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专栏】雷小萍 || ​因“让家长批阅作业”引发的思考

【电子课本:20年秋】1-12年级 

 【中小学:试卷】语数英

● 【20年秋:微课合集】【语数英】

 【优质课教学视频】语文

● 【世界经典电影】 800部(合集)

因“让家长批阅作业”引发的思考

雷小萍

之所以给“让家长批改作业”带引号,是因为对其度与面的本质存在质疑,也是因这件事情引发的思考。网络将此事和教师推上了风口浪尖,各地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等等,让人思虑颇多。

都说,谁也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时代发展的脚步。每每看着学生们的书包,总会想起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课程是分主次的,主课只有语文和数学,英语都没有怎么提到日程上,况且还是到初中才开设了这门课程。

我们的书包就是母亲们缝制的,不大,一根带子单肩背或者斜肩背;再后来,就是军用包那种,从来没有觉得重过。我们也没有什么补课种种,被老师留下来背书抄写什么的,则是家常便饭。

家长下地回来看到我们,总是不忘叮嘱:好好听老师话。现在的小学生,课程比我们增加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被重视的课程也多,学生若是全才,最好。他们拥有各种才艺,各种特长,比我们能多了。

老祖先说的“艺多不压身”这话在孩子们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证明,我们也很佩服羡慕现在的孩子。这些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他们是勤奋的,是辛苦的。从这些方面来说,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体能、天赋等诸多方面因素都是一种考验,怎一个合理安排了得!

结合上述现象,从相辅相成的必然性上讲,我们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都需要与之协调步伐。无形中都被增加了负担,提高了要求,加强了难度。是啊,同样的一粒种子,播撒在不同的土壤里,后期得到的浇灌和扶植程度,对这粒种子的影响何其重要!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生养孩子不再只是传宗接代,完成人类繁衍生息的使命,也肩负了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对于一个学校来说,那就更不用说了,要对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来。

不是说以前没有,而是强度难度和高度的变化。大担当需要大能力,大责任也需要大付出。家长与教师这两种角色,不再那么单一了,累是必然,是趋势,更是需要。

我们生活在被网络包围的时代,改变不了的东西很多,这就更需要有一双慧眼,一个智慧的头脑,一颗沉着冷静的心。当某种现象出现了,就当耐心仔细究其根源,站在一定的高度和广度上去认知和思考。

每个行业里,都有不同的人存在,出现问题了,大家都抱着诚意去解决,而不是一时兴起,一时快感,一时发泄,将其很快扩大化,去制造不符实情的声势,引发好事者的渲染。“让家长批阅作业”,就此举本身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督促家长参与到孩子成长过程的一种方式。

也咨询过身边的同事,做过一些调查,即使他们不做要求,事实上有责任心的家长,重视孩子成长与学业的家长,不用说每天都会检查批阅,以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反馈解决,同时,也能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尽到了监护人的教育责任和陪伴义务。

不管的,怎么说都不管,这也是普遍现象。站在老师个人角度,“让家长批阅作业”成了“问题”,带来麻烦,也是委屈和难过的,委实不是推卸责任,更不是不负责任,更多甚至恰恰相反,是太负责,没错,干的越多,出现的问题也会越多,责任心越强,要求也就越高,难免又被说辞。

问题出现了后,当事人是否和教师进行过沟通交流,是否和校方进行过沟通交流?家校联手,真诚合作对教育孩子非常重要,这点,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清楚,学校和老师也不会无视家长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关键是,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站在怎样的角度,怎样的高度去做的。一句“我忙死忙活的回来还要给娃签字看作业”,“老师是做啥的”……那就真的是这个人认知有问题了。忙死忙活在当下都差不多,可要清楚为啥。

我们想让小孩子理解大人,先想想自己那个年龄是否理解自己的父母?想让别人理解自己,是否也真的能站在对方角色来看待和理解?难,对吧?所以,我们得感谢家长和老师,家庭与学校这种单纯美好的关系。前者为孩子,后者为学生。

这世上唯有父母和老师巴不得把自己所学东西全部传授给孩子,让他少吃点苦,少走点弯路。这关系跟谈好一单生意不同,用那么多套路和“手段”,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在这里,怀揣真诚就好。沟通,在遇到教育问题的时候很重要,两口子都为此矛盾重重者,不乏其人。更何况家庭和学校呢?矛盾不可避免,怎样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社会发展的脚步越快,对人的要求越高,适者生存。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就得在苦学中获得么?有谁,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即使皇帝打好江山,交给孩子,还得他有能力守住!

皇帝找最好的师资力量,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子女,百忙之中也不忘让其历练、进行检查,何况我们平常人家的孩子?种苗不育苗,指望收获,是做梦。人,需要监督,小孩如此,大人亦然。能够完全自律者,甚少,所以能成大事者就是这些“甚少”的人。

国家启动大家监督,进行各种监督的方案,是好事。别的暂且不说,就家校和师生而言,同样是好的,家长监督学校和老师,能够督促把学校教育办得更好是毫无疑问的。可是要清楚监督的目的,更要懂得监督的方法,不是一味告状和抱怨就能解决的。

监督对于教育事业来说不是敌我关系,是更好的沟通,更好的交流和更好的合作,最终还是为了给每个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可以说,监督是家校共育孩子的必要途径和坚实的桥梁,得把这个桥建好,需要出色的设计师,需要高质量的建筑材料,需要脚踏实地不偷工减料的施工人员。

是啊,不同层面的人,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以及需求是不一样的,桥,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量自己,能为孩子搭建怎样的桥梁很重要。

“要教学生一滴水,教师得有一桶水。”也就是说,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多重要,从事了这个职业的,没有理由不重视。他们常常是把时间和精力当作海绵里的水,硬挤着。

有不少小学老师(初中老师还要早一点),事实上从七点多进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到十一点五十下班都没有抬过几次头,甚至去厕所都是小跑的,毫不夸张地说不是常态近似常态。

五十八九本作文,五十八九本练习册,五十八九本小笔记,学习笔记,教研活动,培训听课,教学反思,教案,课件……哪样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越是尽心尽责,越是殚精竭虑。看书的时间,充实自己储备一江水的时间都在哪里?

下班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就那几个小时,做饭收拾辅导孩子,忙碌完了也就疲惫不堪者又是大多数,谁叫教师还要食人间烟火呢?教师都是凡人,没什么不同,只是职业不同,顶着一道社会赋予的“光环”,骄傲自豪的同时也是可怕的,越是弱势群体,越是被“照顾”、被“关注”。

不是抱怨,是事实,是选择,是承认,是无悔,是担当。绝大多数的教师生活现状,真的是这样子,被以点带面一棒子打死是吓人的事,伤人的事。

有一次坐车回家,同行的一位女大夫,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了点。说到去年的疫情,她说幸亏把放在西安的两个孩子接到了身边。

但那一个多月近四十天,她不能跟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下班了独自吃饭,然后独自呆在一间房子里,那些去援助重疫情区的,是在自愿的原则上选择业务能力强的去的,他们清楚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关键时候露出的是真善美的本真……

她平静地说着,平日里本就很辛苦,近些年又加上医患关系紧张,有些事实不假,更多是过分炒作带来的结果。后来,病人看病用医保卡,本来挺好的,但由于听说中的不信任,让医生也很无奈,事实上有些病不是医保卡规定的药物可以治疗或者有效治疗,但不敢给用,怕闹;治不好,还是会被闹;实在太难了,一个患者,能拐弯抹角找三四个熟人来打招呼,让大夫哭笑不得。

有些人受不了,干脆离职自己(大夫)做或者转行(护士)。哪个行业不都一样?学校也不例外,有学生有事,不给老师直接说,让领导给说,还有直接告知自己和哪个领导关系不错什么的,有炫耀,有施压的架势?还有直接了当的说教师能挣几个毛钱?令人无语,默默中承受,默默中继续着。

所以说,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家校关系,正确认识和对待家长与老师以及师生间的关系。支持教师站着教书,支持站着教书的教师,就像维护一个家“掌柜的”的形象一样重要。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和镜子,班级是班主任的影子和镜子,课堂氛围是上课老师的影子和镜子。每个人身上各种角色,都要认真扮演,认真完成,可又不是独立而是需要各种有益的合作与团结才行。理解、信任真正的教师吧!

自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可愈发明显简单有力的时代性特征,也可以让清者难清,浊者反清的怪象是大量存在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会鉴别的能力,仅从利己的角度看待和认识,那就太需要内省了。

当一种风气成了普遍,大家都会欣然接受,不带思辨的跟着走了,不再计较那么多,就一句“都这样啊”就够了。事物都有两面性,虽不知怎样的程度把“让家长批阅作业”推向网红,热点,焦点,但庆幸的是还是哗然一片,不算蔚然成风,容许在喧嚣里让每个人静心思考。

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学技术的科技化,学习途径的多样化,让教育这座植物园里,嫁接了的或者引进了的果树和花的品种多了一点,“人应该是进步的,国家更应该与时俱进。一棵树要往高里生长,增加光合作用,加水加肥料都是对的,但更应该是借助地力和地势自己往上长。”

所以,教育这所植物园的打理,需要真正的合作,好好去综合理解这合作,践行。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只看表象,就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原本是说如果人要修为,提高自己,博学、明辨、慎思、慎行,才能被社会所接纳被很多人曲解,成了立自私自利等冠冕堂皇的借口后,扭曲了三观。

希望更多人,能够理性认真有思想地去看待和思考并认真对待这些出现在教育中的问题,会说,有责任的说,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可以不做作业
家长该如何支持教师的工作
对“写作业最高境界”别只是一笑而过
让家长批改作业是一种懒教行为
让“中国式作业”走开
老师建家长群让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家长应不应该听老师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