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规模果园的盈利核心:在造就好品质的同时,成本一定是可控的

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壹

我是第3次造访绿萌位于江西省信丰县大阿镇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与前几次来的时间不同,这趟过来恰逢果实成熟期。我们品尝了几个品种,口感都非常好。尤其是我最爱的“鸡尾葡萄柚”,糖度普遍在13%以上,风味令人记忆深刻。
“现在除了脐橙和'鸡尾葡萄柚’,还有其他适合的品种吗?”我问朱壹,2020年我们着重聊了品种的话题。

糖度达到13.6%的“鸡尾葡萄柚”
“没有。”朱壹摇了摇头说,“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品种,适合这种机械化的作业模式。像'091无核沃柑’,品种很好,但保果需要环割,割太重把树割死了,割轻了等于没割,割得刚刚合适的时候,发现还是一树果,接着疏吧,去哪里找这么多工人疏果……”
“我们在赣南就说脐橙吧,这种栽培模式是否成功?”我喜欢做减法,做单因子分析。
“就脐橙来说,我认为宽行窄株应该是非常成功的。”朱壹介绍道:“我们当初的设计是行距5米,株距1.2米,每亩种植110株。目标产量是亩产3~4吨,现在基本上已经达到这个产量水平了。”

宽行窄株的种植模式
“如果把行距再缩小一点,比如4米,现在的产量会不会更高一些?”我指了指仍然非常宽敞的行间。赣南脐橙普遍的行距也只是4米。
“我不建议这么做。”朱壹摇了摇头,解释道:“跟传统模式比,宽行窄株最大的优势是节约劳动力,像我这个300亩的园子,整个作业工序基本上靠2个拖拉机手,割草,打药,施肥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就解决了。更多的是依赖设备,不是依赖人。”
“如果想再提高产量,要么像你说的减少行距,或者扩大树冠,带来的问题就是又倒回去了。产量虽然提高了,但成本也增加了,而且增加病虫害防治的难度,最后的综合效益其实并没有增加。所以我认为,对脐橙来说,3~4吨/亩是合适的产量。”朱壹喜欢把一个问题讲明讲透。

基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
“经过4年的实践,这种栽培模式你觉得可以推广了?”我重复地问道。
“我没有详细地看过基地的财务资料,因为我关注的点不一样。”朱壹解释道:“我更多关注未来谁来搞赣南脐橙?我想一定是适度规模的。但规模化种植怎么搞?今天你的树要打药,结果工人说,我家里2亩地还没搞完。你就不用搞了,工人就制约了你,你肯定是失败的。而这种模式就解决了规模果园季节性用工的难题。所以,我真心希望有更多人来看这个园子,来学习,来交流。”
“目前在整个赣南有没有其他人在用这种栽培模式?”我追问道。
“每年来这里观摩的人非常多,现在好多地方都在学,反而赣南学的人不多。”朱壹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接着解释道:“可能跟赣南整个自然条件有关。像我们在2016年的时候,愚公移山,把梯田改成顺坡,花了一堆钱。当时我舅舅(袁开昌,基地具体负责人)就很难接受,说我花这个钱干嘛?所以观念的转变是最难的。你能不能下这个决心去做土地整理,决定了你能不能干这个模式。赣南现有的土地能干这个模式的就没有。”

江西奔象在南丰新建的“金秋砂糖橘”基地
“就没有,不是不多。”我再次重复道。
“没有,因为赣南是山区,不像赣北有鄱阳湖平原,都是一马平川的土地。”朱壹说:“我是这样想的,我们赣南脐橙现在有150多万亩、200万吨的产量,如果都通过土地整理做成这样的模式,按平均亩产量3吨计算,一半的土地就能干回这么多的产量,那对整个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效益的提高具有多大的价值。关键看思想观念能不能转变过来。”
 
“还有一个问题,对赣南脐橙产业发展来说,黄龙病有没有办法解决?”我这趟在赣州已经待了几天,能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个柑橘产业的头号杀手。

赣南随处可见的柑橘黄龙病
“你又提到这些敏感话题,我不是专家,我是从业者。”朱壹笑了笑,他很喜欢跟我聊天,但又担心我“捅娄子”,使他接地气的观点引起政府官员或专家的不快,所以先强调自己的角色。
“当初我们建这个园子的时候,邓秀新院士一直强调生态建园、机械作业、轻简管理。为什么强调生态建园?就是考虑到生态屏障的构建。”朱壹指了指园区四周的防护林,“为什么黄龙病难搞?就是你打药的时候,木虱飞到隔壁果园去了;隔壁打药的时候,木虱又飞回来了,你怎么搞?像我这个果园当初也是因为黄龙病毁掉的,2014年全部拔掉了,休耕一年,2016年整地,2017年新种。现在来看,黄龙病有是有的,但发病率非常低,控制在2%以下。”
“那就是说,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黄龙病是可控的。”我概括道。

基地周边的防护林带
“现在最大的问题,因为前几年黄龙病导致赣南脐橙大涨价,大家拼命发展,造成脱毒苗的繁育跟不上发展的节拍,大量来历不明的苗木就进入市场,埋下隐患。所以黄龙病防控,首先是苗木,然后才是防控。”
朱壹又指了指果园中空缺的地方,接着说:“这两棵树为什么没有了?就是因为黄龙病。我们每年普查,发现多少干掉多少。我们不是计划密植嘛,今年年底就要间伐了,我不间伐,我把那些树移出来补缺,我用这种循环模式。再向外面扩张,建第二个园,第三个园……”
“现在有信心做规模化果园了?”我去年来的时候,朱壹一直问我,做规模果园到底能不能挣钱?起码不亏钱!他是农二代,对赣南脐橙有着浓厚的情怀,希望自己在做设备的同时,也能为家乡的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硕果累累的脐橙(果面喷石灰水防止日灼)
“有信心了!包括我舅舅也有信心了,当时他很反对,我们整个家族没有人支持我做这个事。但我是老大,最后还是我说了算。”朱壹得意地说:“干,不要紧,亏了钱我来填。因为我在全世界跑,跟那些大农场主谈的都不是设备,而是种植的事情。当时我有一个预判,做规模化果园最大的瓶颈不就是劳动力问题么,我通过机械化把几个劳动力环节都搞定了,还有什么问题?”
“还有个问题,行情的变化。”我们去年就聊到这个话题。
“行情是有周期性的。如果按5年一个周期来算的话,平均2元/斤左右我们就可以干下去。”所以我跟我舅舅讲,如果行情不好,你就熬。他熬三年,你就熬三年;他熬五年,你就熬五年。到时候农民能熬得过你吗?”

朱壹(左)和袁开昌在查看脐橙质量
“你觉得你熬得过农民吗?”我转身问袁开昌。其实做农业我最担心的就是“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我们现在的生产成本跟农民差不多,都在1元/斤左右。”袁开昌说:“但农民他算的是比较效益,本来夫妻俩在家种脐橙一年的收入是10万元,现在行情差了,变成5万元,但别人一个人在外打工就能挣5万元,他心里就接受不了。”
“那你现在有信心了?”去年第一次跟袁开昌交流的时候,我看到更多的是担心和忧虑,但今天确实感受到朱壹说的改变。

行间宽敞的作业道
“对!”袁开昌笑着说:“你来了我就更有信心了。”朱壹大笑,解释道:“他是希望你来了帮他宣传宣传,让更多的果商知道,价格不就上去了。”
“关键还得看质量。”我尴尬地笑了笑。其实我自忖是没有这种被众多粉丝误读的能力,但像眼前这种质量的脐橙和葡萄柚,是值得我穿针引线的。
“我是很理性地看这个事。第一,我的成本不能比农民高太多,要控制在20%以内;第二,我的售价要比农民高,通过这种栽培模式,通过增加有机肥,提高品质,比农民传统种植的橙子高出20%的溢价。那我就算成功了。”

满怀信心的规模果园种植者
“从我的角度看,你现在通过这种现代化的种植模式解决了成本问题,接下去的重点应该放在销售端的溢价上。”我建议道。
“我其实并不担心销售。因为未来供应链一定是会到源头来找高品质的水果,我把品质种好了,再通过绿萌的分选设备进行分级,最后让消费者认可我的产品,有口感的记忆,我担心啥?所以我们未来的精力依然会放在生产端,放在品质提升上,放在降低成本上。”
“对农产品我有个观念。”朱壹接着阐述道:“就是不能脱离成本去讲品质。在造就好品质的同时,成本一定是可控的。否则,你就是理想主义者。”
 

2021年11月1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佳果天橙
赣南脐橙产业链的覆灭真的到来了吗?
【江西】白淳晔《​我爱赣南的脐橙》指导老师:黄美娟
赣南脐橙高标准示范果园建设技术要领
柑橘竟然也会感染“艾滋”!天灾人祸惊呆4000万江西人
一枚小小试纸条解决无药可治柑橘黄龙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