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厂:《不歌樓舊藏》(將出版)一一文登鄉賢于熙學詩頁兩幀
青島名家美術館舉行的“北京琴島藝術品拍賣會”,有兩頁予之家鄉、文登著名詩人書法家于熙學的行書錄唐人詩,拍賣公司功課未做好,圖錄中把于熙學的“學”丟掉了,注明是“于熙書法兩幀”。想是製圖錄時因為詩頁上未落名款,只鈐了書家的幾方名字別號印,其中有兩方“于熙學”白文印,大概“學”繁體篆書不太好認,所以索性棄之不錄,只錄用了“于熙”。圖錄上且未附書家簡介,這正是撿漏的好時機。果然以大大低於心理價位的價格拍到了手,心中甚是歡喜。

因為史料所載于熙學的生平行跡很亂,予求助於鄉友丛培發兄臺。丛兄文登文史專家,果然搜集來的資料可以厘清于熙學的生平行跡。這裏費些筆墨,敘述一下鄉賢于熙學。

先錄“百度”中的錯錄:

于熙學:清康、乾、雍間著名詩人、書法家,字無學,于其(王召)之子,文登人。諸生,雍正間附貢生。嘉慶(1791~1820)年間官至工部虞銜司郎中,人稱于水部。曾遊學濟南名士王蘋,後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出資為王蘋《二十四泉草堂集》十二卷刊行問世。藏書數萬卷,著述有《鐵槎漫語》。
 
上述“百度”,其他錯處暫且不論,僅是年代上就大錯特錯了。云其“雍正間附貢生”,“雍正”是1723 ~1735年,既然云其為雍正貢生,那末于熙學當時已經是成年人了,怎麼可能近百年之後又去任嘉慶(1791 ~1820)年間的工部郎中?再者,康熙五十六年是西元1717年,比雍正年還早,王蘋出書,嘉慶郎中怎麼可能“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出資為王蘋《二十四泉草堂集》十二卷刊行問世”?不知“百度”在哪里拼湊的資料,還堂而皇之是百度頭條,誤人子弟矣!

據丛兄抄錄過來的光緒版《登州府志·藝文志》于熙學條云:

于熙學字無學,晚號秋溟。其玿子,幼孤,刻意勵學。由附貢生官工部虞銜司郎中。好藏書,所居東始山房,牙籤萬軸,手至校讎,終其身不懈。《雍正乙巳志》舛訛處,皆引據史冊,及各家集部訂正之。歴城王蘋任成山衛教授,熙學以詩進質。蘋授以詩法:“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為宗旨。”熙學篤信之。所為詩,清微淡遠,得王、孟遺意;書法亦仿唐人,剛方磊落,細筋入骨,得歐、柳之神,人爭寶之。著有《鐵槎樵語》十卷,張鵬展采入《山左續詩鈔》。子致,字此度,諸生,有《霽鶴堂詩稿》;邁,字我斯,歲貢生,豪宕沉雄,似李北海。

《光緒文登縣誌》未提及于熙學“嘉慶(1791 ~1820)年間官至工部虞銜(應為衡)司郎中”,只云其“由附貢生官工部虞衡司郎中”,糾正了“百度”中的錯誤。

再據《文登報》一篇《文登于氏藏書考》署名文章:

于熙學,字無學,晚號秋溟。家住文登縣大水泊村,世稱大水泊于氏。他的祖父于可托是清初名臣。曾官工科給事中,後周歴六科。他剛直不阿。敢於直諫,順治帝稱他為“直諫議”。康熙時官至戶部左侍郎,《清史稿》有傳。他很注意教育後代,買了不少古書,供他們學習。他的長子于其玿就是熙學的父親。其玿於康熙二十七十五年(1688)取得貢生的功名,後來也沒做什麼官。他很喜歡寫文章,講究章法和用詞,就是一篇短劄,也不隨便下一字。《文登縣誌》評論他的文章“淡而遠,古而逸”,當時的大學者何焯就很欣賞他的作品。其玿家庭殷富,購置了不少書籍,收藏在他的樹筆堂內……有《樹筆堂雜文》一卷,歴城王蘋為之作序。說他“詩筆爾雅,詩解卓葷”,可能不是虛論。遺憾的是,他三十多歲就死了……熙學幼年喪父,由他的叔父于其珣督教成人。但父親那種嗜書之風却深深地影響了他。他從小就喜歡文學,尤其迷戀詩歌……康熙五十六年(1717)熙學以副貢生官工部虞衡司郎中,在京師刊行了王蘋的詩集《二十四泉草堂集》……

綜上所述,于熙學應是生於康熙(1662~1733)年間,字無學,號秋溟。康熙五十六年(1717)副貢生(科舉制度中,生員,也即秀才,一般是隸屬於本府、州、縣學的,若考選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則不再是本府、州、縣學生員,而稱為貢生。意思是人才貢獻給皇帝。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出官工部虞衡司郎中,五品官。工詩,頗享盛名,且有著述,書法唐人,師法歐陽詢、柳公權,亦甚得趣。

于熙學《行書詩》两幀

予拍得于熙學的詩頁,一幀25X18cm,一幀27X15cm,皆水墨紙本,兩張裝池在一張鏡片之上,紙泛黃,其中一張有殘破小缺。25X18cm這頁錄的應是自作詩:
 
不堪人老大,種柳已成圍。
羽翼中朝少,塤篪故國稀。
微言及莊老,散帶歸芳菲。
莫惜閒書劄,雁門多雁飛。

未署名款,鈐印“于熙學印”白文。另一頁書錄唐人杜甫的《日暮》,也是五言律詩: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裏,何須花燼繁。
 
仍是未署名款,鈐印三方:于熙學印(白文)、秋溟印記(白文)、無學(朱文)。幾方印章刻工上佳,印泥亦見考究。                              

書法以歐、柳鋪底,筆力渾勁,骨格清健,展紙落筆,氣勢超舉。再輔以蘇東坡書法的古雅緊密,神采動人。字幅中躍出的幾個豐腴的字,也可以做到肥而不露肉,功夫很是深穩。行筆流轉,深得剛健婀娜,自在爛漫的意趣。此為自作詩稿和錄唐人詩頁,非為創作的書法作品,故得天真灑脫之致,無有塵俗之氣,實為難得,堪可寶玩者耶。

兩幀詩頁加起也還不到一平尺,但好東西應以質計價,而不能以尺計價,故定價三萬元吧!畢竟書法家康熙貢生詩人,書法亦享名,二三百年的歷史了,可謂老矣!書法又極超邁離俗,內容又好,尤有收藏價值。虧在其中一幀上有殘,否則定價還要高出一些呢!

2017年9月15日於聞樂不樂齋晨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禄卿
關於釋來復
盲派看陰宅法訣
【山东】文登文山联
古今印史/明·徐官|篆刻,印论|::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放眼天下风物秀,容思古...
米芾 行楷书 破羌帖跋赞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