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人的农业投资心态:只要别人能挣钱,我就能挣钱

在云南蒙自种植葡萄的浙江人 何根兴

与去年第一次见面相比,何根兴似乎胖了许多,国字脸都快胖成了梯形脸。
“做农业这么辛苦,怎么还会胖?”我调侃道。
“心情好了呗!”何根兴开心地笑道:“在云南种了8年葡萄,今年是价格最好的一年,包园价90元/公斤。底下这40亩'阳光玫瑰’的亩产值基本上都在15万元以上。”
说着,何根兴骑上小毛驴,带着我们去看了这片硕果累累的葡萄园。这是一片2019年由“夏黑”改接而成的“阳光玫瑰”,我去年来过,去年的平均价格是50元/公斤,5月15日开园,6月25日结束。今年的采摘期稍早,5月12日开园,估计6月15日结束。

包园价90元/公斤的“阳光玫瑰”
只是谁也没想到今年的行情会这么好,一下子从50元/公斤跳到90元/公斤。何根兴把行情暴涨的主要原因归功于市场对“阳光玫瑰”的认可,当然也少不了自己品质的提高。
反正今年发财了!
 
“什么感悟?”我对农业道路上的“跳坑”和“暴富”都已经无动于衷了,倒是挺好奇眼前这位已经心宽体胖的种植者的心理历程。
“坚持就是胜利!”何根兴用了6个字概括了其8年葡萄种植历史。

简易实用的大棚设施
他是浙江台州人,2013年带着“一年回本”的财富梦来到云南蒙自种植葡萄。2014年行情不错,但技术不行,何根兴不但没有实现“一年回本”的收益目标,相反,投资金额倒比原计划翻了一番,一算账,3人合伙的150亩亏了500多万元。随后聘请技术老师,解决技术瓶颈,但随着大批浙江老乡涌入云南投资种植葡萄,“夏黑”的市场行情一路下滑,种植效益徘徊在当年保本的生存线上。
2018年,已经拆伙的何根兴在元谋听郭峰(云南浙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象山人)谈及“阳光玫瑰”的美好前景,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10亩“夏黑”改接了“阳光玫瑰”,随后又去江苏学习技术,第二年初投产,价格70元/公斤,亩产值5~6万元。尽管2019年“夏黑”也卖出了4万元的亩效益,何根兴依然坚定地把“夏黑”改接“阳光玫瑰”,眼前这片亩产值15万元以上的40亩“阳光玫瑰”正是那一年改接的。
2020年,何根兴终于实现了“回本”的阶段性目标,只是原计划的1年期限变成了漫长的7年。这一年,何根兴把余下“夏黑”悉数改接成“阳光玫瑰”。另外,还花了50万元买了一块40多亩的“红提”园改接成“阳光玫瑰”,总面积超过100亩。

“夏黑”改接的“阳光玫瑰”
“今年真的看到希望了。”倒完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何根兴不禁感叹道。
受“阳光玫瑰”节节攀高的价格影响,蒙自5000亩的葡萄种植规模在沉寂多年之后,这两年又开始了新的增长,也有不少新人像何根兴当年一样蠢蠢欲动。
 
“没坚持住,回去的人多吗?”我忽然想到这个问题。
“只有几个,转手的面积不到10%。”何根兴应道。

去年改接的“阳光玫瑰”挂果状
“这个什么原因啊?”我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拍屁股走人的人这么少?”
自从2014年前后大量浙江人涌入云南建水、蒙自之后,“夏黑”行情一落千丈,包括何根兴在内的浙江投资者均经历了一段十分难捱的“黑暗期”,若不是这两年“阳光玫瑰”的强势崛起,钱途依然渺茫。
“如果家里有其他生意的,他可能会放弃,去转到其他行业;如果没有其他行业的,没办法,只能坚守。”何根兴说。
“是无路可退!”一旁的周斌快言快语道,他是跟着何根兴过来的,“我当时手头只有5万元,种了20亩,5万元一亩就是100万元,钱都是借的,等于是把家底都押上去了。如果再换行业,过渡期也要三五年,也不知道效益好不好。我们在这里种葡萄虽然价格不如预期,但起码还不会亏,还是能看到一点希望。”

周斌(左)和何根兴在查看“阳光玫瑰”质量
我恍然大悟。浙江人胆子大,民间借贷活跃,所以不管有钱没钱,尤其是缺钱的老板,一定要把老板的派头做足,否则借不到钱,导致资金链断裂,那就真正变成难以翻身的咸鱼了。
“他当时还是欠账的。”周斌指着何根兴调侃道。若不是这两年真挣钱了,周斌断不会在我这个外人面前揭自己和朋友的短。
“我们第一年投下去的钱,包括利息确实都亏下去了,但从第三年开始,基本上当年的投入都不会亏,而且同行中有20%~30%的人是赚钱的,只要自己的技术能提高,能种得出好的产量和品质,就能赚到钱,所以我们始终在坚守。”何根兴说。

葡萄园中的加热设备
“任何行业都有一个二八定律或者三七定律,我们只要种好还是挣钱的。”周斌补充道。
“还是看得到希望,做得好还是能挣钱。”我认可道。
这里有一条很重要的底线,是能维持当年的投入,而不是无底洞。
 
“你在这里也有七八年了,有什么感悟?”我又问周斌。他比何根兴年长一岁,也比何根兴能说会道。

农资仓库的各种高档水溶肥
“要用心,要舍得。行情好不好我们是决定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葡萄种好。比如好的肥料你要舍得用,多投入就是多收入,都是成正比的。”
周斌特意带我们去他们的农资仓库看了一下,各种高档水溶肥堆积如山,居然还有一袋袋可以直接食用的红糖也被用作营养肥料。
“还有,脑子要灵活,多学习,多沟通,不能闭门造车。”周斌指了指何根兴,“你别看他貌不出众,脑子特别聪明,特别爱钻研,爱学习。像我们这几个都是跟着他走的,他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拿现成的就行了。”
2020年,周斌也把自己的20亩“夏黑”全部改接成“阳光玫瑰”。

浙江老乡经常喝茶聊天的交流场所
“要想把葡萄种好,大家经常在一起商量交流确实很重要。”何根兴说:“因为不是所有东西每个人都能想得到,比如用什么肥料能增加口感香味,用了不好的东西大家就不要用了,所以白天大家都在地里忙,一到晚上就在一起喝茶聊天,交流一下。我也经常跑到建水跟几个同行交流。”
 
“担不担心现在'阳光玫瑰’效益这么好,大家一哄而上,又重蹈当年'夏黑’的覆辙?”我问道。
“这个问题我跟果商也沟通过,只要把品质种好,做到穗形好,口感好,目前这三年内应该不成问题。”何根兴说。

浙江农业投资人的工作居住环境
“那对新人入场,比如像你当年一样,我们的老乡听到效益这么好,要过来种'阳光玫瑰’,你觉得值不值得过来?”我再问道。
这其实是一条重复的道路。不过相对了2014年前后的那股热潮,可能是因为有过“夏黑”的大坑,这波“阳光玫瑰”在云南所掀起的投资热度要明显低得多。这两年在建水新建的葡萄园不过两三千亩,比不得当年每年数万亩的增幅。
“如果现在新建园的风险还是有点大的。”何根兴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设施要求,每亩的投资额起码在8万元以上,比原来翻了一番,“新种小苗要到第三年才能丰产,三年后的市场我们谁都料不到。”

即将采摘上市的“阳光玫瑰”
“但对你们来说,大不了以后回到二八定律,只要能站在'2’的范围内,还是能挣钱的。”我概括道。
“对!对!”他俩异口同声地应道。
 
“你们觉得在这个行业中,浙江人和云南本地人有什么不同?”我忽然想起前天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谢晖在一起吃饭时闲聊的话题。
“浙江人胆子大,云南人保守,自己挣到钱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何根兴说,“这几年好一点了。”

广东杰士的莫超铜(左)和何根兴(右)等人在田间交流
“我们云南事业部的小伙子都很佩服浙江老板的精神。”在一旁聆听的张飞宇(广东杰士云南事业部负责人)补充道:“浙江人胆子大,肯投入,肯吃苦,很多老板都自己在地里干的。”
“你们广东人和浙江人的差别大吗?”我忽然想起他是广东人,都属于沿海经济发展地区。
“不一样。”张飞宇说:“广东人要吃透了才敢下手,不敢冒大风险,不像浙江人,自己不懂没关系,只要有人懂,我就敢进来。”

敢想敢拼的浙江农业投资人
“我们浙江人,只要别人能做得到,我肯定能做得到。”何根兴自豪地说。无论是他,还是周斌,以及绝大多数在云南的葡萄种植者,原先都没有接触过葡萄。
“只要别人能挣钱,我就能挣钱。”我笑了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真正的浙江人。
 
2021年5月16日

相关阅读

浙江人的农业投资理念:哪里有钱挣我就去哪里
4年巨亏几千万,看这位在云南投资农业的浙江人如何起死回生
一位浙江老板的农业投资理念:如果挣不到钱,都是白搭
一位打退堂鼓的资深农业人的八字诀:选好地方,选对品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请收好这份农业投资圣地的暴富秘籍
“阳光玫瑰”今年卖到120元/公斤的价格,是好事还是坏事?
澧州风流 ▏斌辉农业董事长罗辉:追梦“晴王” 芳菲满园果满枝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90后美女创业:卖了六套房种出来的葡萄,是啥味道
新品种的错到底是谁的错?从“蓝宝石”变成“烂宝石”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