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淋巴结肿大、发热、水肿、疲劳、昏迷、胸痛、出血倾向、男性乳房发育、低血糖、糖尿、消瘦、食欲不振、腹水、呕血与黑便、腹痛、肝肿大、黄疸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很高。发病原因普遍认为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摄入黄曲霉菌素、亚硝胺等物质有关。


(一)病史:原发性肝癌的自然病程为2年或更长。早期多无症状和体征,称亚临床肝癌或小肝癌,此阶段病程可长达10-18个月。待出现典型肝癌症状和体征,多属中、晚期,自然病程约6个月。中期从症状、体征出现至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出现,约4个月。从中期至死亡为晚期,病程仅2个月。
1、多有乙肝、丙肝病毒慢性感染、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硬化等病史。
2、主要症状为肝区疼痛、腹胀、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和肝肿大。有的有发热、腹泻及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等伴癌综合征。
3、晚期可有黄疸、出血、感染、昏迷和腹水、胸水、胸痛、咳嗽、呼吸困难、骨病等转移灶症状。
(二)体格检查
1、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边缘钝而不整和压痛。常有脾肿大。
2、偶可闻及肝区吹风样血管杂音。
3、晚期有恶病质、黄疸、腹水、胸水、腹壁静脉曲张及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三)辅助检查
1、甲胎蛋白(AFP)测定:对肝细胞肝癌有相对特异性,尤其对早期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定性检查的首选方法。如AFP>200ng/ml,持续8周;或>500ng/ml,持续1个月;或定期多次检查AFP从小于200ng/ml逐升至大于500ng/ml,即应考虑为本病。AFP异质体尤其抗AFP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更提高了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2、血清酶学检查:对AFP检查不能确诊的原发性肝癌,可有α-L-岩藻糖苷酶(AFU)、羧基-γ-凝血酶原、CA19-9,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功酶V(5'-NPD-V)、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醛缩酶A(ALD-A)、血清碱性磷酸酶I(AP-I)等检查,可协助诊断。上述瘤谱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更有诊断和鉴诊价值。
3、B型超声显像:可作为肝癌定位诊断首选。B超可显示癌瘤实质性暗区或光团,可检出直径为1-2cm的小肝癌。与AFP联合检查广泛用于肝癌普查、早诊和鉴诊。
4、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能显示直径在0.5-1cm以上的癌结节,常用于小肝癌的诊断。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DSA)是目前最好的小肝癌定位方法。
5、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可显示为局灶性周边比较清楚的密度减低区,但也可呈边缘模糊或大小不等的多发阴影。可显示2cm以上的肿瘤,如结合肝动脉造影能发现更小的的肿瘤。螺线CT(HCT)扫描能发现常规CT被漏诊的小肿瘤。
6、核磁共振显像检查(MRI)能清楚显示肝癌内部结构征征,对发现子瘤和瘤栓更有价值。
7、肝穿刺活检和腹腔镜检查   在超声或CT等导引下用细针穿刺癌结节行活组织检查,有确诊价值。腹腔镜检查结合直视下肝穿刺活检也可确诊。
8、剖腹探查   疑有肝癌,但经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如患者情况许可,可行剖腹探查以确诊和治疗。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延长病人生命。
(一)手术治疗:凡有手术指征者均应及时手术切除。
1、适应证:
(1)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
(2)肝功能代偿良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50%,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
(3)心、肺、肾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方法:应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病人具体情况及医疗条件等而定。
(1)小肝癌:右叶小肝癌可采取局部切除术;肝硬化伴小肝癌的最佳方法是原位肝移植;小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功差不能手术切除者,可用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其他手术方法有肝叶切除和右半肝切除术等。
(2)对术后复发或有转移灶者,应积极进行再手术。
(3)大肝癌可采用二步切除术。可用肝动脉栓塞化疗等方法使肿瘤缩小以获二期手术切除机会。
(4)对肿瘤范围不大,比较表浅,手术困难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液氮冷冻或激光治疗等方法。
(二)化学药物治疗:有全身化疗及局部灌注化疗两种。全身化疗虽常用,但效果不满意。常用药物有5-氟脲嘧啶(5-Fu)500mg/次,静脉注射,每周2次,疗程总量10g;丝裂霉素(MMC)3-4mg/次静脉注射,每周1-2次,40-60mg为一疗程,或者10-30mg,每2-3周一次;阿霉素(ADM)40-80mg/次,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或30-50mg/次,每日1次,连用3天,间隔3周再重复;顺铂(DDP)10-20mg/次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一次,5-10日为一疗程。上述药物可按细胞动力学原理进行联合或序贯方案治疗。肝动脉插管进行局部化学药物灌注治疗,效果优于全身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肝动脉灌注性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门静脉联合疗法等。
(三)放射治疗
1、适应证:
(1)肿瘤较局限不能手术者或配合手术等治疗者;
(2)全身情况能耐受放疗者。
2、放射性治疗方法有局部、半肝或全肝照射。可采用小剂量长疗程或分段照射,剂量为20-60Gy(2000-6000rad)。加温合并放疗对表浅肿瘤治疗有效。用131碘结合铁蛋白抗体或AFP抗体等作导向放疗,疗效更好。在CT或超声波等定位下以直线加速器或60钴作局部外照射。有的用超分割外照射与化疗等交替应用,以提高疗效。
(四)生物疗法:主要是通过该类物质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或改变宿主对肿瘤的生物反应状态,从而达抗肿瘤治疗目的。这类药物很多,主要有来源于微生物的,如卡介苗(BCG)等;来源于多糖类的云芝多糖K(PSK)等;合成药物左旋咪唑(LMS)等;来源于高等生物的免疫核糖核酸(IRNA)、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单克隆抗体等。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辅助治疗。


原发性肝癌
长 期 医 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卡氏评分<50)
或二级护理(卡氏评分50—80)
或三级护理(卡氏评分>80)
高蛋白、低脂软食(或半流质)
施尔康 1粒 1次/日
云芝多糖胶囊 0.5-1克  3次/日

临 时 医 嘱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血AFP、ALP、GGT、α-AT
胸部X线摄片
B型超声检查肝、胆
CT(腹部)
腹水测AFP、LDH及找癌细胞(必要时)

★特殊治疗医嘱

一、Ⅱ期肝癌:无手术指征、体质较好、肝肾功能无异常者。
(一)巨块型
1.顺铂(DDP) 20-30毫克/平方米
  丝裂霉素(MMC)3-8毫克/平方米
  肝动脉内灌注后用明胶海绵栓  需要时1月后可重复1次。
2.5%葡萄糖液1000毫升
  维生素C   1.0克
  维生素B6  200毫克
  地塞米松  5毫克
  静滴 1次/日×3日
3.甲氧氯普胺  20毫克  肌注  2次/日×3日
4.强痛定100毫克   肌注  1次/8小时(必要时)

(二)弥漫型
1.顺铂(DDP)  20-30毫克/平方米
  氟尿嘧啶(5-FU)  500-700毫克/平方米
  鸦胆子、碘油
  乳化后肝动脉内灌注  需要时1月后可重复1次。
2.5%葡萄糖液1000毫升
  维生素C   1.0克
  维生素B6  200毫克
  地塞米松  5毫克
  静滴  1次/日×3日  
3.甲氧氯普胺  20毫克   肌注  2-3次/日×3日

二、Ⅲ-Ⅳ期肝癌:原则上不宜化疗,以中医辩证施治为主。
(一)甲基斑蝥胺  40-80毫克  口服  3次/日  用6-8周
(二)干扰素  100万单位 
      0.9%氯化钠注射液5毫升
      肌注  2次/周  用6-8周

注 (1)有些巨型块病例,肝动脉化疗后病情改善,有手术条件可争取外科治疗。
   (2)有癌性发热者,可使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 。
   (3)有腹水者可加服氢氯噻嗪、螺内酯或呋塞米等。确诊为腹膜转移可给予腔内化疗(氟尿嘧啶1克或丝裂霉素10毫克,每1-2周1次,可用2-3次)。
   (4)如有出血倾向或肝昏迷前症状,应作相应处理。

   
★[输液组方]
1.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氟尿嘧啶针    0.5g
    静脉滴注,bid(10d为1个疗程)
2.0.9%氯化钠注射液    20ml
  塞替哌针    10mg
    静脉注射,qd(10-14d)为1个疗程)
3 0.9%氯化钠注射液    20ml
  丝裂霉素C针    4mg
    静脉注射,qod(10d为1个疗程)
4.0.9%氯化钠注射液    20ml
   阿霉素针    60mg
    静脉注射,qd(每周1次,连续3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病之肝癌 胆管癌偏方
肝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注射用洛铂在原发性肝癌 TACE 治疗中的专家共识(2016 版)
“治愈”可能,多纳非尼联合方案助力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成功转化
肝癌的肝动脉栓塞化疗
微小病灶的CBCT引导下精确栓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