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维空间与中国汉字(第三章 物与质 元与素)(单渔泉)(Four-dimensional space & Chinese characters)

物来源于“元”和“素”,“元”即是信息。

“物质”一直在争论中保持着存在。人类对于“物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解。近代科学界认为,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例如空气和水,岩石和土壤、食物和棉麻,煤炭和石油,各种金属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纤维、塑料等等,都是物质。人体本身也是物质。除这些实物之外,引力场、电磁场等也是物质,它们是以场的形式出现的物质。

所有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物体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而原子是由互相作用的次原子粒子所组成,其中包括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许多电子组成的电子云。一般而言,科学上会将上述的复合粒子视为物质,因为它们具有静止质量、体积。相对地,像光子等无静止质量的粒子一般不视为物质。

“场”是指某种空间区域,其中具有一定性质的物体能对与之不相接触的类似物体施加一种力。例如,一个有质量的物体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能对所有其他有质量的物体产生引力。同样,一个带电物体对其他带电物体施加一种力(吸引力或排斥力)。磁体周围有磁场。物理学家认为动量应该存在于场之中。如此的认定让物理学家们相信电磁场是真实的存在,使得场的概念成为整个现代物理学的范式。

        【物】如图5-1的符号现在写作“物”,读音为[wù]。在中文辞海中的解释主要有:事物;内容、实质;泛指颜色;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图5-1的“物”符号分上下或左右两个部分。上或左的部分是如图5-2的甲骨文符号,现在的汉字里写作“勿”,读音与“物”相同,是“否定”的意思。那个弯曲且带有分叉的线条代表实物,而那些分散且方向一致的“、”则代表“场”。这个符号重点会意的不是那个“弯曲的线条”,而是在会意那些“点”;而下或右的部分在甲骨文里代表一个已经具有可以被感知到“物理特性”(如光、颜色、味道、硬度、温度等等)的实物。如此我们可以诠释甲骨文“物”符号在向我们会意:物是由实物和场组成,并且已经具有可以被感知的物理特性。

实物之“实”在于感知。而图5-1的“物”符号下或右的部分具有上下两个枝叉,预示着“多”,预示着结构的相对成熟。在一些对甲骨文的解释当中,完全从“象形”的角度出发,活生生地把“物”符号上半部分解读为“带血的刀”,下半部分读为“牛”,而把“物”符号解释成“刀杀牛”。但似乎“刀杀牛”怎么也跟“物”扯不上关系。

道学对于“认识”这种意识行为是宽容的。道学认为:“有其理无其事”,“有其事不知其理”。这在众多哲学体系中是少见的,也是客观而科学的。一句话诠释了人类认识的阶段性和局限性。

如果不理解那些“点”是“场”,不知道“场”的存在,没有关系,因为早晚会知道、会理解的,只要遵从“道”就可以了。然而偏偏有人非要否定“道”,非要诋毁“中国汉字”,说什么:“汉字不除,中国必亡”。语言是文明的基石,是一个民族的粘合剂。语言也是哲学的基石,文字里蕴藏着哲学的本源。诚然,科学技术是发展的关键,但不管它有多么的重要,那也仅仅是一方面。中华民族有过不少艰难困苦的时期,而我们之所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根本在于我们有一个能够禁得起考验的文明。中华文明有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有历史悠久、饱含哲学、科学寓意的语言文字,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底蕴,不可视而不见,不容妄加质疑。

“物”包含实物和场。四千多年以前中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就在两百多年以前,当世的人类仍然对此一无所知。远古时代人们并没有任何数学、物理、化学理论体系和显微镜等实验设备支持,理智一点的推测,应是闭上了眼睛感觉到的,“不理智”的推测,莫非他们受到了某种“智慧”的指引。

然而严谨的中国古人却意识到,甲骨文“物”符号仍然没有描绘清楚物的“本源”,“物”符号仅仅对宏观领域进行了阐述,需要进一步描绘微观领域的景象,描述“物”的微观特性“质”。

        【质】如图8-1的甲骨文符号如今的汉字写作“质”。在辞海中的意思主要有:质地;性质、本质;作为保证的人或物。这样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实在是用“质”解释“质”,只是让人感觉到“质”里面确实有一些实在的成分存在。那么到底是什么组成了“质”呢?甲骨文符号将告诉你答案。

仔细对比如图8-1的三个符号,我们发现它们都包含如图8-2的“贝”符号。“贝”符号提示我们,“贝”里面具有完善的“微观结构”,尤其是左边的符号,像是一个“核”。图8-1的第一和第三个符号包含如图8-3的符号,这个符号如今写作“彳”,是汉字偏旁,表示“运动”,图形上也隐含着一些“阴”的属性,“水”的属性,即信息属性。图8-1的三个符号上方都含有代表能量的符号。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甲骨文“质”符号会意:含有结构、运动、能量和信息。

质量(物理名词)从何而来?当今科学界有一种解释认为,物质的本源是单位空间的运动。单位空间的运动产生质量,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是爱因斯坦著名的:E=mc²,m=E/c²。物质的本源就是没有质量的空间(量子)接近光速的运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通常是有结构的,物质结构在层次上具有基本单元。超弦/M理论和圈量子引力从不同的侧面,对量子引力的本质和规律作出了一定的揭示,它们在普朗克长度(10^-33厘米)领域一致地得出了空间量子化和物质微观结构基本单元存在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在说:物质就是空间,而空间是不连续的,是单元化的,是一个一个的微小单元链接而成。截止到目前,科学界仍然争论不休,因为宏观和微观总是矛盾的。而上述的解释虽然可以“左右逢源”,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空间不“空”,实物不“实”,这恰恰是道学的基本观点淋漓尽致的体现。宇宙的质量是多少?或许自从宇宙之“元”、之“一”起,一直都是“零”。

【零】如图9-5是甲骨文“零”,在如今的汉字里写作“零”,在辞海中的意思是:①下雨;②草木凋落;③不完整;④位于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唯一整数,记作“0”。

位于符号底部的多个 “口”代表多个周期,而那些“点”代表“元素”或“物质”,说明空间并不是“空”的;位于符号最上面的“一”成横贯形态,代表“一”是下面的这些“元素”或“物质”的“总”来源。

“零”符号会意:宇宙内处于周期状态的万物都来源于上面的“一”,这个“一”就是“0”,就是“无”,就是“一”等于“零”。至于“下雨、草木凋落、不完整”等解释应理解为文字本意的后续延伸。

【素】“幺”如图9-4,辞海解释是:①幼小,排行最末的;②微小。“幺”符号用两个相接的“宇宙单元”会意:素是一个微小的结构系统。这些“宇宙单元”实际上是“微小”的,因为在道学里,“大”和“小”是一样的,“小”也是“宇宙”,没有本质区别,即宏观和微观是统一的。万物殊途同归就是这个道理。

“素”(如图9-3),辞海解释是:①白色生绢;②质朴,本色的;③根本;④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等。“素”符号会意:含有微小的结构系统,含有能量并具有物理特性,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元】“兀”如图9-2,辞海的解释是:①高耸特出貌;②浑然无知貌;③静止貌;④犹还。符号会意:来源于基本元素并在法则下存在的事物。但由于没有上方的“点”或小横线“-”,则是在重点会意:失去了本元的“指引”而处于静止状态。而“元”符号(如图9-1),则重点会意“兀”来源于上面的那个“点”或小横线“-”,那里才是“元”点。

一个“点”是“元”。而“点”意味着“没有质量”,“没有空间”。那“元”是什么呢?是信息。

科学界宏观和微观不能统一的根源在于如何看待“宇宙”和“道”,在于是否真正理解“道”的含义。在甲骨文和道学里,对于宏观和微观的统一问题,已经从文字和哲学的层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其一:“道”即是“存在”。“道”可以包含无数个“宇宙”,“旦”也可以生出无数个“一”或“元”。

其二:宏观和微观是统一的。宏观和微观都具有单元属性、粒子属性、周期属性。

其三:“道”是“阴阳”的。相对于周期存在的宇宙三维空间而言,“阴”即是一个维度。“阴”即是信息,信息是永恒的维度。

其四:“阴”和“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阳”灭失成为“阴”,“阴”则是“阳”的诞生之母。

其五:“阴”和“阳”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处在一个“系统”之中。

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信息时代”,只不过最近才意识到“信息”的重要地位。不得不说人类忽略了信息,忽略了“阴”。或许至今人类还没有认识到信息也是一种“存在”,或是没有把“信息”真正当作“存在”来对待。人类只知道“阳”可以灭失,却没有认识到“阳”原本就是来自“阴”的“虚拟”。



单渔泉 2020年12月15日 

于中国·成都·青城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量子纠缠的方式有可能是利用人类感知不到的暗能量,依据是目前的宇宙
河南发现神秘符号,比甲骨文还早四千年,它才是最古老的汉字?
如何解释四维空间的概念?
宇宙11维度空间看似很遥远,实际上每一个人都进入过
克莱因瓶全诠释了四维空间,真有无数个的世界,难道平行宇宙真的存在?
什么是时间.光子与时间的关系.揭开时间存在的神秘面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