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教育的质量:《大学之路》

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许多同学都感慨:要是当时能有人在学业和生活上给予更多指导,我们的大学生活会有意义得多。这是我对我的大学教育非常不满意的地方。

因为受困于计算机资源的稀缺,反而因此练成编程一次成功的绝技,并且在后来图灵奖获得者之间的非正式编程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像我们当时那样为缺少计算机资源而发愁了,因此在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上,他们理应远远超过我们。

(三山:人和人的区别在困境和逆境时最明显,也是逼出一个人最大潜能的最好时机。)

据我的观察老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既在这个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又善于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直白。但这类人并不多,因为口头表达的训练是许多大学的一个弱项。第二类老师是某一门课讲了很多年,他们不断思考如何改进上课的效果,并且善于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如今在中国大学里面第二类老师的数量都有限,因为资历深又愿意给本科生上课的老教授并不多,因此大学里第一类老师的数量常常决定了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好坏。

(三山:身为老师不妨扪心自问自己属于那一类?还记得自己当初选择做老师的初心吗?夜深人静是否会脸红?面对台下学生的眼睛是否会心虚?)

在大学里面我常常看到讲台上老师在辛辛苦苦讲课,下面的学生一双双目呆无光的眼睛,甚至很多人在开小差和睡觉,老师还不得不通过点名写条子来强制学生听课,我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悲伤。我在想将来要是自己有机会上讲台,一定要把课讲得像单口相声似的,让学生们每天来上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或许这门课根本就没必要开设。

(三山:讲台上有多少老师对自己有这样的期待和要求并孜孜以求做到?)

在中国的大学里面基本上只能靠学习成绩排队。任何的通才教育素质的培养,在学习成绩面前都变得一文不值,我一直认为和朋友们适当的玩也是上大学的目的之一,年轻人在读书之余似乎也应该尽情的玩耍。

(三山:玩的时间太少或不会玩,最终让大多数人既不会玩也不会学。)

年轻人有一种模仿和学习他人的本能,若能善加引导。那么他们就能很好的成长。

两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拥有了足够多的“关于世界的知识”,这些从来没有写在书本上,但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必须要学习。(三山:这些“关于世界的知识”我们的大学教育里有多少?)

我认为在研究生阶段好的导师比好的学校更重要,我在读研究生的阶段,最大的幸运就是找到了我一生在技术研究上的立足点。我就进入了王国维所说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山:有多少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能找到“一生事业的立足点”?)

我在出国的时候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要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读一个高水平的博士,然后成为这个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在这个前提下我挑选学校的标准也不再是能给我全额奖学金的美国大学,而是要进入一个名气和整体学术水平,尤其是导师的名气和影响力都很高的实验室。

三山:有多少人出国的时候能如此目标清晰?)

在美国读博士最重要的是选对导师和实验室,而不是徒有虚名的大学。导师和实验室对一个博士毕业生的帮助,甚至是一辈子的。其实我后来工作了,遇到的同事和合作伙伴很多都多多少少跟我的导师和实验室有一点关系。在学术界这种小圈子的影响力就更大了。比如在理论物理领域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波尔,波恩,卢瑟福和费米等人的学生或者出自以他们为核心的小圈子里,在数学领域微分几何的很多大师都出自陈省身门下。这也是我一直强调读博士必须找自己所在领域最好的教授的原因。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这就给了我这样的长跑者以机会。

(三山:我的世界简单,年少时看人分两类:读红楼和不读红楼的,如今看人也分两类:从学校毕业后继续保持阅读习惯每日读书和不读书的。)

对于教育的目的,一个人在十八九岁时未必能够想得很清楚,我在大学毕业时并不知道会对什么产生兴趣。但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那时,如果他还能够学习就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了,能够客观地对待成功和挫折的人,在外人看来就能不断的有好运气。人在成功时并不会因为这件事的发生而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而遇到挫折时也不会因此而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无是处。但是能力优点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后来总是能够发挥作用。

如果有人问我选择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我总是告诉他本科生应该去那些经得住时间检验的著名学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课上得好或者是有更多的科研计划,而是因为他们聚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本科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本科生所学的具体内容,大多数对后面的工作帮助有限。而对于研究生来讲,只要找一个好的城市,因为那里的机会要比偏远落后地区多的多,对博士生最重要的则是教授和实验室,因为专长教育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一个好的教授,不仅能在学业上把博士生培养好,而且能够让博士生有一个极其开阔的视野,并且为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铺平道路。

在我看来,当我们毕业后不是要利用学校的名气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通过我们的成就让学校的名气得以提升时,就说明我们收到了最好的教育。

(三山:记得那时开学都要写一篇作文《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文末一般都会写一句:今日我以学校为荣,他日学校以我为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以上摘自《大学之路》第三章:我的大学经历

三山摘抄于2017.1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博士生的培养,真的很不一样?
上了研究生你才会懂: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
博士生生活调查:被动地沦为各种项目技术工人
刘庆:从严禁假日上班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说起
隐形的暴力:揭露英伦名校的另一面
美国博士有多香?如何合理规划申请时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