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啥啥不行,买书第一名

或许每个人都有几个无处安放的兴趣爱好,放在我身上,可能就是,买书。

而且这个爱好确实很容易“无处安放”,“书架又放不下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侵扰我的烦恼。于是我不得不隔个一两年年就要在某个长假中下定决心确定一个日期,重新规整家中的书,让书架和书房看起来都整洁一点。

在一个书店频频只能靠卖文创周边为生,电子书早已统治阅读世界多年的现如今,我却还是在固执地和买纸书这件事此恨绵绵无绝期。

01:买纸书是在买什么?

其实我也买很多电子书。无论是kindle、微信读书还是京东读书,书架里都堆着我出于各种目的买的各种书。如果说买纸书还因为不得不担心存放场所而有种种顾虑,买电子书几乎就可以算是随心所欲了。

但是那些先看了电子书,觉得值得收藏的书,还是难逃被我以纸书形式买回家的宿命。

仿佛是一种实体依存症,或者只是出于——某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是对纸的依存症。

而每一本书,除了内容,吸引我的可能还有封面、装帧、书名的设计、纸张、字体、间距和留白的形式等等。它或许带有一种繁复的形式感,而对这种形式感的追求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诋毁了内容的纯粹性,但我始终觉得读书是一种综合体验,读者与书中世界发生关联的方式,并不只是摄取和辨识文字的含义。而即便是看电子书,我也会先调整好字体字号和行间距,都是为了让阅读体验更舒适。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纸书仿佛一个魔咒,把思想的光辉和没有见过的风景封印在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中,书本被打开的时候,那个独立世界的入口也就被打开了,它不被其他世界打扰,而读者需要保持专注,才能在这个相对单调的载体里,获得更多基于阅读的乐趣。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电子书的阅读压力更小,而纸书的自我调节功能更明显——一旦进入状态,则疲惫感更小、阅读体验更为沉浸。

而这些书排列在书架上的时候,仿佛平行世界的并列排放。有时候我会在书架面前发一会儿呆,仿佛我能同时与视界范围内的上百个世界同时发生关联。那种感觉很美妙。脑海中可能会随机触发记忆中的文字和片段,它们交汇成随机组合的复式世界,在本不关联的小世界之间产生连结。

就这样,即使我多年来都有意节制,并不定期对旧书进行处理,目前的住所依旧大约有200册漫画和超过500本书。

△一部分漫画,有不少青春岁月的踪迹

我并不会推荐别人买纸书,这样的存储深渊没必要去蹚(笑),其实也不怎么环保。但是能从一些简单的事情里收获快乐,总还是显得很珍贵的,所以恐怕我也还是会在挑挑选选中继续买下去。

02:买的书能看完吗?

首先我为自己得出的结论是:看不完。其次的结论是:不必看完。

对于在买书上倾注了热爱甚至还付出了一点精神寄托的我来说,要求自己把买回来的书全都看完,本身就是一种过剩的压力。

它的到来已经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怎么能总是要求太多呢。

也有很多书,曾经因为某个阶段的某些心理需要而被购买,但是需要状况并没有那么恒定,有时候书还没看完一本,阶段就已经过去了,我也不会勉强自己非要再看更多不可。

再有些时候,也会在某一本书中反复迷失,状态不好的时候,每天看几页,却又觉得总也看不完……这种时候与其要求自己看不完这本就不能看下一本,不如放下这一本轻松去寻找下一本。这种时候我会对自己说,强行执着于此并没有意义,或许只有往前走,才会有可能重逢。

但是每一本选择被买回来的书都是有些特殊的情感在里面的,我很少会完全抛弃它们,也会为没有看完而惋惜,但更多的是相信将来还会有重看或看完的一天。

这可能也是我后来开始渐渐觉得书不必看完的原因之一,想想余生还有那么多想看却未读完的书在身边等我,就会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对人生彻底失望或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它们为我保留了许许多多未知的可能,和期待的空间。

所以即使还有很多书没有看完,我的书单依然还会一直续写下去。

03:看一些什么样的书?

书架上的书和音乐播放器里的歌都是我心中隐私中的隐私。

一个人看一些什么书、爱看一些什么书、想看一些什么书,这些加在一起,就实在太容易让别人发现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它们在一个层面上深刻反应了你对世界的愿望、对他人的看法、对自己的认知。

总的来讲,我不往家里买任何工具书类型的书(不是辞典那种工具书,辞典还是要买的),比如XXXX的一百个方法,一本书教会你XXXX之类的,偶尔需要看一下的时候会选择往办公室买(笑),或者买电子书。

在家中的阅读环境里,我通常拒绝那些教我“走捷径”的书,而选择那些让我走更远的路的书。我可能会在一本推理小说中接触到一个制度概念,转而再去阅读关于这个制度的书;或在一本科幻小说中读到一个物理概念,然后去了解这个概念背后的原理。我一直希望阅读能让我有兴趣或有勇气去绕更多远路,以此填补狭小的日常生活中无法顾及的远方。

04:去哪里买书?

显然,我很爱去逛书店。哪怕明知道打开手机就可以用打折的价钱买到一样的书,但凡去逛书店,我总会尽量买几本。

一来是觉得实体书店开店不易,二来也觉得能在同一个时空遇见的缘分应该被珍惜。

长久地愿意去一家店里其实是需要很多共鸣的。进门主展示台上的主推书是整个书店的缩影,基本就决定了我和这家店的缘分。

只是现在,不仅书店数量在变少,能让我产生共鸣的书架和展桌似乎也越来越少了。

这种时候我总免不了怀念留学时的光景。在东京的第一年,我学习之余在一家居酒屋打工,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从傍晚上班到深夜,乘车到家附近的轻轨车站下车时往往已经过了午夜12点。

但是市中心的街头依旧灯火通明,而我总会在回家前钻进车站附近24小时营业的书店,里面依然有不少客人,我在书架间穿行,有时是为了找一本新上架的漫画,有时则全然没有任何目的。

△杭州天目里茑屋书店

但是书店里的时光静谧而幽深,我会忘记打工带来的酸痛的双腿、忘记在陌生城市中的隐约不安、忘记那些还没有写完的研究计划书、也忘记所有按捺不住的迷茫和期望。如果“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那深夜的书店便是彼时漂流中常有孤独感涌上心头的我最安稳的栖身处。

而书籍带来的安慰与喜乐总长久地栖居于灵魂深处,不管何时何地,总给我更多直面和热爱生活的勇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一本书远远超越了拥有一本书的意义
当出版商把功力用在装帧印刷的时候,读者要做的只有传承了
我为什么不赞成在书店长时间看书?
买书是用来读的?别闹了!
今天,是我开独立书店的第1523天
从采薇阁到哲人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