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所经历的40年(13)

       这一届招了二个班,编为40班、41班,每个班大概45人左右,我们村(大队)一起过来的有5个人,3男2女,2个男生分在了40班,我和另外2个女生分在了41班,这所高中的招生范围基本是属于县域北片、西片几个乡的生源,少量从其他地域过来的,因此,只熟悉和我一个初中过来的同学,其他都是陌生的面孔。我和屈亚峰坐在一张桌上,后来知道,这小子是个文艺青年,爱好画画,并且画的不错,准备走文艺线的,文艺青年的内心明显和我不同,后来也引出了不少风流趣事,这是后话,暂且不说。这个时候老师安排坐位和初中不一样,男生和女生不在坐一张课桌上,而是前后左右岔开,这不知道老师动的什么脑筋,不过,后来实践证明,这种坐法好像也无济于事,火花还是会擦出来,毕竟到了青春萌动的年纪。

      宿舍就比较壮观了,三个大的房间连在一起的,用木头搭成上下二层,每层为一个大通铺,不分年级,男生和女生各一个这样的大宿舍,晚上睡觉基本上人挤人,按老师的话说:冬天暖和!晚上睡觉的时候,各种梦话、打呼,此起彼伏,脚臭、汗臭,臭气熏天。更可怕的是还有跳蚤,看来,这三年的时间,我要在这种交响乐和与跳蚤的战斗中度过了。我们是新生,基本上睡在二层或边角的地方,我印象中不止一次发生过摩擦的事,还好,没发生过大的冲突,所以也没什么印象,毕竟,这个时候年纪也大些,能考上高中的大部分孩子还是想好好学习的。

      学校有个大的食堂,依旧是用饭票,还有一些老师家属在家里开个小食堂,烧些饭菜,卖给学生们,有时大食堂的饭菜不好吃,或排队太长,我们就会到这些小食堂去吃,印象中有五、六家,我基本上每家都吃过。相对饭菜做的好吃,比较公平,对学生态度好,是一位历史老师老婆开的,不像有的,同样的价格,饭菜数量少,也舍不得放油,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我们,饭量大,肚子缺油水,那个时候不太考虑味道,填饱肚子是前提。我经常是“三干二稀”,就是三两米饭,二两稀饭,然后再买一个菜,加上自己每星期带过来的咸菜,基本上也够了。其实,每次打二两稀饭,主要原因是当时家庭都比较困难,大部分学生都会从家里带些盐制好的萝卜干、咸白菜、咸江豆等,把干饭和稀饭和在一起,就点咸菜就可以了,所以现在同学们谈论起来,大都对“三干二稀”、“五干二稀”印象深刻,这也是当时的境况吧,现在的孩子不会出现没钱吃饭的情况。记得我当时的伙食费用是每个星期5元钱,一个星期六天,还要留出来回的车票钱,所以每周会从家里带一罐咸菜,不然就不够。记得有一周,家里的确没钱给了,一罐咸菜也管不了一个星期,没办法,一个关系比较好同学中途回去又带了一罐咸菜过来,才解决菜的问题。

      三年的高中生活,就是在“三干二稀”和着咸菜度过的,但也开心快乐,也没感觉家贫不如人的不快和尴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食堂的窘态
散文 | 那年吃饭有点闹 | 作者:张开强
李端芹丨梦回食堂(散文)
黄艳波 ▏抢饭
蓝灰高中(一)
“拉练”情怀(作者:小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