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一个人的毁灭,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

贝克汉姆的纹身

背后的意义令人深思↓↓↓

今天的视频,讲的是暴力给儿童留下的烙印,将会成为一生的阴影,挥之不去。

在这些暴力行为中,父母对孩子语言暴力是最普遍的。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撤回,年少时受过的痛与伤害,再也无法弥补。

每个父母都应该都意识到一点:一个孩子的毁灭,往往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

有多少父母,在拿语言当武器

人与人之间出现裂缝,往往是因为不再好好说话。

哪怕那个人是父母。

北大毕业的王猛(化名),拉黑了父母6年,甚至写了一封万字书信,发给很多同辈朋友,希望他们不要让更多孩子遭受自己受过的伤害。

从小到大,他的父母不仅习惯性忽视他的需求,甚至一次次用恶劣的言语攻击他。

上初中时,王猛因调座位后身边环境糟糕,向父亲诉苦,父亲怒吼:

“同桌有什么影响?”

“最卑贱的狗才想要什么公平!”

“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哼。”

高考完后,王猛和父母毕业旅行。导游在安排住宿时,开玩笑说:“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

王猛顿时不知所措,父母却什么都没说。

回到房间后,王猛问父母为什么这样说,母亲歇斯底里语无伦次地大骂他一顿。

第二天,父亲对他说: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言下之意是,王猛应该忍受闲言碎语。

20多年里,父母的恶劣语言,从未停止。一字一句,刀刀溅血,像刀子一样扎在王猛的心上。

以致于王猛一度陷入痛苦迷茫,变得内向敏感,咨询师也说他几乎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被父母语言暴力伤害的,不止王猛一个。

在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中,许多案例让人熟悉无比:

有人说,父母离异后,没有从父亲那里拿到生活费,回来后被母亲指责:“生你有什么用?”“和你爸一样没良心的东西。”

有人说,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被父母骂:“你的书全都白读了!”

有人说,因为拒绝相亲,被父母说:“养了你那么大,一点都不知道父母的苦心。你就是个白眼狼!”

恶语伤人六月寒,那些脱口而出的残忍语言,说的人转眼就忘,可听的人,却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忘怀。

伤人的话是无法撤回的

有的痛苦会烙印一辈子

语言暴力,有时比肢体暴力更可怕。

它就像一根细小的针,在生活每个缝隙,留下不起眼的伤口。随着年月积累,足以让一个人千疮百孔。

▍有人因此性格孤冷,怨恨父母一辈子。

作家张爱玲四岁那年,父母离异。

后来,她逃离父亲的魔掌,奔向母亲。

结果母亲一边可怜她,一边又挑剔她——她总在怀疑这个女儿值不值得自己培养。

母亲情绪失控时,冲着她咆哮,说当初就不该认真照顾她的伤寒病,说她活着就是为了害人。

张爱玲在母亲面前,总觉得自己“真是个废物”。

幼年沉重的心理创伤,让她在潜意识里,树立起了对世界的敌意,变得冷漠,变得孤寂。

而这深深影响了她的写作、情感和生活。

她晚年在小说中残忍述说自己药物堕胎。

因为自身未能得到的感情,担心自己以后也不能给予下一代。

▍有人至今都无法摆脱痛苦的回忆。

曾有读者说,小时候母亲以影响学习为由,强行把她头发剪成了马家军式,并且轻蔑地说:

“女孩长大了就知道打扮,所以成绩才不如男生。”

青春期正是爱美的时候。每当她想买衣服鞋子,或是在意脸上痘痘时,母亲都会变得怒气冲冲:

“这衣服难看死了!”

“广告都是骗人的,什么治痘药膏都没用。

人长得丑,不关皮肤的事。”

而这样的言语暴力,一直延续到她结婚后。

她意外流产,母亲因为一点小摩擦,当着女婿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你以为你为什么坐不住胎?你以为你为什么流产?因为你不听我的话,你缺德,你活该!”

从小到大,她深陷这样的怨怼和指责中,感到自卑,愧疚又抱歉,无数次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

后来为了“自救”,她选择了移民,几年才回国一次。

再亲密的关系,在恶言恶语的摧毁下,也可能有断线的一天。

▍有人变得和父母一样暴戾,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沈阳拘留中心的几名青少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提到了背父母骂的经历。

“妈妈每天骂我,经常让我去死。”

“说我没用,说我是废物。”

“从没有夸过我,骂我最多的就是猪脑子。”

每个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

在父母粗暴语气的“传染”下,孩子的情绪也特别容易激动,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口。一旦力度失去控制,就很容易犯罪。

伤人的话是无法撤回的,有的烙印,会印刻一辈子。

你永远想不到,一句恶语,究竟会怎样改写孩子的命运。

我们能不能好好说话,不伤人

父母语言暴力的背后,是对孩子的不理解,不尊重,也是最粗暴的控制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的生养之恩,可以粉饰一切,打着“我为你好”,“我爱你”的旗号,就肆无忌惮地孩子。

所谓的亲子关系,并非隶属关系。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该成为父母的牵线木偶。

他是你孩子,却不是你“的”孩子。

他的人生,不该被“为你好”绑架;

他的成长,不该成为父母负面情绪的发泄对象;

他的未来,不该笼罩在语言暴力的阴影下。

愿已经是父母,或将要成为父母的我们,都能温和,理性,好好地和孩子说话。

因为,成为家人,就是要彼此关爱。

因为有爱,所以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毕业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一个孩子的毁灭,是父母的语言暴力!
北大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12年不归
5句“烂口头禅”毁一个孩子,好父母嘴上都有条拉链
李玫瑾: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不是游戏不是贪玩,而是最亲的父母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为什么有些父母的爱是伤害?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曝光了多少中国家庭教育的惨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