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秋雨说过一段让人醍醐灌顶的话:“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
余秋雨说过一段让人醍醐灌顶的话:“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嚣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用了6个排比,句句铿锵有力,展示了成熟的6个维度,如果你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就相当于开悟!

首先
1⃣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这是在讲自信,不再向外求认可,因为无畏。也即老子说的:“见素抱朴”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所以不必对别人察言观色。

2⃣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这是在讲胸怀,可以含忍委屈,容纳痛苦,不再怨天尤人。

正如老子说的:“曲则全,枉则直。”生活中谁能没有委屈?而真正的智者不会逢人诉说不幸,而是能含忍自渡。

3⃣不理会喧嚣的微笑。

这是在讲气场,不再被外界干扰的能力。
正如《道德经》说的:“守静笃,致虚极。”真正有气场的人,能守住自己的内在空间,不被喧嚣干扰。

4⃣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这是在讲中庸,不再搞二元对立的宁静。正如老子说的:“水利万物而不争。”中道是一种没有对立面的美善,所以他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5⃣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这是在讲如如不动,不再虚张声势的沉稳。正如老子说的:“齿坚舌柔,而柔舌存坚齿亡。
所以雄辩是银,沉默是金,无声反而胜有声。

6⃣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这是在讲格局,高高山顶立,却不执着于得失荣辱的自由。正如《道德经》说的,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总结来说,真正的成熟来源于自信,自信就能沉稳,沉稳就有气场,有气场就能升起格局,有格局就能不争,不证,不评判,脱离低维认知,放下世俗偏见,从而变成内外通透的精神贵族。

那如何达到内外通透的境界呢?

其实几千年前的《道德经》给出了世人精妙的答案。读了《道德经》你就会发现余秋雨说的成熟,其实就是空性,即老子讲的道。

空性藏在道中,精通了道,就相当于开悟,自然身心通透,处世豁达。遇到人生各种问题,自然也不会被困扰,反而能利用道的运行规律,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那如何悟道呢?

这并不是多么高深的哲学,而是每个人可以从日常的言行修炼达到的境界。

首先要,学会止语。正如《道德经》里说:“守静笃,致虚极。”

只有把注意力从喧嚣的外界抽离出来,回归静默,守住内心的空虚,方能致虚极,也就是“无”或者说空性智慧。

其次,要修“不争”的智慧。正如《道德经》里说,水利万物而不争,贵柔守雌,以及不争而胜,都是一种让你拔高格局,升维认知的方式。

当你摆脱了二元对立,消除了偏激和狭隘,才能回归中道,如如不动,不被外界干扰。

然后,你的内心从混沌的水沉淀到澄澈安静时,才有机会照见你的清明自性。然后才能领悟道的运行规律,比如《道德经》里说的,反者道之动是什么意思?该在日常如何践行?

总之《道德经》里有很多值得我们现代人修身养性的智慧,适合当做枕边书时常翻阅。

当你遇到困惑时,读读老子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你会恍然大悟。
当你遇到挫折困境找不到办法时,学习老子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你会醍醐灌顶。

余秋雨作为深谙中国文化的大佬,他对老子智慧敬佩不已,并呼吁国人说:“中国人如果失去了对老子的记忆,将是一个可怕的世界级笑话。 ”

道德经有81章,章章鞭辟入里,句句有哲理,悟透了可在生活方方面面受益,喜欢的朋友别错过古人智慧,道通万通,哪个观点触动了你,就会改变你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不懂老子的《道德经》?余秋雨《老子通释》带你走进2500年文化
《老子》7句话,送给中年人,有阅历才会懂,30岁以下就别看了
#道德经#老子通释
紫气东来道德经的三大智慧,读完顿悟人生智慧
《道德经》:感悟古人智慧,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余秋雨《老子通释》:当代人的《道德经》入门读本,陪你走出困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