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会写小说,看这里,冯骥才写小说的心法

你是如何看待写小说的呢?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小说需要超强的脑洞,独特的创新能力,还有非常好的想象力才有胆量敢去写小说,但读完这本《冯骥才的写作课》后,我有了点改变,写小说,好像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

在书中,冯骥才先生说了自己关于小说、散文创作的一些体验,与其说是干货,我更愿称之为是他的写作心法。

比如他说:关于小说的人物,你对生活认识的深度决定你对事件与人物开掘的深度。

写作的不开端于一部什么处女作、什么成功、甚至什么一鸣惊人,而开端于自己被幽闭、被困扰、被抑制的内心出路,有如钻出笼的鸟儿的无限畅快,有如奔泻的江口的无比酣放。

说白了,一部好的作品,一篇好的小说,是一个写作者内心的自由、生活体验的宣泄口,它需要的是对人物、生活、命运深刻的洞察和感悟,这种感悟久了,会在某个时刻以你不期而遇的方式写出来。

这种写出的东西,是有灵魂的,是很生动、活灵活现的。

另外,书中也分享了一些他创作小说技巧性的方法。这里我按照写小说的人物、支点、角度、眼睛、结尾等几个框架来说。

一、创造小说的3个条件:

1、实感的人物

2、可靠的支点

3、富有境界的结尾

冯骥才先生说:不管怎样的一个契机和念头引起一篇作品,首先得有人物。

在小说中,人物与人物的关系就是矛盾,两个人物的矛盾又影响到他们各自与其他人物的矛盾,这些矛盾纠缠在一起,互相推动而进展就是情节,情节不是故事,一连串情节有了脉络解决是故事。

作家要使自己随着矛盾的进展,不断变化成为小说中各个人物,分别体验每个人在矛盾中的举止动态。

如何塑造人物:

作品中的人物不至于模样、动作、音容笑貌、他处在特定的矛盾中、要产生的心情、念头、欲望、想象等各种心理状态。

支点:

有了人物就有了写很好小说的把握,但一篇作品撑起来还需要几个支点,支点就是主要的矛盾冲突,有了支点才可以放开手来写。

  1. 小说的角度:

角度不同,你的感受、感觉就会完全不同,要写一篇小说,你是站在女主人公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好,还是站在男主人公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好,你就必须考虑,用哪个角度调动出来的东西越多, 你就使用哪个角度。

三、小说的眼睛:

小说的眼睛有时是一个细节,有时是一个情节,有时是一个画面,一个可视的形象,或是小说人物中说的一句话。

不管小说的眼睛是什么,都必须是特殊的、绝妙的、新颖的、独创的、

四、小说的尾巴:

小说的尾巴也就是小说的结尾,在作者看来,小说的结尾要有余味,才能把读者放到故事和思想的核心中去,这样读者才能感到意蕴无穷,余味不已。

但小说的结尾式样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是个画面,可以是个空白,可以是一种氛围,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谜。关键是要独特,徒然生辉,或使人物由平面变为立体,或使故事一下子深入进去,一部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也都凝聚在尾巴里。

如此,有了小说的人物、角度、支点、眼睛、尾巴,通过几条线交叉、人的命运的线、故事的线、情感的线、交叉在一起,在那个交叉点上提出最闪光的东西来,提出最凝聚的,最有魅力的东西来,一篇好的小说也就大功告成啦。

当然,在这本书里还说了一些关于散文的写作方法,从方法到案例,从句子到结构,从语言到细节,书中都有细致的指导,更难得的是他说的都是自己创作的心法,是底层逻辑,而不是条条框框没有营养的干货,我个人认为这种的写作课,才是写作者突破瓶颈更需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面子有嘎劲: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禾 叶丨小说中的绘画艺术——读冯骥才《酒婆》
【火·历】宜后续
冯骥才:聊聊小说的创作
26部小说的结尾:一声叹息 !
学会这些写作技巧 运用之 然后忘记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