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阳修母亲最动人的育儿信念

欧阳修四岁丧父,因其父生前只是个小吏,俸禄微薄,且又乐善好施,不喜欢存馀,所以,及至其父去世时,欧家居无片瓦,种无寸垅,生计也变得难以维持。一时间,欧家唯剰欧阳修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孤苦伶仃

当此之时,改嫁,是欧阳修母亲最好的出路,但她却自誓守节,决定躬亲抚养才四岁的欧阳修。欧阳修直到二十四五岁,才得到俸禄。欧阳修母亲就这么仅凭自己一妇人之力,养了欧阳修二十多年。那么欧阳修的母亲是靠什么坚持了这二十多年,并把欧阳修抚育成了一代文豪呢?其中的缘由恐怕不是封建社会所讲究得三从四德那么简单吧。

欧阳修母亲在世时经常对欧阳修说这样一句话——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这里的“后”指的的是好的、有出息的后代。

据此,我猜想,这句话应当就是欧阳修母亲的生活信念吧!这份信念更是让她几十年如一日,在俭约中不知疲倦地为她的家为她的儿子欧阳修日夜操劳。那么,她的内心为什会产生这份信念呢?这份信念又根植于什么之中呢?

除了三从四德,封建社会还有句古话——母凭子贵,妻以夫容。

不错,她的这份信念正是缘自她的丈夫和儿子欧阳修,她的这份信念起初一定是根植于他的丈夫与儿子身上,最后在她的心中得到确立。不过,这份信念,更主要的是缘自她的丈夫。

缘自她的丈夫?一个连家都营建得很差的人,他的妻子怎么会以他为荣呢?但,欧阳修的母亲就是与众不同,她对她丈夫的欣赏,不在于她丈夫能做多大的官,能赚多少钱,而是在于她丈夫的善良与孝顺。

上文提到,她的丈夫,俸禄虽低,但仍乐善好施,不愿存什么钱,以免被金钱所累。这还是其次,她的丈夫,更是位悲天悯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对囚犯充满人文关怀的判官。

她的丈夫任判官期间,经常秉烛处理刑事诉讼案卷,期间经常停下叹息。因为他每次都为那些被叛了死刑的囚犯仔细审核案卷,想替那些死刑犯找到一条生路,让他们免于死刑,每每无法帮他们找到生路时,他的心中都会因非常遗憾而叹息。更令他愤慨的是,世间的那些官吏竟常常要判犯人死刑。

于公,她的丈夫是如此的善良人道人性十足;于私,她的丈夫又是那么的孝顺备至。



他俩是在她婆婆去世四年多后才结婚的,虽然她没有亲眼见到她的丈夫侍奉父母,但她丈夫的那颗纯孝之心还是令她刻骨铭心。

每年祭祀时,她的丈夫总会在她婆婆灵位前痛哭流涕着说:“与其身后祭品丰盛,不如生前微薄抚养。

偶尔备办些酒食,她的丈夫也是泣涕不已,说:“以前经常没得吃,不够吃,如今生活稍微有所改善,可是这些又无法给父母享用。”起初,欧阳修母亲认为她丈夫也许是新近免除守孝,所以孝心不敢减。后来,她丈夫还是一如既往,终身都没有改变过。

藉此二者,欧阳修的母亲就经常在欧阳修面前论断并坚信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俗话说,善有善报,她的丈夫有着如此真诚仁厚的心,所以她一直都坚信她丈夫所做的那些好事,丈夫去了,这些上天一定会把这些好事报答在他的孩子身上。

看来她的那份信念,更深层的是根植于仁厚善良的人必定得到好的报答的天理。

她的儿子欧阳修,也不孚她所望,从小就聪明好学,欧阳修的叔叔更是在她的面前夸赞欧阳修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这一切,无疑再次增强了她的信念。

欧阳修母亲一生也是勤俭持家,欧阳修身居要职后,她还是俭约持家,一点都不想超过生活困难时的用度。

她说她的儿子不是无原则的附和别人的人,难免不被罢黜,得时刻准备着将来患难的日子。后来,欧阳修被贬,欧阳修怕她不适应,而她却反而宽慰欧阳修说:“我们家本来就贫困,穷日子我早就过习惯了,只要儿子你能适应,我就适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伟大的四位贤母
中国古代“四大贤母”是指哪四位女性?
10首古诗词献给母亲节
献给母亲的10首古诗词、成语及典故,祝天下母亲幸福安康
古代四位伟大贤母,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 家教园地 】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古代四位伟大的贤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