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虎头山下(上,名村行之四)
叶剑英题写的“虎头山”

虎头山下(上)
 

穿过一家村委会大楼,背后是面不高的缓坡,中间有条一两米宽的巷道,两边高高低低,各立着三四排高大的石头房,门似窑洞,却带着或圆或尖的屋顶,显得别具一格。

老乡家的简易粮囤

人户房门前,稀稀拉拉的绿植中间,多立有一两个简易粮囤,用长短不齐的细竹细木编就,箍成松散状的圆柱体,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的,是金灿灿的玉米,透出一股浓烈的丰收味道。

从巷道爬到最高处,望向东南,远处那一长溜平平缓缓的山梁便跃入了眼帘。虽然隐隐约约,看起来却更迷人的,是山上的郁郁葱葱,是这一团,那一簇,或明或暗,或火红或金黄的树林,它们似乎跃跃欲试,展演着自己的缤纷五彩。

平长和缓的虎头山远眺

我不禁心中暗叹一声:这该是我今年第一眼看到的美丽之秋了!

疑惑却也随即产生:那村就是大寨,那山就是虎头山?

旁边一位老乡带着浓烈的方音,瓮声瓮气地告诉我:对着呢!你没见山下那块红色的大牌子吗?

 

大寨的老房与新居

细一打量,果见不远处山脚下,一片屋宇和农田背后,有块红色的大牌子,“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闪着金黄色的光,依稀可辨。

如此看来,那山真是虎头山,那地真是大寨村了。

我这才知道,大寨原来距县城只有区区几里地,算它的城郊应该没啥大问题;那虎头山与县城的相对高度,也大约只有200来米,与长沙城的岳麓山差不多,却没那么陡峭。

虎头山的山形,则更没想象中虎头那样的高大威猛沉雄,最多就像一只体格硕大的老虎舒适地趴在那里,人们却从平平缓缓的虎背想到了虎头,并夸张地把它做了山名。

理论上讲,这样的地理位置,这样的自然条件,大寨村似乎是有理由早早过上好日子的,起码也不至于是因后来的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而闻名天下。

不觉又想起了远距县城360里,且依然默默无闻的家乡,想起了屋后海拔1800多米,与县城相对高度超过1600米,同样名不见经传的大垭山!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山比山不一般!

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又在哪里呢?

武家坪民居

这一天,是2020年10月18日,上午11时许。

按照“有公交不的士”的出行基本原则,我是一早从阳泉赶到昔阳,再转乘公交抵达这里的。上车时准备交钱,才发现县城公交竟然是免费的。

印象中,这是我第二次坐免费公交。第一次是几年前,在长沙市河西高新区。想不到经济实力并不太强,起码不及长沙市高新区的昔阳县,也为老百姓开起了免费公交。

因为这一点,让我对昔阳倍增好感!

下车的地方叫武家坪,也是一个村。是高德地图误导我,说公交只开到武家坪,需要步行数里才能进入大寨。后来发现,这趟公交其实开进了大寨,返回时我就坐的它。

不过,这大概属于信息滞后,不属于宣传误导吧。

红旗广场

沿宽阔的公路前行一两里,对面路边出现了一幢两层高扁平状的房屋,顶上竖有大幅中英文宣传标牌,上书“大寨欢迎您”五个红色大字,还有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天马”标志,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了大寨村的高大上。

继续前行几步,一座小山之下,先前所见的那块巨幅红色招牌,也醒目地出现在眼前。

它的造型,是一面飘扬着的红旗,上绣金黄色的毛主席题词“农业学大寨”,有黄色穗带正飞扬在空中,只是白旗杆的顶部不是红缨枪,而是黄缨枪,让人感觉怪怪的。

看这红旗的架势,大略是从顶部斜劈开这座小山,加以整平,再将牌子框架斜靠其上而成的,因此显得特别壮观,够得上大寨之“大”。后来我得知,这地方就叫红旗广场。

宣传牌下,一群人正展开党旗合影。这自然是选对了地方。任何时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都不该忘记。

山墙上的题词与雕塑

与广场紧挨着没几步,就是“大寨干部学院”。加上小岗和南街,这是我看到的第三家名村“干部学院”了。看样子,几大名村都在想方设法培训干部,输出理念和管理呢。

大寨干部学院建成于2018年,并不算早,不过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因为它有毛主席等第一代领导人的题词加持,学院招牌也是“毛体”拼成,料他人也难有异议。

跨进大门,迎头是面五层高楼的山墙,其下部是一组大寨人开山劈石打梯田的石雕,上部则醒目刻着开国总理周恩来的题词,道是“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这一精神、一风格,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我却一直对“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没太想明白,政治和思想自然是要的,但非要时时牵强地“政治挂帅”,事事霸蛮地“思想领先”,则明显有其局限性,起码不合于科学文化常理。

试想一下,过去的大寨从顶峰滑落,不就是吃了时时事事都“政治挂帅”的亏吗?现今也有不少人,一味强调“政治正确”,差不多就是时时事事“政治挂帅”的新版,因此干出的荒唐事还少吗?

因此我觉得,过去的已成过去,但在新时代,在干部学院这个特殊地方,在入门的醒目位置,大张旗鼓宣传“政治挂帅”,似为校训一般,表面是尊重历史,实则可能适得其反,应该慎之又慎。

 

寨门

沉思着走出干部学院,溜过镇政府,就到了大寨村口。

眼前最醒目的,是两层楼房做成的寨门,一看就有点历史了。顶部同样竖有“大寨”两个大字,上层有房有窗,下层中间是大门,两侧却是光墙,刷着标语,左是耳熟能详的“自力更生”,右却不是“艰苦奋斗”而是“奋发图强”。

某种意义上,这是否暗示着,大寨的“艰苦”日子已经过去,如今重在“图强”呢?

门前平地,停着若干车辆,刚好有一车游人从大客上嘻嘻哈哈下来,正三三两两朝门里走去,门口便挨挨挤挤,人头攒动,一时好不热闹。本想先在门口留张影,见状只好作罢,也随人流向内走去。

看来,来大寨参观的人并不少,起码似乎比参观小岗村和南街村的人多多了,也热闹多了。(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游虎头山
登虎头山(大寨)[七绝]
(1296)走进山西昔阳大寨(一)
山西昔阳县:虎头山下有个大寨村,大寨村里有个好人公园
大寨团结沟上有座两用“桥”:下面输水,上面行人,边疆少数民族参观团曾参加建设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