荒芜成了草场,再过几年,真的就会了无痕迹了。作为后人,心甚戚然!

特别是去岁村里准备筑路时,村里的老老小小,包括教民和非教民,包括当年帮助葬坟和迁坟的人,竟然已经没有一个人,还能记得起在地下深处埋有一位百多岁老人,就准备从祖母坟顶之上,哗啦啦地铺将过去,让人好生感慨和难过!幸有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体察民意,天主教宜昌教区负责人积极协调,现场合理确定了避让方案,才让祖母之坟躲过了此劫。这也让我深切感到,应该尽快听从他们的建议,把早已萌生的为老祖宗立碑护坟之愿付诸行动。

为列祖列宗立碑是家中大事,八个兄弟姐妹都有责任和义务。出钱出力特别是体力活不用我劳神,自有老大作为长孙在家牵头,我自告奋勇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核准孝名,撰写祭文和碑联。我总觉得,在一座碑上,如果只简单地刻上一排排名字,还是远远不够的,撰写一篇包含他们的生平、业绩、精神和贡献等内容的祭文,则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几十年后,当后人立于碑前,该如何在灵魂深处与列祖列宗对话,又该如何绵延不断往下传承光大呢?

说实话,为祖先们写作祭文的任务还是很有难度的。在叔高祖、曾祖父母和祖父母五位老祖宗之中,除了祖母与我们共同生活过,其他几位祖宗,我们兄弟姐妹是谁都没有见过的,他们的生平故事,都来自父母零零星星的讲述。小时候祖母最疼我,我对她也很有感情,但她去世时我才六岁多,又能记得住多少往事呢!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父亲不幸也走了,好多线索其实都断了,想连起来可真不容易。

幸好母亲还在。母亲过去对家族往事一直比较上心,记性又好,在我的央求和探询之下,就断断续续讲了很多我以前闻所未闻的家族历史,让我对列祖列宗们平添了不少敬意,更多了不少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在我的心中,他们不再是一个个模糊久远的传说,而是一种与我的生命密切相关、有血有肉、真真切切的形象了。虽然基本资料依然很少,虽然连他们的生卒年月都不知道,虽然母亲的讲述也是只言片语,但至少,我可以试着用文字去记录和描写他们的平而不凡,从精神上去感受、触摸他们灵魂的高度了。

如果没有母亲的帮助,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完成任务。为此,我要深深地谢谢母亲!

与前几年给父母写的传略诗文结合稍有不同,此次几篇祭文都只采用了诗歌体裁,又分为四言、五言和七言几种。并非为了标新立异,只是希望朗朗上口一点,子孙后代能够因此牢记其中一言半句,甚至化为自己的血肉,则吾愿足矣!篇幅上一般都是二十句,只有祖母的祭文最长,定稿为百句七言,因担心刻不下,还准备了一个简版。但碑刻工坊的老板,也是我的远房妹夫,竟然舍不得删减一字,并愿意设法在有限的空间把版面排好,把文字全装进去,我也就听了他的意见。初稿完成后,有几位好友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有的还劳心费力,做了不少精心、精到和精彩的修改,为拙作生色不少。虽然出于种种考虑,他们的修改意见并没有全部采纳,但在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感激的,谨在此一并谢过。

目前几座纪念碑均在制作当中,预计清明前后都会立起来,算起来也就剩下十来天的时间了。借此机会,我不揣鄙陋,将新近完成的几篇祭文和以前撰写的父母传略共贴于此,希望藉此告慰列祖列宗:他们留下的精神内核依然在我们的血脉中奔流不息;同时也昭告子孙后代: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之下,都要不忘祖宗,牢记祖训,都要坚持耕读为本,孝义为重。而这一点,于人于家于国,都是至关重要,都该始终如一。(祭文略)

2016年,清明节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碑
抓土安坟咒、立碑及拉红、碑的高度及立法
修坟立碑
福绥门外,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为一个吉林旗人家族撰写了祖碑
焦留政丨南阳新野焦楼史考
杨舟平:为母亲单独立座墓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